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校“软环境”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1

试论学校“软环境”建设

◆史进孙亚

◆史进孙亚山东省邹城市城前镇岔河小学273508

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并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土壤。如果将学校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学校“硬环境”可以说是这个系统中的硬件,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一般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学校“软环境”则是这个系统中的软件,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在这一环境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

本文试从学校“软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阐述,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学校“软环境”建设更为广泛的关注和探索。

一、学校“软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软环境”影响着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

学生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在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由教师调节和控制的学校“软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由于各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认识水平低的局限,而使他们表现出对来自教师的评价较为敏感、对自己在同龄伙伴中的地位较为关注、对学习中成败的体验较为深刻等特点,这就更使他们对学校“软环境”中各要素的影响有着很强的敏感性。

2.“软环境”影响着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强有力的促进。学生能否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研究表明,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以至于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很多都和学校中不良的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同学关系密切相关。所以,加强学校“软环境”建设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

3.“软环境”影响着学生健康情绪生活的营造

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伴有相应的情绪体验,所以,情绪是否健康,能比较明显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软环境”中的许多要素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在这种由教师营造的心理氛围和环境中,学生既可能形成满意、愉快、乐观、开朗的良好情绪状态,也可能产生压抑、忧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关注与学生的情绪生活息息相关的学校“软环境”,帮助学生营造健康的情绪生活,让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成为学生社会生活的主导情绪。

二、学校“软环境”建设的着力点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首先,在系统学习教育理论时,教师之中的很多人还只是从一个校门跨入另一个校门、毫无教学经验而言的学生,在缺乏经验佐证的情况下,他们对很多理论问题的理解是很肤浅的;其次,在很多学习中人们过于关心如何考试、如何结业,并没有真正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知识不可能真正转化为自身的教育观念;最后,教育理论本身在社会不断进步的新形势下也是在发展的,随着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新的教育方针、政策时有出台,教师一旦忽略了理论学习,其思想和观念就会落伍,甚至和时代的发展背道而驰。

2.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关心并自觉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的使命,也是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心理状态的跨世纪人才,就必须面向教师普及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以引起广大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学校“软环境”建设的广泛关注。

3.开展针对于教师的心理咨询活动

心理健康的教师,会使学生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相反,教师心理不健康,会直接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教师对学生怀有敌意,态度专横,学生创造性、独立性的发展就会受到抑制;教师本身有依赖感、不安全感,他便可能通过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帮助,使学生也形成依赖心理,从而使教师自己的安全需要得到满足。所以,在学校中开展针对于教师的心理咨询活动,使每个教师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4.重视优良校风和班风的培育

(1)营造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围。学校中应大力倡导学术民主、教学相长,鼓励教师和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发表不同意见;领导和教师的工作方式要民主,领导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既是师长又是朋友,既是领导又是同志,任何强迫命令、简单生硬、粗暴干涉的工作方法都是不可取的;领导和教师要一视同仁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处理问题要公平、公正。

(2)倡导团结合作互助精神。学校要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既要利用好竞争的激励作用,又要设法避免可能由竞争带来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在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和教师更要注意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3)培养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学校和教师应坚持对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督促和检查,适时而合理地进行奖惩,形成凡事有章可循、有章必依、遵章守纪的良好风气。

总之,从学校“软环境”的改善和建设入手优化学校教育环境,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实质的重要环节,是推进和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跨世纪人才的有效途径,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