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政执法难的原因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水政执法难的原因及对策

李军1蔡娟2

李军1蔡娟2

灌云县水政监察大队江苏省222200

灌云县水利局江苏省222200

摘要:在水利建设中,水政工作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存在的水政执法难现状应及时找出原因,尤其是水政监察大队,其在水政执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河道管理范围内非法挖沙、修建建筑物侵占河道,对河势不利等违法事件的处理,因此,加大水政执法力度,确保水利工程安全、有效的运行,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政;执法困难;现状;原因与对策

引言

当前,水事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不断深入,水利法制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与此同时,我们基层水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主要表现为:在水政执法主体的内部,多头执法依然存在,水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水政执法监督存在很大漏洞,严重影响水政执法工作的开展。

一、水政执法难的现状

1、水行政执法强制性不强,经常出现调查取证难、行政处罚难的现象。可以说,目前基层水行政执法基本上是处于一种被动、从属、软弱的状态,缺乏生机与活力,水事案件的来源主要依靠群众举报和基层管理人员巡查时发现。

2、执法人员本身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是从别的岗位调整来的,法律和水政水资源管理等专业人才很少甚至有些县区根本没有。此外还有部分地方领导对执法工作重视不够,重建轻管思想仍然存在,水利工作的重点仍是立项要钱、搞建设,不少领导的观念没有转变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上来,对水政执法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执法工作可有可无。

3、水政机构人员的编制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而水政执法的工作性质要求其机构、人员、编制都应是行政系列。而基层水政执法机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不足,且工资、待遇、职称问题都不能很好解决,影响了机构的稳定性,也影响了执法人员的积极性。

二、造成水政执法难的原因分析

1、水政执法制度的不健全

受传统的“重司法、轻行政”执法观念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将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却忽略了行政执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而出现“人治”干预“法治”的现象,这就给水政执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例如当水政监察大队进行违章采砂、违章建房占河道等违法案件处理中,当当事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当事人往往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或政府出面干预的手段来置水法于不顾,甚至有的当事人通过给水行政主管部门施加压力来阻滞违法案件的调查,这就给水政执法带来了困难,导致执法处理难和执法不彻底的现象时常发生。

2、人们观念的落后造成水政执法难

通过近几年的水政执法实践来看,当前人们存在对水政执法认识不足的现象,大多数人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虽然我国的水资源较丰富,但也是缺水大国,甚至有的人认为水库和河堤等水利设施是永久性的建筑,导致人们水患意识不强,进而造成非法挖沙、修建建筑物侵占河道等一系列水事违法活动时常发生。因此,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强,大多数人对依法履行职责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表现出不配合,导致水政执法困难,例如,近几年某村为了壮大自己的经济,在未经水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就擅自进行采砂作业,虽然水政执法人员多次要求停止进行采砂,但是,水政执法人员被当地村民阻拦,甚至造成了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由此可知,当前水政执法工作之艰难。

3、受地方保护主义和水政相关部门利益的影响而造成执法困难

虽然近几年大多数人都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水事活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工矿企业单位水费拖欠和拒交等情况时常发生,大多数企业往往通过经营效益差和资产运转困难等借口进行来拒交水费和水土保持“两费”等。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和减少水旱、风沙灾害的发生,也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受地方保护主义和各个部门利益的影响,一些当地领导、政府等相关部门往往以支持地方经济和减少投资降低造价等理由来要求水利主管部门延缓水土保持工作,由于水土保持工作不到位,水土保持费也迟迟不交,这就给水行政执法带来了困难,使水行政执法部门存在执法难、不执法也难的现象,若水土保持工作不到位,不仅国家和社会的利益遭到损害,其生态环境也会遭到严重破坏,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4、水政执法人员素质较低造成执法困难

对于水政执法,其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执法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法律法规,还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协调能力,但是,据了解,当前大多数执法人员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就直接上岗,由于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等知识不够了解,综合素质较低,导致执法人员不能正确处理好水行政违法案件,因此,水政执法人员的素质较低是造成水政执法困难的一个因素。

三、解决水政执法难的措施探究

1、加强水政执法监督,建立错案追究制度

在水政执法中,应建立以“人大监督为主”的水政执法监督机制,并建立错案追究制度,这样不仅可以促使水政执法人员依法办事,也可以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建立错案追究制度,并形成水政执法监督的长效机制是减少水政人员违法行政的根本措施,同时也可以避免行政干预对水政执法造成的不利影响。但是,针对行政干预水政执法的多种多样的途径,因此,为了促进水政执法工作顺利进行,执法人员应采取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阻止行政对水政执法的干预。

2、完善人员配置,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执法人员的素质决定了执法的水平,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一要从数量上保障,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吸纳和培养,要从根本上保障编制的充裕;二要从质量上提高,一线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水政整体工作的效率,应加强对一线执法人员的思想、业务培训,尤其要注重培训的质量和频率。

行政相对人的素质高低同样对实际执法有一定影响,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把握合适的宣传时机,把相关水法律法规宣传到位,尤其注重有针对性的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降低违法行为发生的概率。

3、保障资金的投入

执法装备的优劣直接影响执行的效果和力度,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从硬件上为水政执法工作提供坚强后盾。为此,水政执法工作不仅要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还要确保资金的落实到位、专款专用。

4、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治观念

针对当前我国大多数公民还存在法治观念薄弱的现象,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的行政执法观念,这些领导往往采用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命令式的执法管理观念来进行现行法治管理,这就导致一些领导对行政执法重视度不够、一言代法和以权压法的情况时常发生,因此,为了提高全体公民的法治观念,可以通过举办领导干部水法规教育培训班、或者开展水法规专题讲座来提高人们对水法的认识,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通过利用各种媒体和巡回展板等加强水法规的宣传,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形势,进而使人们充分理解和支持水政执法部门的执法工作。

结束语

在水政执法中,一些非法采砂、修建筑物、侵占河道等情况时常发生,若执法力度不够,则给水政执法带来了困难,因此,加强水政执法的管理,建立错案追究制度,以保证水政执法工作到位。

参考文献

[1]余安伟.论我国水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6):155-157.

[2]李力修.水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J].跨世纪,2011(24):47-48.

[3]高明山.浅析水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27):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