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中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中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

刘志

刘志

祁阳县中医医院湖南永州4261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7月来我院接受诊治的膝关节外伤患者58例,分别对58例患者进行关节镜和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上的准确性。结果:关节镜检查诊断出完全撕裂患者30例,部分撕裂患者28例,MRI检查诊断出完全撕裂28例,部分撕裂20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33%、71.43%。MRI完全撕裂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部分撕裂诊断准确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膝关节交叉韧带撕裂无创检查的首选检测方法。

关键词:MRI;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完全撕裂;部分撕裂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十字韧带),对胫骨过度前移具有限制作用,对于膝关节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膝关节为人体第二大承重关节,十分容易在外伤中受到损害,在膝关节结构中,前交叉韧带又是最容易受到损伤的部位[2]。当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遭受损伤时,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否则,可引发关节老化等严重后果。本次研究中,对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上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到2015年7月来我院接受诊治的58例膝关节外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男37例,女21例,年龄在17-59岁,平均年龄为(35.9±5.2)岁。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组织受伤,疼痛,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致伤原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摔伤等。排除膝关节骨折患者、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以及意识障碍者。

1.2治疗方法

采用Wolf数字化关节镜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关节镜检查,对患者的膝关节韧带、半月板以及软骨组织进行观察,了解前交叉韧带的撕裂状况。

采用鑫高益0.35T核磁共振扫描仪,选取膝关节线圈,以髌骨下缘为定位中心,使患者膝关节伸直,外旋15°,对患者急性MRI检查。扫描矢面状矢状、冠状位PDFSE、fsFSE。横断位、矢状位以及冠状位STIR序列。膝关节伸直时,扫描矢状面,扫描时,扫面线与内外侧踝关节连线保持垂直;膝关节屈14°,重新定位,并对冠状面fsPDFSE序列进行检测,扫描时,矢状面扫面线需保持在前交叉韧带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矢状位形态和轮廓均出现异常,韧带信号呈波浪状,增高,断断续续。冠状位部分层面,膝关节交叉韧带均出现异常状态,韧带信号增高,呈弥散状,韧带变粗,于附着部位团状分布。部分撕裂:矢状位局部变粗,出现异常信号,韧带整体变细,但仍旧呈现出连续状;冠状面部分层面中,韧带变细,局限性信号有所提高。

1.3观察指标

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患者的撕裂状况:是否撕裂,是完全撕裂还是部分撕裂。对比MRI诊断结果和关节镜诊断结果,判断MRI的使用灵敏度,衡量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上的诊断准确性。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值检验,以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关节镜检查,58例患者中,30例患者被确诊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28例患者被确诊为部分撕裂。MIR检查,诊断出完全撕裂患者28例,部分撕裂患者20例。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前后端分别附着于胫骨踝间凹陷处和股骨踝内侧面后部,膝关节后端在股骨踝内侧附着面积小,因此股骨附着端处更易发生膝关节交叉韧带撕裂。膝关节屈伸过程中,过度外翻、内翻或内旋作用超出前交叉韧带负荷均可引发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3]。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发生撕裂后,患处会出现水肿现象,疼痛感明显,韧带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增粗现象,MRI检查时,表现为韧带信号增高和形态改变[4]。

由上述结果可知,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临床诊断上,MRI检查检测完全撕裂和部分撕裂的准确性分别为93.33%、71.43%,部分撕裂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完全撕裂,表明MRI在完全撕裂诊断上具备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在部分撕裂临床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多采用关节镜检查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诊断,诊断准确率为100%,但此方法为有创检查,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并不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无创检查中,X线以及CT均不能够将交叉韧带的形态、结构清晰显示出来,只能用于胫骨前迁移以及Segond骨折的间接推断,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临床诊断上,诊断准确性差,会带来严重的漏诊和误诊现象,影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的进一步治疗[5]。MRI断层成像技术,可通过利用磁共振现象,获取人体电磁信号,实现人体信息的重建。MRI对人体软组织分辨率高,同时,还可以自由设置参数,是当前检测韧带和半月板损伤的最佳无创检查方法。MRI检查以直接征象为主,主要呈现走形异常、韧带形态变化、信号增强等信息,完全撕裂的直接征象相对于部分撕裂而言更具典型性,因此,在诊断过程中,更易判断。同时,韧带发生部分撕裂时,内部可能存在关节腔积液、粘液样坏死等,影响病情的判断,致使漏诊现象出现。

综上,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上,MRI对完全撕裂诊断效果良好,对部分撕裂诊断效果较好,可作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无创检查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敏.急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MRI直接征象及其价值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8):60-61.

[2]吕涵青,胡元明,陈健湘,等.MRI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08(3):65-67.

[3]祖玉良,修振志,张海英,等.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低场强MRI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0,8(2):138-139.

[4]许英琴,张薇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诊断价值及征象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5):543-544.

[5]高传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MRI多征象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0,08(4):34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