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侧切两种缝合方法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会阴侧切两种缝合方法的比较

王灵梅

王灵梅(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城西医院辽宁沈阳110000)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077-02

【摘要】在产后42天内随访期间,很多产妇表现为会阴伤口疼痛而不能坐立,侧切口硬结明显,严重者针孔流脓,为此,笔者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把在本院产科分娩的280例会阴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40例患者采用传统缝合术,140例患者采用2个0的铬制肠线行皮内连续缝合术,两种方法相比较,皮内缝合术缩短了缝合时间,减少了暴露机会,不需拆线,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是一种比较好的会阴侧切缝合法。

【关键词】会阴侧切缝合

当前多数产妇为初产妇,分娩时软组织弹性较差,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胎儿体重几乎都在3000克以上,为了确保孕产儿的安全,提高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各个产院都在提倡侧切分娩。传统的会阴切开缝合术是用肠线缝合黏膜、肌层,丝线缝合皮下脂肪、皮肤。而后者由于缝线过紧易导致组织水肿,甚至缝线嵌入组织内,给产妇带来很大痛苦,尤其是拆线时更是痛苦不堪。笔者从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把280例会阴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40例患者采用传统缝合术,140例患者采用2个0的铬制肠线行皮内连续缝合术,两种方法相比较,皮内缝合术缩短了缝合时间,减少了暴露机会,不需拆线,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值得推广,结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行会阴切开术的产妇280例,麻醉均采用1%利多卡因10ml局麻,会阴切开方法相同,年龄在21至38岁之间,初产妇240例,经产妇40例,体重在70公斤至90公斤之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40例,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术,对照组140例,采用传统缝合术,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体重,分娩方式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方法

观察组

(1)阴道粘膜,肌肉同时连续缝合。用2个0的铬制肠线从切口顶端上缘粘膜层进针,穿过肌层,基底层,自对侧肌肉黏膜穿出,连续缝合至阴道口,以处女膜对齐为准。

(2)皮下组织间断缝合,针距以0.7~1.0cm为宜。缝合时进针点和出针点要对称,打结要松紧适宜,关闭死腔,有出血点另作结扎。

(3)用2个0铬制肠线连续皮内缝合,缝合时有切口起点皮下进行,并保留足够打结长度,进针和出针点距离0.7cm为宜,每针出针点与下一针进针点对齐,且紧贴皮肤缝至切口终点再返回,缝合完毕后,将两线拉直使皮肤对合后即打结,最后在处女膜环与切口起点之间再缝合一针关闭死腔。

(4)缝合结束后,常规检查顶端是否有腔隙,阴道内有无纱布,留,并作肛查,避免肠线穿过直肠。术后每天常规消毒外阴皮肤,不必拆线。

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术分层缝合。

(1)用1号肠线连续缝合粘膜下组织至阴道口。

(2)用1号肠线间断缝合肌层及皮下组织。

(3)用同样肠线缝合阴道粘膜。

(4)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

3结果

(1)两组病人缝合时间比较,观察组14.5±3.5min,对照组22.5±4.5min,用两小样本均数成组比较,t=2.59p<0.01,有显著差异性。

(2)术后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采用2个0铬制肠线皮内缝合的产妇,其中115例于产后3天伤口无红肿,无分泌物,平整。产后第4天伤口I级愈合,第5天出院。其他22例产妇于第3天伤口稍红,自溶速度减慢,3例出现硬结,立即会阴烤灯2天,每天2次,第5天伤口I级愈合出院。产后14天随访无硬结。

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术的产妇,39例产妇第3天伤口红肿,立即会阴烤灯3天,每日2次,第5天拆线,第6天观察,第7天出院。另外,13例产后第2天红肿,会阴烤灯4天,每日2次,第5天拆线,第6天观察。第7天出院。还有2例产后第2天伤口红肿,第3天有少量分泌物,立即会阴烤灯。第5天拆线,伤口表面未愈合,行PP粉坐浴,产后14天随访,伤口愈合,仍有硬结。

(3)产后42天复查情况:

皮内缝合伤口的瘢痕仅为0.1cm的线行瘢痕,而传统缝合术的伤口不仅有宽度0.2~0.3cm的瘢痕,还有针孔瘢痕,其中16例伤口处有硬结,瘢痕高0.2cm,宽0.3cm。10人主诉性交不适。

4讨论

(1)会阴侧切缝合术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为了避免会阴及盆底严重裂伤,件奇怪盆底组织对胎头是压迫,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常用手术。切开的组织依次为舟状窝、处女膜、阴道粘膜、皮下脂肪及皮肤、切开肌肉有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及部分肛提肌,姑且开组织厚,弹力大,尤其是一些会阴胀满,需要紧急缩短第二产程时,侧切口尤为厚。

(2)由于阴道及会阴裂伤常导致盆地组织松弛。已引起产褥感染,故应及时缝合,侧切伤口及时缝合减少了出血和感染。

(3)传统的切口缝合术减少了缝合皮肤时的张力,方法易于掌握,但产后10~42天切口常因肠线刺激在切缘近端出现硬结。铬制肠线是用羊肠的粘膜下组织制成,可直接被组织吸收,不致因为局部有异物(线头)而形成异物反应,粘连或遗留较大的瘢痕。

(4)采用皮内缝合法可以减轻缝合时牵拉,在减少切口胀痛,牵拉痛等方面较传统分层缝合法有显著的效果,从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来看,皮内缝合法较传统分层缝合法对合整合,预后效果好,切口甲级愈合率达到了100%,由于不需要拆线,可提早出院,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受到产妇广泛欢迎,值得同行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苏应宽,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94.

[2]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3]陈淑坚.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