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应用”中标准与创新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造型•应用”中标准与创新的探究

高勇

高勇江苏省灌南县五队中学222522

摘要相对于初中美术教学,创新有着传统上的意义及必要性,在“造型•应用”模块的实施过程中,因对标准的宽泛要求和对创新的过分追求常常导致一些误区。结合2011版课标,对创新的现状加以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创新标准设计价值

素质教育的标准体现某种真理及人类的共识,提供现代教育的规范、导向。初中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教育要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并尊重他们的选择,又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加以引导。创新是“造型•应用”模块教学的最真切、最本质的要求,也是审美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然而,由于对创新的过分珍视,对“个性造型”的过分肯定,同时由于对标准把握的宽松,导致创新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设计上缺少方法、理念和思想,思维上出现曲解或误解。因而,探究标准的创新就尤为重要和必要。

标准的宽泛导致的创新假象

热闹的设计活动——创新流于形式

多表现为课堂呈放羊式的制作和喧嚣的小组合作,效果表现为无效的、消极的、虚假的、垄断的互动多,相对的互动则少,其实质是表面热闹和高效,背后常常是肤浅和低效,让表面的民主和自由掩盖了被动和滥竽充数。更表现为美术作品的表象性,常常是模仿造型而蒙混过关。

别样的设计形象——创新缺乏价值引领

学生设计的形象常常很突兀,不知其意,价值缺失。表现之首:没有或缺少“应用”价值;再者:造型元素缺少统一性,成为堆砌材料;最后,主要的是:人文性匮乏,不是很符合社会标准和规则,即社会关于道德、价值观的某些共识。

凭空的设计思想——创新脱离设计

由于表象性决定模仿的概率大,学生往往只注意事理和功能,按给予他们参考的设计品的某一理念设计,或拼凑相貌似的材料。形体把握上,不应用美学规律和形式美法则;表现上,应用教材时无视内容、忽略意旨;思维上追求花样,玩奇特,解读教材时望文生义。导致创新成了乱构思、信手设计,不需要引领和纠偏的过程。

因而,旨在使学生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的创新设计是要重视策略的。

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的策略

一、利用设计的情感性进行体验式创新

新课标“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感悟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活以及设计与科技的密切关系”。设计品需要学生亲自去品读、揣摩、消化、感悟,以此培养他们对造型要素的敏感,对设计品美感的感受。对设计品的情感体验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本能层,由形体、色彩、材质等激起,一般具有亲和力;行为层,由功能、性能、可用性产生,一般呈理智性;反思层,由文化、信息、意义等提升,一般具有愉悦感。情感体验是审美的基本路径之一,学生通过设计品的一定层次的体味,从而打开设计思维,进而在习作的创新设计上表现出与情感相类似的相貌或风格,也因感受的不同而呈现形象的自主性。在设计时常会伴随着情感的流露和思绪的飞越,使得创新的设计是独特的、富有价值的。之所以有此效果,是因为学生因受设计品的濡染,使得他们的社会属性自然流露,在习作设计上常常集中向生活品质的追求、独特习性的张扬、社会责任的表白,等等。

二、利用设计的衍生性进行链接式创新

初中生在把握设计的衍生性时主要是设计的技法和思维,相对应于形体的制作和思维的展开,要做到的是与教材中的或参考的设计品有关联,即有所链接。创新设计的形体把握上,主要是应用基本体和模块,将它们进行不同的组合变换而相对应生成出形态结构和模型,具有家族性的一脉相承,技法是应用变形衍生、重构衍生、扩散衍生。创新设计的思维把握上,不能把教材中或参考的设计品看成是孤立的形体,它不仅属于设计者个人或某个时代,而且属于历史,属于社会系统。把设计品链接到时代中,就可以得到多种意义的碰撞而揭示出新的、更深刻的意义。进而可以促成学生的创新是基于联系各自的人生经历,采用不同而积极的设计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为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表达做设计,使得创新得到了充分的演绎和发挥。

三、利用设计的思辨性进行发散式创新

思辨性指对学生设计的习作和设计时的构思进行思考、判断,在此基础上催生的他们的设计即为发散式创新设计,其中对设计思想的把握成为重点。哲学思维具有很好的效果,其中主要观点即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应用:设计的形体和设计思想均可取雷同律和对立性;方法是:形体上,如沿着高、大、宽去设计,或矮、小、窄去设计,思想上,如沿着开放、开明去设计,或沿着保守、守旧去设计。发散式创新的应用是要避开“带着走”和“跟着走”,即教师不可过分地备课预设,学生不可跟着老师而盲目设计、制作。不是让学生的设计能力砥砺殆尽,而是要学生发散思维。其基本路径是:教师要用知识给学生以启蒙,使他们参与质疑,引发他们讨论;要培养并提高学生解读设计品的能力;要努力引导学生发现设计的限度与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

概而言之,随着课改的再度深入,施行“依葫芦画瓢”的教学是守陈旧且固执的;只强调创新,忽略规范、否定导向依然是对教育的误解和对受教个体发展的不负责任。因此,继续创新教学的同时,必须处理好创新与标准之间的关系。需要因人、因材、因时、因地施教,坚持鼓励性的引导和肯定,摒弃批判式评价,从而使得注入新内容的创新在实施过程中保持新的张力。

参考文献

【1】李国忠.现代设计[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11.01

【2】杭间,郭秋惠.中国传统工艺[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08

【3】高明.美术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