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液的临床检验与意义

/ 1

前列腺液的临床检验与意义

孙波1周长义2

孙波1周长义2

(1黑龙江省康复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8;2哈尔滨星光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6)

前列腺液是精液的组成部分,是由前列腺分泌的较粘稠、不透明乳白色液体,前列腺液内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果糖,柠檬酸、维生素C、无机盐及多种酶类等化学成分,还有淀粉样体,卵磷脂小体,上皮细胞、白细胞、生精细胞、精子、结晶体等有形成分。前列腺液检查是一项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很有价值的检验项目,每个检验人员都应该熟悉和熟练掌握这项技术。

1标本的采集

标本采集一般令患者排尿后,由临床医师以前列腺按摩法取得,令患者取胸卧位,检查者右手食指涂润滑剂后置于肛门外慢慢插入,直至食指尽量插入直肠内。摸准前列腺,用力适中、均匀,先从上向下按摩前列腺左右两叶各2~3次,然后由中线向肛门口按压2~3次,如此重复数次,再挤压会阴部尿道,白色前列腺液便从尿道口流出。取样时应弃掉第一滴腺液,再用玻璃片或玻璃管收集进行检查。当标本过少时要及时检验,防止标本干涸。检查前3d应禁止性生活,前列腺急性感染时,原则上禁止按摩前列腺,以防止由于按摩后细菌进入血液而导致败血症。只有全身应用足够抗生素时,才可进行前列腺体按摩。

2检验

正常前列腺液是一种乳白色浆液性液体,每日正常分泌量约0.5mL~2.0mL,总含脂量为280mg/dL,其中磷脂占65%,又以卵磷脂为主。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白细胞数在10个以内,卵磷脂小体满视野属正常。

2.1外观检验正常前列腺液多为数滴至1ml不等,稀薄淡乳白色,不透明的液体,pH6.3~6.5。炎症时分泌物浓厚、色泽变黄或呈粉红色,前列腺液量减少,提示前列腺液有严重感染或脓肿。血性标本见于前列腺肿瘤,结核、结石、急性炎症等。按摩时无前列腺液排出,提示前列腺炎性纤维化、性腺功能低下等。

2.2显微镜检查直接涂片法将新鲜前列腺液1~2滴至玻片上,加盖玻片,高倍镜下观察10个视野下的卵磷脂小体,前列腺颗粒细胞,淀粉样小体,白细胞等。涂片染色法制备涂片,干燥后用乙醚乙醇固定10min,干燥后染色;高倍镜下观察各种细胞形态。

2.2.1血细胞正常可见少量白细胞,一般<10个/HP,正常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少量散在,大量或成堆出现见于慢性前列腺炎,>10~15个/HP,可诊断前列腺炎。又可根据白细胞多少区分炎症状况:当白细胞为11个/HP~20个/HP时为轻度前列腺炎;21个/HP~30个/HP为中度前列腺炎;>30个/HP为重度前列腺炎。红细胞平均视野少于5个/HP,前列腺炎、结石、前列腺结核和恶性肿瘤时可见红细胞增多:按摩用力过重也可导致红细胞增多。

2.2.2卵磷脂小体在正常情况下,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的折旋光性小体,数量较多,淡黄色分布均匀,布满视野,炎症时卵磷脂小体减少,分布不均,有成簇分布现象,严重者可消失见于前列腺炎症或脓肿等。

2.2.3颗粒细胞正常不超过1个/HP,由上皮细胞或巨噬细胞发生脂肪变性,使胞质内含有大量卵磷脂小体颗粒而成,细胞较大,为白细胞的3~5倍。老年人的前列腺液中可增多,前列腺炎时可增加至数10倍并伴脓细胞大量出现。

2.2.4寄生虫前列腺滴虫感染时可检出滴虫,前列腺液涂片干燥后,选择不同的染色,可用于细胞学和细菌学检查。

2.2.5细菌涂片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直接涂片用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检验,可找到细菌,常见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淋球菌等;前列腺结核,抗酸染色阳性。

2.2.6其他有形物前列腺中可见到,碳酸钙一胆固醇结晶,磷酸一精胺结晶,结晶增多造成结石症,按摩过重可见精子、精细胞等。癌细胞如发现畸形巨大成片的细胞,一般癌细胞的体积比较大,核大、畸形、染色质丰富,核仁大而分散,核浆发育不平衡、泡浆少、呈嗜碱性,如果发现一定请有经验者鉴定,并立即与临床医生联系。需做细胞学检查,见于前列腺癌。

3讨论

前列腺液检查作为诊断前列腺炎必不可少的一个常规项目,采集标本是保证质量的前提,只有做好标本采集才能更好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当前列腺炎时,白细胞增多白细胞数大于10个/HP,可找到细菌,卵磷脂小体常减少。当前列腺癌时,可有血性液体,镜检见多量红细胞,可见癌细胞。

参考文献

[1]叶应妮,王毓三,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1997.

[2]李影林,主编.中华医学检验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3]王枢群,张邦燮,主编.医院感染学.重庆: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顾方六.现代前列腺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