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护理

/ 2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护理

王爱玲1李昌2

王爱玲1李昌2(1南阳市肿瘤医院473000;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473000)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80%—85%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目前化疗仍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法。但在化疗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毒副反应如:白细胞降低、恶心呕吐等,我们通过采取积极正确有效的临床护理,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5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52例,女性43例,年龄55—78岁,平均(68.7±6.6)岁。4l例有长期大量吸烟史。

1.2病理类型与肿瘤分期:中央型肺癌41例,周围型肺癌54例。病变位于右肺上叶者31例、右肺下叶17例、右肺中叶8例、左肺上叶21例、左肺下叶18例。依据1997年肺癌国际分期修正系统确诊分期为Ⅰ期8例,Ⅱ期12例,ⅢA期52例、ⅢB期23例,病理分型:鳞癌52例,腺癌26例,其他类型17例。

1.3治疗方法

1.4给药方法1)首先长春瑞滨40mg+生理盐水100ml,第1天、第8天静点,顺铂30mg+生理盐水250ml,第1—4天静点。2)紫杉醇120mg+生理盐水500ml第1天、第8天静点。顺铂30mg+生理盐水250ml第1—4天静点。选择大静脉或深静脉穿刺,化疗前后均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以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及局部化学炎症反应[1]。胃肠道反应严重者给予格拉司琼3mg静推。

2结果

化疗2个周期后评判,最多不超过4个周期。结果完全缓解24例,部分缓解41例,稳定19例,进展11例。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8例患者在治疗后48—72h发生关节痛,5—7天后消失。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脱发,发生于治疗后的15—21天。白细胞减少者8例,给予粒生素150g皮下注射。胃肠道反应轻,偶有恶心、食欲减退。部分患者有轻微颜面潮红,黏膜炎,周围神经症状。

3护理

3.1治疗前的护理患者大多带有明显的心理变化,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恐惧、抑郁、焦虑,有的甚至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因此,临床上必须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随时做好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就诊患者,态度和蔼、耐心进行入院宣教,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取得患者信任,在使用化疗药物之前,要介绍药物的作用,用药时注意的事项及药物常见的毒副反应,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同时介绍成功的病例,并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使患者满怀信心接受治疗。

3.2毛发异常的护理放疗过程中多数病人会出现脱发现象,女性病人对毛发异常所导致的容貌改变较男性病人的思想负担重,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并告知其变化是放疗副作用所致,不必过分紧张,把化疗放住第一位,化疗结束后头发会长出来,洗头时可轻轻按摩头皮,使用宽齿梳梳头,脱发严重时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假发佩戴,也可以选择合适、漂亮的帽子戴着。个别患者应用长春瑞彬后出现四肢麻木、无力等现象,可指导患者进行指端按摩,同时给予元胡、五味子、枸杞子等药物,以使细胞尽快修复。

3.3疼痛的护理放疗及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侵犯引起的疼痛,疼痛时应分散注意力,嘱病人看电视、看报纸、与家人聊天、音乐疗法。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等糖衣片服用时勿切开或咬碎;患者不能口服药物时,可直肠给药或经皮给药;经皮给药如芬太尼贴剂,可持续72h释放给药。粘贴时注意:选择躯干或上臂无毛或少毛皮肤平整处,用前清水清洁并干燥皮肤,但禁用肥皂、油剂或洗涤剂清洗皮肤。启封贴膜将其平整、牢固地粘贴于皮肤,轻压粘贴时加压30m,使贴膜平整充分与皮肤接触,贴膜无皱褶、无气泡。更换下一贴时应另选部位。

3.4骨髓抑制的护理由于抗肿瘤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增生的正常组织也具有杀伤作用,骨髓是人体增生的组织之一,骨髓抑制的发生率100%。尤其对白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白细胞低于4.0×109/L。血小板低于80×109/L时应暂停化疗或适当减量[2],用药期间应严格按照医嘱定期检查白细胞计数,应用升白药物以加速白细胞恢复正常。如白细胞<1.0×109/L时要进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或谢绝探视,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3.5消化道毒副反应的护理消化道反应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化疗能否坚持和化疗效果。鼓励患者少量多餐,饮食宜清淡。在第3次化疗过程中,化疗患者普遍存在食欲不振,单从静脉补充不能保证患者的能量供应,不利于疾病恢复,可给患者口服多酶片,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同时,要耐心劝导、鼓励患者进食。呕吐严重者注意观察呕吐的次数、量及颜色,配合应用止吐治疗。

3.6预防静脉炎有计划地选择静脉,应交替使用上肢静脉,避免使用下肢静脉,进行穿刺时,先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道,两种化疗药物之间也用生理盐水静滴,化疗药输注完后用大量液体冲洗静脉,以穿刺部位为起点,沿血管走向间断冰敷1h,间歇1h再冰敷[3]。避免渗漏是防止注射局部皮肤坏死的关键,药物渗漏常有先兆,静滴速度慢,注射局部皮肤冰冷,应加强巡视,观察局部皮肤变化,询问患者感受,嘱患者家属配合观察输液情况。

参考文献

[1]王英等.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10,31(12):1959.

[2]王迪浔.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0.

[3]王艳梅.肺癌化疗患者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2,16(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