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有效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有效措施

庞晓明

庞晓明

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735000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农业收益的增长与否。然而,农田水利工程兴建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该工程的建设进度和质量。本文将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进行简要研究,探讨了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工程建设;影响因素;建设

一、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现状

我国大多数比较瞩目的农田水利工程都是兴建于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当时的经济条件和设施比较有限,投入资金也不足,再加上施工人员的专业不足,致使工程质量出现大量问题。并且,接近80%的工程只能起到一般的抗干旱作用,农业生产还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那种靠天吃饭的局面,很难满足现如今不断增长的需求。

由于早期所兴建的农田水利工程到现在为止使用的时间比较长,导致大多数工程都已经出现老化现象,损坏也相对严重。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水利工程现存较好的不超过40%。并且,国家也没有采取积极措施对该工程进行相应的养护,更是加快了该工程整体功能的退化。

农村在经历了税费改革后,还是存在大多政策问题,虽然有效解决了农民的三农问题,但却给农田水利工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致使该工程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改革后,所谓的村组织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并由以前的工程建设组织人员,被迫退居幕后。水利工程也无法和农民的用水需求维持一致,甚至还导致出现问题时无法维修,严重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发挥自己的真正作用,久而久之,所存在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并且,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兴建过程中国家财政不足、资金较少等原因,致使该工程的兴建出现困境,致使工程建设施工进度缓慢。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仅解决了农村耕地的灌溉问题,而且也保障了农村饮水的需求。通常包括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等,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而且其点多面广,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管理粗放,农民缺乏参与

目前在农村一些已经建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更缺乏必要的维修和改造,水利工程的管理维护也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很大一部分小型水利工程往往还没有达到使用年限,就存在着老化失修的问题,不仅机电井带病作业,而且管道发生锈蚀及渗漏。很大一部分农民并没有意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与自身的利益相关,所以在管理中也很少进行参与,而且农村组织的领导或是成员也多数是组织安排的,很少进行民主选举,农田水利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

2、重建轻管,运营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设施都存在着重建轻管的问题,不仅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而且管理职能缺失,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得不到重视,而且目前一些小型水库及灌排设施都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部分渠首工程只由村民进行自主季节性管理,使水利工程的正常效能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导致水利工程无法正常的运行。

3、基层水利人员业务水平低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多数由基层水利人员进行管理,作为基层水利人员由于专业技能水平不高,而加之技术力量单薄,而且平时工作内容较为繁琐,学习和深造时间缺乏,再加之自身对学习存在一定的惰性,这样就导致其技术水平很难得到提升,而且实践工作经验缺乏,对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无力承担。在工程管理工作中重建设轻,在建设时并没有对后期建成后的运行维护经费进行考虑,从而导致运行维护经费和管理经费不足,导致工程建的越多,经费短缺的越厉害,再加之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维护意识,从而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得不到很好的维护。

三、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具体对策

1、科学规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1.1调整农田水利供给结构

调整农田水利的供给结构,实施科学规划。政府应从整体、长远角度对水利工程进行统一规划,大中小水利工程统筹考虑,水库塘坝、水窖等相互补充,建设旱能灌、涝能排,有水存得住、没雨用得上的水利工程体系。在加快全国大中型水库规划内项目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农民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支持灌溉、储水、排水等农田水利设施的改、扩、新建项目,做到主支衔接,引水、蓄水、灌溉并重,大小水利并进。

1.2推广先进的农村水利科技成果

大力推广各种先进适用的农村水利科技成果,尽快改变传统落后的农村水利技术和方法。针对农村水利的技术难点,组织科技攻关,研究开发适合国情、质优价廉的农村水利设备,建立农村水利技术开发、推广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2、明确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的主体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的主体自始至终是农民或是用水合作部门农民组织,这一点应该得到明确,所应该遵循的是“民办公助”原则。政府相应部门要不断对农民进行相关引导。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广大农民群众共同所有所的,在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所有者应该也是管理者,经营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自己经营和租赁承包经营均可。

3、完善基层水利技术服务体系

建议进一步明确乡镇水管站的行政事业性质,并作为县水利局的派出机构,配备必要人员和设施,落实事业经费。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能力建设,提升其管理与服务的能力。与乡镇水利机构一起构筑起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乡镇水利机构应承担更多的公益性事业,如防洪、水土保持等,并向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乡镇水利机构可以将小型水利工程移交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私人进行管理和经营。

4、用水计量常态化

“供水到户、计量到户、定价到户”是应在北方广泛推广的一项水价制度。现阶段,在国有供水单位实施得较为广泛,下一步应该大力发挥农民用水部门的积极作用,将供水计量到户真正落实到位,应该看到没有农民用水部门的配合,在一些灌区光靠政府部门是不可能将这项制度落实好的。而南方比较湿润而且多雨,两部制水价比较科学合理。基本水费由国家承担,农民所缴纳的是计量水费。用水单位可以在小范围内按照面积缴纳水费。值得注意的是按水量收水费,公平原则很重要,各方的利益都要在考虑的范围。工程条件是是否按水量收费的根本前提。工程条件不好的地区,输水线路长,到达计量口以下至下游的农户水损失较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再进行水量收费很多农民是很难接受的。百姓的意愿永远是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哪种方式可以得到广泛的认可,一般就选择哪种收费方式。用水可以采用阶梯价格。不仅可以有效增加管理收入,还可以减少用水量的浪费。但是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地区的灌溉条件和土壤情况都不同,所以需要因地制宜。工程配套条件不完善的地区,水价的梯度应该做适当调整,可以减少农民的经济负担。征收上来的梯度水费,应该本着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的态度,应用在水利工程上。

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对于农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确保农业产量的增值,还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影响因素却严重制约着这一作用的真正发挥,因此,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该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燕群.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1(14):104.

[2]王玉玲.浅谈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远景[J].民营科技,2010(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