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气氛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气氛的有效策略

张同岩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凫城镇白庄小学277200

摘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教学艺术

课堂气氛主要受到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教学的时空环境三个因素的影响。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教师的教风、思想、态度、能力、风格、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对课堂气氛起到决定性作用。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那么该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前准备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或是谈论当天的天气状况怎样。在新课开始时就有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能让学生的心理不再处于紧张的状态,并且在课前就有一种急于表达的欲望,从而能积极地投入到新的课堂内容里去。

二、课堂形成

语文教师要转变一贯形成的语文教学模式,语文课课堂教学并非只是一味地讲与听。动手操作的过程,可以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手脑结合。比如,课外阅读完全可以用书报的形式来完成。将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裁剪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的记忆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可以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也可让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中师生、生生的互动,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将语文课堂变成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课堂。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的外在形象

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教师自己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自己先充满这种情绪,再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五、创设悬念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这就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地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彻底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2]颜移秧职专思想政治课新课导入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

[3]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