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电针配合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潘昌容叶生乾邓川芬

潘昌容叶生乾邓川芬

(泸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100)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电针联合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为观察目标,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电针配合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单一电针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功能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8%,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量表中客观体征、自觉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膀胱功能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电针配合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中频治疗仪;疗效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9)02-0043-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椎间盘慢性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临床疾病,随病情进展,易出现病变腰椎间盘破裂、毗邻神经根压迫征[1],患者主要表现为腰部反复发作性疼痛,可向腿根部放射,神经根压迫还易导致下肢出现麻木征象,严重时累及患者下肢及腰部的运动功能[2]。电针、中频治疗仪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操作简便安全,本次研究主要就两者联合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为观察目标,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单一电针治疗,主要腧穴:气海俞、大肠俞、环跳、膀胱俞、关元俞,寒湿型加腰阳关,淤血型加膈俞、次髎,肾虚型加命门、肾俞,采用爪切和夹持进针法,捻转得气后留针120s,以局部酸胀麻感为宜,连接HM6805-Ⅱ型经穴治疗仪,连续波,频率为40Hz,电流强度2mA,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持续时间为30min,每日治疗1次,连续7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2.2、观察组:给予电针配合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采用郑州贵和医疗科技有限司ZP-A9型治疗仪,温热透化电极的一面粘贴于主机电极片上,另一面直接粘贴于病灶部位(治疗前5天用祛风除湿止痛的温热透化电极,第六天开始用活血温经通络的温热透化电极),固定后开启电源,温度和脉冲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每日1次,每次治疗25分钟,连续7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评定[3]:以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症状及直腿抬高试验结果为疗效评定参考依据,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结果示≥85°,能够正常工作生活;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或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结果示70~84°,对正常生活工作基本无影响;有效:临床症状改善,直腿抬高试验结果示较治疗前改善,对正常生活工作有一定程度影响;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直腿抬高试验结果示无改善,无法参与工作,正常生活受限。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无效率。

1.3.2、功能症状改善情况评定[4]:采用下腰痛功能评价量表(JO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客观体征、自觉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膀胱功能进行评定,分值范围分别为0~6分、0~9分、0~14分及-6~0分,总分值范围-6~29分,评分越高则表示相应的临床症状越轻,功能改善越显著。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8%,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JOA量表中客观体征、自觉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膀胱功能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较低,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在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是腰腿痛的主要病因,临床治疗以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常见,具有一定的创伤,并发症风险较高,安全性较低,且术后恢复期较长,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影响较大,因而临床诊疗中多保守治疗较为常用,但是手术治疗中的创伤较大,风险高,且具有较多的并发症。针灸治疗在本病中具有较为突出的价值,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与物理疗法联合使用,即电针能够增强针灸治疗对腧穴的刺激效果,提高针灸治疗的疗效,中频治疗仪以腧穴为基础,通过离子增效介质导入,帮助机体肌肉快速收缩,具有镇痛、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JOA量表中客观体征、自觉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膀胱功能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的改善情况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电针治疗配合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简便高效的特点,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等症状、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艳,李伟,苟芳芳.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哈尔滨医药,2018,38(5):478-480.

[2]许球祥,龚辉,钟振民,等.内热针与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10):1245-1246.

[3]卢国明,崔述生.电热针灸拔罐结合中频脉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6):188-189.

[4]刘兴平.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9):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