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心肺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2

系统心肺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明丽1温冬梅2郭超3

1.江西省宁都县人民医院心内科赣州342800;2.江西省宁都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赣州342800;3.江西省宁都县人民医院ICU赣州342800

【摘要】目的:探析系统心肺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表法进行分组,48例/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心肺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6min步行距离测试结果的对比上,统计值为P<0.05,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系统心肺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其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系统心肺康复训练;冠心病;运动耐力;生活质量

冠心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且高发的心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已经成为威胁广大中老年人群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冠心病疾病发作期需要接受系统专业的治疗,但在疾病缓解期仍需要接受康复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和身体质量[1-2]。本研究将9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评价系统心肺康复训练的应用价值,重点分析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7月。通过计算机表法进行分组,48例/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区间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60.23±2.14)岁;病程为2~15年,平均年龄为(7.59±1.85)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区间为44~78岁,平均年龄为(60.38±2.35)岁;病程为2.5~15年,平均年龄为(7.78±1.88)年。在统计学软件中输入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统计值均为P>0.05,说明两组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3]:(1)所有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表现均符合冠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研究过程知情同意,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开展此次研究。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系统心肺康复训练,具体如下:

(1)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常规用药、生活、饮食指导,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

(2)系统心肺康复训练:①运动训练:根据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确定活动量,以患者自我感觉耐受情况为准,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和锻炼。早期训练主要以床上活动和床边活动为主,中期训练可在室内或走廊内活动,若患者感觉劳累或呼吸困难则暂停训练。②呼吸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行扩胸、弯腰等功能训练,指导患者以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为主。同时,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说明呼吸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依从性。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者进行6min步行距离测试,并对两组干预前后的6min内平均路程进行记录和对比。

(2)生活质量评定[4]: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各维度分值分别为30分、30分、20分、20分,总评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96例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对比结果均纳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包括计数型资料和计量型资料。前者在本研究中体现为性别,用%表示,用x2检验;后者在本研究中体现为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生活质量评分、6min步行距离测试结果,用(±s)表示,用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若两组对比统计值为P<0.05,则表示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经针对性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上与对照组相比较,统计值均为P<0.05,组间差异显著,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析(n=48,±s,分)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胸痛,对其身心健康均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系统心肺功能训练时对患者心理和行为的干预,在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升社会功能的基础上,改善疾病稳定期的肺功能[5]。并且,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呼吸训练和运动训练,可使患者的心肺残障状态得到改善,以患者的主观耐受力为依据进行适度训练,可提高患者的主观舒适度。此外,6min步行试验是用于中重度心肺患者治疗效果的常用手段,通过实施系统心肺功能训练可提高康复期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耐力。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经心肺功能康复训练的观察组患者在各项生活质量评分、6min步行距离测试结果上均明显优于仅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本结果与刘春霞等人[6]报道中的结果相似,说明系统心肺康复训练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身体功能、提升身体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常规治疗和护理固然重要,但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系统心肺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升其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因此,此种训练方案更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瑞洁,李宝寅,秦雷.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对年轻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8(5):249-250.

[2]李伟,沈维艳.长期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医药,2016,8(5):229-230.

[3]欧阳蕴盈,欧利利,吴晓丹,等.抗阻联合有氧训练对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7,22(2):172-174.

[4]吴海燕,钱钧,李树雯,等.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3):351-353.

[5]郑宏兴,傅科锋,傅婷霞,等.肺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活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3):210-213.

[6]刘春霞,范晓青.系统心肺康复训练对冠心病病人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9):1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