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旧区中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要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城市旧区中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要点研究

张波1江敏2

1.宁夏地震局750000;2.湖北工业大学430000

摘要:最近几年,地震已经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之一,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等等。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状况不容小觑。城市旧区是现代城市建设中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但是旧区的抗震能力又相对较差,所以加强对城市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已经成为当下城市公共安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此,应对城市旧区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进行研究和规划,为保障人民生活和生命安全做一份贡献。

关键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城市旧区;规划研究

1.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有关概念

1.1应急避难场所的概念

应急避难场所是现代化城市在发生紧急重大灾害时或者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人民群众可以用于躲避地震、水灾、火灾、泥石流、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威胁和伤害,保障正常生活的带有基础功能设施的安全场地。而在平时应急避难场所也可用来避难模拟演练,宣传逃生知识和紧急避难措施,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应急意识。

城市中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防震减灾的重要保障,也是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规划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具有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重要作用,也是展示城市经济实力和水平的重要表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足够面积的平坦宽阔场地(如绿地、操场等),并提前规划好各类应急功能区,配套相应急救用品和设备,以确保灾民的正常生活得以进行,也有利于政府展开之后的救援工作。

1.2我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划分

为了预防地震突发事件,减轻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威胁与伤害,根据我国城市的特点,将避难场所划分为三大类型:一、紧急避难。作用是临时集合民众的过渡性用地,之后转移到固定避难所。避难方式:就地;可选地:居民区附近的广场、花园、专业绿地;二、固定避难,提供给受灾居民较长一段时间的生活用地,也可以在此提供救援工作。避难方式:集中;可选地:运动场、绿地及可用的建筑物。三、中心避难,设置为防灾、救灾、医疗抢和伤员的转运中心等。避难方式:远程;可选地:位于市中心,面积较大,具备相应基础设施的公园或广阔空地。【1】

1.3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选址依据

在选择地震应急避难的场所时,要先分析和规划区域的地质特性,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且尽量避开可能发生的位置,以确保民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对于乡村或者城市旧区中空间狭小无法避开的情况可以建立地震应急预案和预警报警机制,加强科学监测。

城市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选址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就近避难。在发生地震灾害后,受灾地区的人员应选择就近的应急避难场所进行避难。城区来说,灾民可逃到附近操场、公园等空旷场地,而对于乡镇的居民来说,可逃到附近的院落、农田等地躲避危险。

因地制宜。就是结合空间和时间因素,考虑灾区的建筑特点、交通位置、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等情况,考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问题,并挖掘周边可用作应急避难场所用地的实际条件,努力创造安全完备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安全第一。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尽量避开地震活动性断层、滑坡易发生地段,远离有易燃易爆品的工厂,选择地址情况相对稳定的地区;还应尽量避免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害的影响,乡镇、山区的应急避难场所还要特大地震引发的如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次生灾害对人员和财产的威胁也不容小觑。我国西南部地区的地质环境相对较脆弱,要把避开断裂带作为首要的选址原则优先考虑。

2.城市旧区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不同年代建造的房屋,建筑的空间形式和结构,开放空间的规模等等都存在不同,有的旧区房屋建筑结构混乱,抗震性较差,已经出现墙体裂缝、墙皮脱落等现象,抗震等级达不到标准。并且城市旧区的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较少,且面积普遍偏小。供水、供电、通信等生活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居民的安全防灾需求。

所以针对城市旧区的具体情况,建议在城市规划中安排广场、公园等基础用地包括建设万平方米绿地时,应将其主要安排在危旧房区和老城区等。这样可以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既增加了城市绿地,又间接增加了城市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除此之外,提高市民群众的防震减灾思想,掌握灾后自救知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1城市旧区的其余开放空间(如绿地、操场等)综合化利用

居民的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广阔的活动场所等周边条件,可以在灾后迅速搭建应急帐篷,运送生活物资,设立相关指示牌,指引灾民安全、及时到达指定区域。

所以在城市旧区首选学校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会。旧区的中小学校一般分布于居民区旁,有利于组织居民集体就近避难,减少人员伤亡。并且可以在闲时利用学校的闲置空间压缩食物、饮用水、急救箱、简易帐篷等必备生存用品,一旦灾害发生,能及时有效地保证民众的基本生存问题。并且学校的公共场所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广播电视系统和应急照明用电等条件,能有组织的接受和疏散民众,保证救治伤员的基本条件和秩序。学校教学楼和住宿楼均配备了电力、供水、监控、通信等配套设施,厕所、食堂等公共设施能提供给避难群众进行基本的生活活动,学校诊所可以对灾民进行简要的医护治疗。就场地的利用条件来看,学校操场占地面积够大,无障碍物,可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直接使用,可以搭建应急帐篷、停放救援车辆,甚至是在道路无法使用时作为直升机的降落坪。

公园也是城市旧区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不错选择。但还需政府完善公园作为应急避难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贮备灾害发生后所需的食物药品等必备物资,定期检查公园的电力水利设备,设立专门的工作人员和管理资金,提高城市旧区的民众生活保障性。

2.2应急避难场所同旧区居住区的交通联系

城市中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疏散道路、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做到合理规划,同时政府部门全心全意为市民着想并全力以赴,加上市民群众的万众一心、全力配合,才能在保证灾后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交通的顺利展开,满足紧急疏散与救援等功能,规划疏散主通道、疏散次通道及疏散支路三级通道网络。而不同的避难场所的疏散道路设置也有不同的要求。应急避难场所的连接疏散道路的设置至少多于一条,且宽度高于3米。长期避难场所的疏散道路设置则更高,需要在不同方向上设置四条或以上,且宽度高于15米。【2】

在平时应提前建立交通大数据网络,以备发生灾害后能迅速观察到现场交通情况并作出有效指挥。灾后避难通道为保证救援工作的速度和效率,鼓励灾民尽量步行疏散,部分老弱病残等特殊情况者可用机动车疏散。交通管理部门和应急指挥中心在同一时刻要对马路上的红绿灯进行调控,制定人员和车辆的疏散路线以及救援车辆的调度,保证快速高效的疏散和救援。并且在道路上设置显眼的避难场所和逃生出路指示牌,做到安全有序的疏散。

总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城市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然而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和抵抗能力却不见提升。而在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地震还是我们无法预测到的。所以对于地震,我们只有做好防御措施,提高建筑安全性,规划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推进大小城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体系,使灾后民众能够快速得到妥善安置和生活保障。

我国城市的地震应急避险工作正在逐步完善和推进中,防患于未然,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蒋蓉.城乡统筹背景下成都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5.

[2]李继东,周长兴,荣博.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以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