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老年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1

浅析中老年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曹丽凡春玲韩丽娟

曹丽凡春玲韩丽娟(兰州军区总医院干三科730050)

【摘要】脑出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中老年人死亡的首位病因,多数突然发病,严重时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恶化,并发症多。加强对于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有效途径,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2006年3月~2009年8月共收治脑出血病人9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中老年脑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183-01

1临床资料

本组96例,男57例,女39例,年龄55-89岁,平均71岁,入院时意识障碍12例,神志清楚84例,7例无语言及肢体障碍,89例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

2护理

2.1急性出血期的护理

2.1.1密切观察病情,按时记录生命体征的改变,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是重症脑血管患者监测的常规内容[1]。瞳孔的变化是观察脑疝的主要依据,一侧瞳孔散大常提示同侧脑疝;双侧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提示临终征象[2]。意识的变化是判断脑水肿和颅内压高低的指征之一,如出现呼之不应,呼吸深而大、处于深昏迷状态,则提示病情非常严重。

2.1.2一般护理: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患者头部要稍垫高并用冰袋冷敷;保持静脉补液通畅,输液静脉的选择应以上肢较易固定的较大静脉为主,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缓慢,易发生血栓和炎症[3]。滴注甘露醇需加压使滴速保持在123滴/min左右;护理操作时间要集中,避免对患者多次刺激;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减少陪客和探视。

2.1.3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肺炎:定时翻身拍背,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或误吸的内容物,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注意保暖,防止受凉;(2)消化道出血:昏迷及吞咽困难者24h可留置鼻饲流管,鼻饲流质饮食。当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者应立即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失血性体克。注意观察呕吐物颜色,定时做大便潜血试验;(3)泌尿系感染:尿潴留者应置留置导尿管定时放尿,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查尿常规及时处理,便秘可给予腹部环形按摩或使用缓泻剂[4],但不能用低渗液灌肠,防止加重脑水肿。(4)褥疮:保持患者平卧体位,骨隆突出处垫以气圈,每2-3h翻身1次,对身体受压发红部位定时给予温水热敷按摩或50%酒精按摩,有破损者局部涂以抗生素。

2.2恢复期的护理

2.2.1肢体锻炼:应向病人讲明,通过训练功能可逐步改善,以取得其合作。按摩和被动活动瘫痪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肌肉挛缩,维持关节及韧带活动度。每次按摩5-10分钟,每日2次。痉挛性瘫痪肢体活动要缓慢,弛缓性瘫痪肢体勿过度牵拉,以防肌肉和关节损伤。

2.2.2语言训练:失语病人应进及早行语言训练,根据患者的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制定具体的训练方案。从单字、单词发音,到讲短句、短语,循序渐进。

2.2.3心理护理:脑出血患者由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甚至拒绝接受治疗,此时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利用一切机会与病人交谈,发现不良的心理变化及时解决,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目前脑出血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且预后不良,只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才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减轻脑出血的后遗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媛,于霞,崔永志.脑血管病人并发高血钠血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齐鲁医学杂志,2006,21(5):455-456

[2]迟淑梅,彭悦.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中国护理杂志[J],2007,4(7):60

[3]夏淑兰.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预防和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8,(33):38

[4]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