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的合理用药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1

我院的合理用药管理措施

张岩任永红

张岩任永红

(河南温县第二人民医院454850)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348-02

我院为一家综合性二级医院,主要面对广大农村患者为了减轻患者负担,加强我院合理用药管理,从2010年开始,三年来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药品的规范配置到临床合理用药使用两大块进行监管。2013年我院药事管理取得了如下成绩:药品总收入占医院总收入比例33.6%(要求<43%),病区抗菌药物使用比例52%(要求<60%),抗菌药物收入比例占总药品收入比例14%(要求<20%),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46%(要求>45%),基本达到了二级医院相关药事指标。具体采取措施如下:

1、精选品种,规范制定《我院基本药物目录》

品种的选定从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低廉、供应及时为基本准则,结合医院以往用药习惯,和各科用药特点,尽量函盖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用药目录和新农村合作医疗用药目录。抗菌药物的磷选以省抗菌药物推荐目录为准。分级选择系倾向一级,控制二级,少选三级,我院共选定32个品种抗菌药物,其中三级2种,二级8种,一级22种。目录内容包括药品通用名、规格、单位、价格、厂家、数量、备注(包括医保、新农合、抗菌药物、基药)等相关信息,方便临床医护人员使用。

2、盘活库存,加强药品购进管理

①严格配送商资质证管理,审查供应商相关证件合格后,与供应商签定相关供货合同,每月购药计划必须五日内完成,并在省集中招标采购网上执行计划和价格。

②所有购药计划必须严格执行数量、规格、厂家。更换规格,厂家必须经药剂科审批,否则不得验收入库。药品出入库手续接受院财务科审计。

③严格控制库存量(我院制定库存量不得大于一个半月常规销售量),零时计划,随时签发、配送。

④严格限制新特药购进,2013年共购进新特药15种,其中13种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

3、配备临床药师,加强临床用药监管。

医院以相关药事法律法规为准则,配备两名临床药师坚持临床进行合理用药督导,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评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①有无使用抗菌药物指征。②预防用药选择时间是否恰当。③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是否正确。④抗菌药物使用剂量、剂型是否合适。⑤抗菌药物使用周期是否合理。⑥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是否合格。⑦治疗使用有无病原学送检实验。⑧更换抗菌药物使用有无病程记录。⑨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是否合理。⑩三级抗菌药物使用是否有会诊记录单。临床药师根据考评情况,对现运行病历提出整改意见,督促立即整改,对归档病历中存在问题,以典型病历形式下发给科室,并提出规范要求。

4、规范督导情况公布

①新农合办每月重点检查新农合目录外药品告之签字制度落实,公示每位患者自费药品所占比例。

②医务科重点查临床路径执行率及变异原因,对按病种付费情况进行通报。

③检验科对医院细菌耐药性进行有效监测,每季度统计各种病原标本送检情况,公布医院重要病原菌及其耐药。

④药剂科每月对各科药占比,基本药物使用比率进行公示,如2013年10月份各科临床用药统计。

5、讨论

①药师通过临床查房、处方评价、药物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等一系列工作开展,即提高了药师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又提升了药师地位[1]。②通过对抗菌药物使用干预,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从2010年病区抗菌药物使用率70%下降到2013年52%[2]。③通过对医嘱的增加、更换、停止用药及药物剂量的调整,改变了部分医师的不良用药习惯,为提高临床治愈率,确保医疗质量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3]。④合理用药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卫生资源,统计我院人均出院药品费用,从2012年1244元降至2013年1140元。合理用药作为医院等级评审的重点内容,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加强医院内各科室之间的协作;对药品实施规范化配置;加强规范用药督导;则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翟丽杰、朱大胜等《我院开展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工作实践》,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年9月第13卷第9期,1242-1244.

[2]姜玲、沈爱宗等《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对比分析》,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19(16),2166-2169.

[3]戴月华、季宏建等《368例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记录的回顾性分析》,医学前沿,2012.6.37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