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冠心病336例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冠心病336例疗效分析

邢智广范宁

邢智广范宁(解放军许昌军分区干休所门诊部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银丹心脑通胶囊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门诊选取能够经常观察和联系到的33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8例,治疗组每天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每粒0.4克,每次3粒,每天3次,疗程60天。对照组每天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天2次,疗程6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6%,对照组为39.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可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胸闷、气短等发作次数。

【关键词】银丹心脑通胶囊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3-0140-01

冠心病是指管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以及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该病发作时,常导致病人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甚至影响睡眠休息,同时也是目前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对冠心病的治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目的之一。而银丹心脑通胶囊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食化滞的作用,能够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癖,如常见的症状有胸疼、胸闷、气短、心悸等,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上述症状。我门诊部应用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冠心病患者33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资料

336例病人,均为2009年3月~2013年9月,在河南许昌军分区干休所门诊部就诊,并能够长期观察和联系到的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规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其中男203例,女133例;年龄43~95岁,平均年龄71.8岁;合并高血压病215例,高脂血症172例,Ⅱ型糖尿病47例。所有患者均有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提示有缺血性改变等,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症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采取低脂低盐饮食,肠溶阿司匹林100mg,1片/d,口服。有明显高血压合并症者,给予口服降压药,有明显高脂血症者给予口服降脂药物。心绞痛发作时,必要时配合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规格:0.5mg/片),或速效救心丸10粒,或消心痛5~10mg。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每天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每粒0.4g,每次3粒,每天3次,疗程为60天。对照组,每天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天2次。疗程为60天。

1.3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体征及心电图变化为判定疗效指标。

1.4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电图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发作次数有所减少,心电图检查ST段降低回升0.05mV以上,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或有平坦变为直立;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心电图检查无改变。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336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银丹心脑通胶囊,主要成分为:银杏叶、丹参、灯盏细辛、绞股蓝、山楂、大蒜、三七、艾片等。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食化滞。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症见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等;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症、脑动脉硬化,中风、中风后遗症见上述症状者。坚持长期用药治疗,可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因此,适用于冠心病的长期治疗,但是,对于严重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由于该药起效缓慢,应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甚至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急性症状病人的临床症状。所以,银丹心脑通胶囊适用于病情相对稳定的冠心病患者长期药物治疗。本组结果表明,每天3次、每次3粒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对冠心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