浅析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浅析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

丁丽

丁丽

景洪市基诺族乡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666107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小城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有必要对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并采取最优化的实施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建设与管理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开展现代特色小城镇建设及规划的背景,并提出了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有效策略。望该课题的研究,对后续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够起到借鉴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

1前言

在小城镇发展中,其规划建设与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性工作,如何取得最为理想的效果,保证顺利进行,备受业内人士关注。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相关先进理念,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个人的几点认识。

2开展现代特色小城镇建设及规划的背景

2.1经济迅速发展带动城镇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的加快,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的集中化。而城镇是城乡人口聚居的主要场所,能够在这些地区形成相应的产业规模。小城镇在人口、工业、农业的配置和划分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做作为产业和人口的集散地,承担起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作用,推动地区产业的发展,起到规模效应。因而,经济的发展带动城镇化的产生和加速,是经济增长对资源配置提出的具体要求。

2.2小城镇建设及规划的重要性

证据表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加快,而城市化能够进一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城乡差距的存在阻碍着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的生产资料主要流向城市地区,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而城镇能够对生产资料在城乡配置间的不均衡起到协调作用,并承担信息交流交换的任务,成为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

2.3小城镇建设符合我国发展要求

小城镇建设能够充分协调城区之间的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并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的产业化发展,为农村发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此外,小城镇建设还能够吸引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国家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小城镇发展和规划设计存在问题。许多小城镇依托历史原因形成,在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上都存在缺陷,吸引投资的能力也不足,导致城镇化建设开展缓慢。因此,国家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重视,因地制宜的进行特色小城镇建设。

3当前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3.1规划意识不强

近年来,伴随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国内小城镇建设工作稳步进行。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小城镇建设缺乏严格明确的规划意识,城镇建设规划工作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直接导致当前建设措施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阻碍等现象,长远意义上拖慢了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发展。此外,规划时由于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导致规划中缺乏对自身产业结构等因素的考虑,虽然当前取得一定的发展,未来必然会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产生制约作用。

3.2小城镇社会保障、城镇管理体制不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利而实施的一种补贴救助制度。小城镇以其独特的优势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壮大,虽然小城镇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并没有有效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农民在工作过程中住房、养老、医疗等难题难以解决,小城镇劳动力流失问题越来越凸显,极不利于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城镇管理体制不完善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小城镇建设的有效推进。例如,由于条块分割,镇政府与县政府权利交叉现象繁多,导致发生突发情况时,难以快速追究责任。

3.3小城镇缺少融资渠道

现阶段,资金短缺一直都是小城镇在建设中无法逃避的问题,融资渠道不平稳,市场机制与资金运作方式又不协调。镇政府无法灵活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如采用商业运作的方式来积累建设资金,而大部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也是依靠当地政府的财政投资,而政府给予的财力支持具有一定限度。在小城镇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时,分散了这些有限的地方财力资金,使得基本的道路交通设施、排水设施、处理净化设施等都没有达到正常标准,城镇功能不完善,进而使得一些企业因成本过高、基础设施落后而不愿进入小城镇发展。因此造成小城镇缺少外来企业的投资,外来劳动力也难以在小城镇立足,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小城镇的发展受到限制。

4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有效策略探讨

4.1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特色小城镇规划

为了促进小城镇发展,应依托旅游作为基础,坚实贯彻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产城一体化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城镇旅游资源,将城镇旅游产业作为发展动力,从而把城镇生活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并带动其他多种产业发展,使各个产业之间协和发展,尤其是运输、房地产、文化与食品生产等相关产业,形成多元化发展趋势。这种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城镇建设模式,能够推动城镇的健康稳定发展。

4.2以生态旅游为原则的特色小城镇规划

一方面,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开发小城镇旅游资源是必然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是小镇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大力保护城镇内部的生态环境才能促使城镇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3以文化为基础的特色小城镇规划

当前,我国以文化为基础的小城镇发展如火如荼,众多“古镇”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旅游的首选景点。在建设旅游小城镇过程之中,应大力发掘和研究城镇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内涵,并形成独具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民族文化、特色习俗等极具地方性的特色,提升文化型旅游小城镇竞争能力。

4.4以地域形态为特色的小城镇规划

地域形态是一个地区经过多年发展而显现出特色,同时,地域形态也是旅游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保障。地域形态所包含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传统人文景观,也涵盖现代艺术,无论是居民、自然风景,还是人文建筑、历史遗迹等等,都是地域形态的组成部分,可以这样说,地域形态是旅游小城镇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因此,应重点发掘和探究小城镇的地域形态和人文精神符号,从而根据城镇地域形态实际情况来探寻小镇旅游建设路线和形式。

4.5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

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对于环境问题要给予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不当的粗放型建设模式,一些只求发展不考虑环境保护的产业,会使其生态系统遭受重创,这会让生态环境如天空、空气污染、地下水、环境污染造成疾病高发。一经破坏修复生态系统和治理污染的付出也是巨大,是无法估量的。这种促进经济发展不管后代未来幸福的建设是拒绝的。小城镇规划建设要坚持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造福未来给予后代幸福的经济发展。

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目标是要建立个合理的城镇体系,小城镇的容量设计必须遵循各自功能、布局合理的群体。小城镇是与城市、农村的纽带,起着枢纽、带动周边城市农村的功能,也具有服务中心城市的职能。在规划建设中要从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发展后带来的人口聚集效应,要建立一个未来发展规划的规模预测,建设一个足够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许多例子来补充我们的规划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立足于长远的为了未来更美好去发展。

5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各种条件下,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实践中依旧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这些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刻分析其产生的多方面原因,统筹并进,多措并举,克服该项工作中的诸多难点问题,进而获得最为优化可行的建设与管理实施策略与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洪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21):88-89.

[2]李晶,蔡忠原.国外城市规划评估对小城镇规划建设实施评估的启示[J].小城镇建设,2013,09:47-52.

[3]贺海龙.新型城镇导向下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5:34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