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在中职教育中的点化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因材施教”在中职教育中的点化作用

翟新美

翟新美山东省高青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56300

作为一名从事职业教育多年的教师,逐渐认识到现代化进程中的学生教育问题是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中西方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相互影响,使得主流意识被削弱,道德观纷繁复杂,对学生的影响极为严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别于普通中学的学生,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难度要高于普通中学,我认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才能见成效,才能为职业教育服务。这就对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适应新形势,确立新的教育理念

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是在“全球化+虚拟化+现代化+个性化”的背景下来从事职业教育。应该杜绝“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理念,确立尊重学生的个性、平等对话式的、启发式的教育理念,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时间。师生间应相互尊重、信任,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也不唯命是从,因为学生有权与教师平等地沟通思想,有权向自己的教师要求他们所希望、所需要的东西。教师对成绩等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多加引导,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并充分发挥他们其他方面的长处,而不能对他们产生偏见或歧视。

二、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与社会的交往、接触越来越广泛,渴望独立的愿望也日益强烈,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他们希望受到老师的尊重,对老师或家长的“苦口婆心”比较反感。一方面,希望自己的见解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另一方面,由于涉世不深,缺乏复杂的社会生活经验,人生观和世界观尚处在初步形成的时期。但是不少教师看不到这些,对他们发展起来的强烈的独立意识看不到或估计不足。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正确意见,有事多沟通,逐渐给他们更多的独立权利,当然同时对他们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通过改变教学观,加强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建设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推行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发展了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赏识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需求,那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中职生这一阶段,是我们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时机。此时教师的态度极为重要,教育得好,学生的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进一步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对学生的缺点与不足缺乏耐心,不分场合地挖苦嘲讽,乃至打骂体罚,都会使学生受到极大的心理伤害,甚至导致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完全崩溃,变得难以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做教师的应该跟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给予学生力量,教师应心平气和地和学生一起寻找失误的原因,不是用消极的“堵”的方式,而是用积极的、引导的方式鼓励他:一个学生从小到大,要经过无数次的考验,不可能一次失败也没有,更何况在以后的工作中还会经历这样那样的挫折。问题不在于失败,而在于如何面对失败。不要随便论断学生“不行”,而要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胆量和气魄,使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对于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要更多地给予他们赏识、鼓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个优点并及时予以赞扬,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四、联系实际,突出实效性

作为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要有广泛的知识面,要具有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发展创新等其他能力。这些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难以完成,只有与课外活动如第二课堂、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掌握分寸,努力使自己全部的教学技能多样化。首当其冲的是教会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知识,实际动手能力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创造财富和赖以生存的自我本钱,也是职教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闪光点。因此,在学习期间对学生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真刀真枪的操作本领,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教师的重要职责。

五、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中职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虽然处于学生群体中的弱势,多半是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但是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由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忽视和教育引导的缺乏,以及对个性的否定性评价倾向,扼杀了一些学生的个性,导致个性发展不健全。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有时由于方法不当,语气、言词过重或偏听偏信,从而导致其产生逆反心理,引发抵触情绪并有碍沟通交流。因此,针对逆反心理,消除其戒心,及时有效地做好教育工作,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一是建立相互友好的关系;二是对事不对人;三是不翻旧帐。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坚持一事是一事的原则,绝不翻旧帐,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教育好学生是每个教师不能回避且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付出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多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共同感受在其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喜、怒、哀、乐,与学生一起成长。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职教教师就要改变教学观,提高自身素质,就要担负起重任,就要端正教育方向,正确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