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伤员临床用血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5.12地震伤员临床用血情况分析

陈开蓉

陈开蓉(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输血科四川德阳618000)

【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1-0406-01

【摘要】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6月25日期间收治地震伤员的输血情况,对地震灾害时大量紧急性创伤的输血情况进行总结。

【关键词】地震悬浮红细胞输血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是距离绵竹、汉旺、什邡重灾区最近的一所德阳市唯——家园林式二级甲等医院。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虽然德阳市卫生局采取了分流措施,但很多伤员无法承受长途转运,只能到这所医院就近抢救。5.12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以来,我院领导班子第一时间亲自带队共救治灾区伤员1198人,转运伤员435人,对1000余名伤员进行了手术,其中特大手术251台次,输血99人次。地震发生后,卫生部立即从全国各地血液中心调剂了大量的血液到德阳市中心血站,使伤员得到了及时救治。本文就地震期间我院住院伤员输血情况作一回顾性调查分析,以期能为紧急情况下大量急性创伤输血提供有效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我院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6月25日期间收治的地震伤员。

1.2年龄分组分三个组:<15岁;16-60岁;60岁以上。

1.3统计各型伤员用血情况。

1.4统计方法用血量以单位(u)计算,全血200ml为1u,分别分离制备1u悬浮红细胞、1u新鲜冰冻血浆。相关数据经Excel、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各年龄组用血量(见表1)<15岁7例,16-60岁53例,60岁以上39例。

表1各年龄组用血量统计

年龄输血人数悬浮红细胞(u)新鲜冰冻血浆(ml)全血(ml)

<15岁7241200

16-60岁532609000600

60岁以上39108156001200

2.2各型伤员用血情况(见表2)

表2伤员血型品种用量统计

品名OABAB统计

悬浮红细胞(u)1251597434392

新鲜冰冻血浆(ml)1510058002900200025800

全血(ml)60012001800

3讨论

自2006年我院输血科成立以来,在短时间中承担这样大的工作量是首次,创造了1周内用血量接近平常半年用血量的记录。我科在震后10分钟左右立即启动快速应急机制,在简易手术室旁(司机班内)建立了临时血库,转移库血和储血设备,联系中心血站储备急诊用血。第一批急救用血于输血通知到达30分钟内即合血完毕并发出,所有临床用血程序均按急诊用血制度相关规定执行,配血同时做输血前检查,保留病人详细资料,以备核实及回溯,确保输血安全,减少医疗纠纷,防止医源性感染。

表2显示,震后救治早期,急诊用血以悬浮红细胞输注为主。悬浮红细胞由全血经离心分离血浆后,加入原有血浆一半的悬浮液制成。其优点为:一是在同等携氧能力条件下减少输注容量,但其携带氧的能力与全血基本一致,与全血相比减少了循环负荷的危险,因此比全血更为优越;二是提高了安全性能,减少了血浆引起的不良反应,红细胞输注时抗A、抗B凝集素明显减少,有利于减少交叉配血时间上的失误,及时输血,提高了急救复苏的成功率。

在我院输血的地震伤员中,>60岁老年人输血浆的比例最大,达15600ml,可能由于这部分人相对体质较差,加上营养不良,因此在术前或术后给予了输血浆治疗。

目前,国内关于突发公共事件血液保障的调查报道较少,面对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应急状况时,血液采集有一定盲目性,容易导致供需失调及偏型,使宝贵的血液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对一线救治医院的地震伤员输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不但可以发现该类伤员输血量及种类分布情况,为临床医生科学、合理用血提供理论指导,而且也对今后有计划、有预见性地采集血液、合理储备血液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