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清热化痰散瘀汤治疗慢性咽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养阴清热化痰散瘀汤治疗慢性咽炎

李玉清

李玉清(内蒙古鄂托克旗人民医院中医科内蒙古鄂托克旗016100)

【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4-0264-01

【摘要】慢性咽炎属于中医的“梅核气及喉瘴”之类,临床以咽干而燥、灼热疼痛、多言益甚、呛咳多痰、甚则声哑、咽部梗塞、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时轻时重,缠绵不愈为特征。论治多以滋阳清热利咽方法,效常不显,笔者根据热盛伤阴“怪病多痰”“久病多瘀”之论,自拟“养阴清热化痰散瘀汤”论治本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咽炎,养阴清热化痰散瘀汤

1病因病机

慢性咽炎多由急性热病失治或阴虚火旺所致,治疗不当转为慢性,笔者认为,慢性咽炎与温热病邪伤阴极为相似,但气血津液不能忽视,温热病邪为本病之源,气血津液的改变是痰瘀津出的基础,痰瘀同出一源又可互生互结,因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津液生化输布依赖气的敷布运引,阴血津液又为生化疏布的物质基础,热病之邪过盛伤津耗液、阴伤津耗,则阴津不足,津血则亏虚、则气的运行受阻,气滞不行则津液成痰,痰液凝滞,阻碍经脉气流不畅,血流变慢,血慢则凝,凝则成瘀,痰瘀互结,百病仍生,故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

本病以热、痰、瘀互结,热伤阴亏则以干燥为主,痰阻则以坠胀为主,血瘀则以疼痛为主,阴亏有发热史、痰结有痰涎史、阴亏多有舌红、痰结多苔腻、血瘀多舌紫,痰结脉多滑、血瘀脉多湿、阴亏脉多细数。

慢性咽炎症似咽干而痛、灼热疼痛、频吐痰涎咽有物阻为主,养阴清热化痰散瘀为法,故自拟“养阴清热化痰散瘀汤”。

2、方药组成及功用

组成:银花20g、连翘20g、元参10g、茯苓10g、生地10g、赤芍10g、麦冬10g、桔梗10g、浙贝10g、射干10g、丹参30g、板蓝根15g、甘草10g。

功用:养阴清热、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加减:咽干燥者加天花粉、石斛、沙参。

咽红痰甚者加黄柏、生地、白茅根、元胡。

咽有脓点者加公英、山豆根。

咽痒者加蝉蜕、僵蚕、木蝴蝶。

咽有物阻,咳吐不出者加山慈菇、半夏、紫苏叶。

方义:方中有银花、连翘、元参、麦冬、板蓝根、生地,养阴清热,解毒散结,使热清阴复,津生液增,咽部干燥可除,桔梗、射干、茯苓、浙贝,化痰散结,使痰化结散、血脉通畅、痰利不阻,则咽部梗阻可通,丹参、赤芍、活血化痰,使瘀化血活、血流不凝,结散咽利痛消,此方养阴清热并举,化痰散瘀同治,清热阴复,痰化瘀通,故慢性咽炎能除。

3病案举例

闫某某,男,62岁,2011年11月12日门诊患者,三年前感冒经常饮酒,咽干燥疼、咽部充血、声音嘶哑、经后数月,声哑不除,咽干而燥兼服中西药,经治两月,声哑咽痛不减,求吾诊治、检查,慢性病容,咽部微红、灼热而痛、咽如物阻、咳咯不利、声音嘶哑、舌质红、苔藓黄,脉细滑数,证属外感风热,热灼伤阴,火灼津液成痰,痰阻血瘀痰瘀互结,阻结咽喉,咽干而疼,声音嘶哑,诊为慢性咽炎,治养阴清热、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方用“养阴清热化痰散瘀汤”银花20g、连翘20g、元参5g、赤芍15g、麦冬10g、茯苓10g、桔梗10g、浙贝10g、丹参30g、板蓝根30g、蝉衣6g、木蝴蝶5g、甘草5g、水煎日2次服。

二诊2011年11月16日,服药3帖,热清痰化瘀散结除,痛微声出,效不变法,前方加减再服6帖,以固前效,三载顽疾,9帖而愈。

宋某某,女,37岁,2011年12月6日初诊,患者2010年春节感冒发烧,咽干疼痛,吞咽困难,经服西药,静滴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数日,外感发烧无好,咽干疼痛,频吐痰涎,时轻时重,缠绵不愈,今又外感咽痛,频咳加重,用各种西药月余,咽无物阻,干痛不除,来我科诊治。

检查:心情烦躁、咽燥而干、灼热而痛、咽阻异物、咯吐不出、频吐痰涎、不易咳出、头晕失眠、心神不宁,舌质红、苔微黄、脉滑数,证属外感风热,初治不愈,热邪伤阴,津液成痰,软坚散瘀,方用养阴清热化痰散瘀汤,去银花、板蓝根、半夏、夏枯草、苏叶、厚朴、山慈菇、以增化痰理气散结清瘀软坚之功。

二诊2011年12月14日,服药8帖,阴津复,痰渐化,瘀逐散,咽阳减、咽疼轻,前方进退,再进8帖,痰瘀化阻,异物除、疼痛消,二年顽疾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