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2

试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余慧

关键词:初中英语兴趣培养

初中学生初次正式接触英语,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因此在启蒙阶段不断地强化兴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英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注重兴趣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将我的做法概述如下:

一、对兴趣教育内涵的理解

兴趣包含性情、感情、志趣等内容。我所理解的兴趣教育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又指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的蕴含着的一种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有兴趣的活动。因此,兴趣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语音、语调、语句的传授和训练,而且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和智慧潜能的开发,是社会交往能力的早期培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望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迅速提高。因此,我们在兴趣教育的探索中,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兴趣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间接兴趣指对事物运行结果的兴趣。我曾对班里的50名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在问及“喜欢不喜欢英语课”时,其中有48位学生都表示“喜欢”。当问他们为什么对英语学科有兴趣时,他们的回答是:“能增长知识”、“非常有用”、“能提高社交水平”、“能找到好工作”、“能与外国友人交谈”、“能够出国”、“能与国际接轨”、“是社会的热门”等。这不难看出: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与家庭的影响给学生学习英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英语教师面临的任务是:①如何将学生对英语学科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并保持其稳定性和持久性?②如何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

二、如何进行兴趣教学

在笔者看来,初中英语教学中兴趣教育的主要矛盾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是否与学生的心理需要相吻合。为了解能够促进学生在英语课上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我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英语课的要求是(以得分多少为序):①教师授课幽默,课堂气氛轻松;②教学内容丰富充实;③教育形式活泼多样;④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又发现,五项最受学生欢迎的游戏类型是(以得分多少为序):①快速反应;②竞赛评奖;③角色扮演;④听说训练;⑤师生对话。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意识到,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寻求知识、获取成功、发挥创造、享受欢愉和欣赏美感的心理需要。因此,我们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氛围、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师素养等多方面进行努力,具体如下:

(一)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寻求知识的心理需要。

1、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新奇情景。初中学生所学的英语材料相对比较简短、形式单一。这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尽可能地把这些语言材料放入多种能听、能看、能触摸的情景中去,使学生觉得一节英语课上学到的不仅有少量单词或一小段对话,还有一些能在许多场合用得上的富有生气的语言材料。

2、适当增加内容,扩大知识面。针对学生好学的心理,我们在完成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如Look,ListenandLearn等。

3、注意新旧知识的串联,做到以旧引新,以新温旧。要悉心钻研教材,对学生已学的和要学的内容非常熟悉。这样,复习旧课时就能为新课埋下伏笔,教授新课时能很好地复习已学知识。于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就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滚雪球似地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强。

(二)着意建立轻松愉快的竞争性教学氛围,以满足学生获取成功的心理需要。

1、设计比赛性游戏。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经常在课堂游戏中引入竞争机制。如:在进行模仿性游戏操作时,让学生比一比谁是最佳模仿者和最佳模仿搭档;在练习礼貌用语时,设计抢答题和必答题;在巩固新授内容时,设计多种擂台赛;在单元复习时,设计多种活动,评出“黄莺奖”、“鹦鹉奖”。比赛性游戏既鼓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设计比赛性活动。除了设计课堂小范围的竞赛游戏之外,还设计一些跨班级、跨年级的竞赛活动,如评比“拼单词大王”、开展“问不倒”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表扬先进,鼓励进步。要非常注意学生在学习上的点滴变化,经常表扬先进、鼓励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4、创造机会,鼓励实践。积极鼓励学生用英语交谈,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同学们多练习使用英语,要求同学进办公室用英语与英语教师交谈,开办英语晚会,开办英语角,开通英语广播,办英语黑板报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获得了英语学习的成就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积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发挥创造的心理需要。

1、激发灵感,发展学生即时应答能力。用多种方法启发学生对已学语言教材的运用。如:教师做一个动作或说一句话,让学生对此即时作答,学生常会从不同角度作出多种应答。这不但显示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为今后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2、启发思维,展示学生运用语言的才能。要常根据不同的主题设计不同的活动,用来启发并促使学生创造性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如:设计“我是小小礼仪员”,让学生练习已学的礼貌用语;设计“五好家庭演讲会”,让学生介绍家庭成员及父母职业;设计“苗苗艺校招生”,让学生谈各自的兴趣爱好;设计“新春联谊会”,让学生正确运用人称词等。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创造性,使他们的英语水平得到充分的表现。

(四)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享受愉快教育的心理需要。

1、授课与游戏相结合,使教学内容轻松易学。教授新课时,我们常穿插一些游戏,如比赛、表演等,以分散难点,降低难度,使学生能在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如:教对话HappyBirthday时,先教唱歌曲HappyBirthday,然后发头饰,让学生扮演对话中的角色。

2、操练与游戏相结合,使教学效果显而易见。操练时开展游戏能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英语打招呼时,设计了“向七个小矮人打招呼”的游戏,游戏中还配上欢快的“士兵进行曲”,使学生见到了童话中熟悉的人物,乐不可支,争先恐后地运用刚学的句子同他们打招呼。

3、复习与游戏相结合,使教学效果更为显著。上复习课时开展各种游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教完1-10的数字后,我们让学生带来他们最喜爱的溜溜球,一边玩,一边数,学生既玩了球,又复习了数字,一箭双雕。

三、兴趣教育的关键是教师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英语学习习作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其中,教师又是兴趣教育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兴趣教育中,要大面积地引发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审美兴趣、语言素养和组织才能。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和兴趣因素,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制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图像和幻灯片,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必须具有表情达意的才能,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亲切自然的示范表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幽默活泼的话语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全身心投入,会将学生带入自觉忘我的学习境地。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我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初中低年级的英语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所以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较高,热情较大,致使我的英语教学工作较之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不信你也试试。

参考文献:

[1]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章兼中,俞红珍.英语教育心理学[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3]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J].1998年第2期P8、9、15、16。

[5]教育改革信息专辑[M].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1997-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