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早期妇女中药足浴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产褥早期妇女中药足浴的护理

黎丽君

黎丽君(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528000)

【关键词】产褥早期中药足浴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1-0379-02

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为了提高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降低产妇焦虑、抑郁的发生,促进母婴身心健康。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药足浴方法促进产后产妇的康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我院产科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共对1142例产妇进行了中药足浴,产妇年龄在20-36岁,其中顺产568例,剖宫产574例。

1.2方法

1.2.1中药组成:黄芩10g、生地10g、北芪15g等共8味中药组成足浴产后康复方。

1.2.2药物制备以上中药均由本院制剂室采用专用设备研制成粉末状置于无纺布做成的袋子中,外用经过净化的塑料包装袋进行包装。

1.2.3足浴方法为每位产妇准备直径约30cm的木桶1个,将中药外包装袋去除,中药袋放入盆中,用100℃热水将药袋浸泡30min,水量约3000ml,水温保持39~42℃。盆下铺中单,置于床旁地面。由责任护士协助产妇取坐位,双足下浸入足浴盆内,视产妇情况及时盖好被子。时间为15-30min,保持水温,结束后擦干双足卧床休息。产后12h或术后第2天可坐于床边进行足浴,1-2次/d,15-30min/次,连续应用至出院。

1.2.4足浴的注意事项向产妇详细解释足浴的目的、作用、方法,告知产妇足浴无毒副作用。保持水温39~42℃,以防灼伤皮肤或受凉,影响治疗效果。足浴前排空大小便,空腹及饭后30min内不宜立即行足浴治疗,以免发生意外情况及末梢血管扩张影响消化。在足浴过程中,护理人员适时与产妇进行沟通,帮助产妇以良好的心态克服身体的不适,积极询问产妇自我感觉,保证药物的浓度,有效控制治疗时间,仔细观察皮肤颜色,防止发生或过烫伤敏反应。

2结果

对1142例产妇进行了中药足浴,未发现不良反应,产妇安全,效果满意。产后感染率为零,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为零,无明显产后抑郁症发生。母乳喂养量充足,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9%。通过中药足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妇的焦虑、紧张情绪,增加了产妇的舒适感,提高了产妇的认知水平,提高了护士在产妇及家属维持健康中的地位。

3讨论

3.1中药足浴配对产褥期妇女的身体康复有促进作用中药足浴是采用药物煎剂浸泡双足,集洗浴、保健、治病的一种方法,属于局部用药方法之一。古人云:“春天足浴可生阳固脱,夏天足浴能祛暑湿,秋天足浴可肺润肠濡,冬天足浴使丹田温煦。”从药浴的过程总结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水的温热作用。足部药浴时,由于水温的作用,有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的效果;(2)药物外洗足部,可经皮肤吸收药物有效成分而发挥作用。药浴时,水的温热作用能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充足,增加了药物的吸收,并使吸收后的药物经血液循环带入全身,从而起到促进乳汁分泌,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3)通过足部的反射区作用来达到保健的目的。传统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足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足部药浴通过药物的局部刺激,作用于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使相应器官疾病得以康复。

3.2心理分析家认为妇女在孕期和产后第1个月均有暂时性的心理“退化”现象,情感处于脆弱阶段,特别是产后第1周情绪变化更为明显,心理处于严重不稳定状态[2]。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同时产妇对婴儿的期待、对即将承担母亲角色的不适应,导致情绪紊乱。国内多数报道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3.42%-38.7%之间[3-4]。有研究显示,产后睡眠差是影响产后忧郁的危险因素,因此产后保证产妇有充分的睡眠,对于预防和减少产后忧郁是十分必要的,产后早期的忧郁是影响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因素[5]。我们配制的产后康复方具有镇静、镇痛、补血、补气、利尿、通便、温通经络等作用,无配伍禁忌,无毒副作用。可促进产妇睡眠,解除产妇产后疾劳、子宫复旧加快,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产后排气、排便,促进泌乳,使泌乳时间提前等,可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使产妇产后整体康复显著改善,可提高产科质量。

3.3足浴护理过程中,护士适时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讲解产后保健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使产妇及家属掌握更多的育儿技巧,及时帮助产妇以良好的心态克服身体的不适。通过与产妇及家属的良好沟通,拉近了护士与产妇及其家属间的距离,提高了护士在维护健康中的地位。

中药足浴能增强血脉运行,调理脏腑,舒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目的,可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从而促进产褥期妇女身体康复,中药足浴可明显提前产妇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可增加母亲信心,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从而促进母婴健康,提高产科质量。组方的药源丰富、廉价,使用方法简便,且无不良反应,无依赖性,经济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耿艳华.产褥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1):2723-2725.

[2]宋卫国.产褥期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对照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4):276.

[3]仇剑嵛,王祖承,谢斌,等.产后抑郁有关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1):26-28.

[4]黎莉,高霞.产妇产后抑郁情况临床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38(2):224.

[5]狄江丽,赵更力,周敏,等.产褥期抑郁情绪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