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南昌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南昌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李祎

(南昌大学旅游学院,江西省南昌市330006)

2017年江西省文化厅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路径研究,编号YG2017227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信息逐渐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构成元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管理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怎样适应时代变革、创新发展成为相关部门和基层公共文化机构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南昌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关键词:大数据;南昌;创新发展

在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国民的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出自身职能作用,和社会其他力量一起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全面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其中,大数据以其便利化、集成化的特点,能够打破基层文化服务发展局限,实现对各类文化资源的整合。为此,文章结合实际就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南昌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展开探究。

一、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内涵和意义

(一)内涵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从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人员开始思考怎样借助互联网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和互联网实现有效接轨,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面向公众开展大数据工程,深入挖掘和利用公共文化服务数据。

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是互联网时代下的重要产物,发展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对管辖区域范围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信息、场地、空间、设备、道具、人员等硬件设施、品牌文化活动数据的汇总,并向人民群众进行展示的公共资源共享智能化平台。机构团体提供在线网络服务,借助大数据内部的信息搜索和预定来更好的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为民众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向相关部门反映自己的看法、主张提供重要平台支持。

(二)意义

第一,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拥有了更多的向往。在互联网的影响下,结合群众需求能够实现公共文化信息、产品等一系列服务资源的整合共享,使人们能够更好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第二,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基本一致,即实现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城乡覆盖。

二、南昌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南昌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在2018年4月28日正式实施,方案中强调南昌要因地制宜的打造数字书屋、图书流通点等设施,在以往县区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上设立图书借阅、数字文化服务终端自主设施,旨在在2020年之前全市地铁数字书屋达到100个,图书流通点达到200个。在二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实施“24小时自助图书馆”项目,推进公共图书馆阅读体验区、数字体验区建设,展示公共图书馆服务与科技融合的最新产品,吸引广大读者体验参与。2020年底前完成100%的乡镇、街道建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分馆

南昌县通过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多部门共同参与等举措,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以乡镇文化站发展为基本枢纽,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为基础,其他文化场所作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5年以来,南昌县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文化惠民”工作目标,通过明确标准、加大投入、统一标识、整合资源、共享共建等措施,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基本上建成了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实用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南昌市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策略

(一)借助大数据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的建设周期为2018年一整年,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涉及范围如下所示:第一,打造线上“三库一平台”,建设服务于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三大文化资源库。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南昌市文化馆公共文化的服务阵地,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完备数据库信息的支持。为此,政府部门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来对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加工,打造分类明确的数字化资源库体系,建设文化志愿者资源库、豫章文化资源库、艺术慕课资源库,丰富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前端的志愿者服务、豫章文化展示、艺术慕课在线培训等功能服务内容,方便群众享受文化志愿者的在线服务、豫章特色文化的展示与欣赏、艺术慕课的在线学习,使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另外,

针对广大社区基层建设服务于基层的“社区在线文化服务平台”,推动文化场馆与基层之间的文化在线交流。社区在线文化服务平台功能包括戏曲荟萃、少儿天地、健康养生、特色文化等。第二,线下部署“1站1空间”。一方面,借助“社区在线文化服务平台”在基层社区打造群众所喜爱的社区文化驿站。利用文化一体机+DC文化魔方盒子等硬件的操作便捷性和无人化维护等优势,载入“社区在线文化服务平台”,构建一个技术先进、资源丰富、服务高效、全域覆盖的基层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网络,为广大人民群众随时随地的接触地方文化提供重要支持。利用南昌市文化馆较为富余的场地空间资源,我们通过数字化设备的组合,引入书法教学数字体验设备、音乐娱乐数字体验设备、舞蹈教学数字体验设备等,打造一站式文化服务体验空间,吸引到馆群众参与体验,为将来吸引更多人进入文化馆提供新方式。

(二)借助大数据打造公共文化消费信息平台

打造集文化消费、文化信息推送、试点数据采集于一体的文化消费信息平台。南昌市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江西银行合作打造“南昌文化惠”专区,运用江西银行稳定的客户源及平台技术力量,实现文化消费数据的信息化、集成化,充分发挥出文化消费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消费导向。

(三)打造互相关联的公共数据文化服务网络

结合智慧城市、宽带中国信息工程发展情况,借助国家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全国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开展公共文化云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第一,完善国家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服务平台的建设,健全门户导航文化服务反馈功能,推进文化网络电视、国家数字文化网的建设,提升网络电视点击量。第二,打造一站式、区域性的公共数字文化平台,对各个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惠民项目实施智能化管理。第三,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加强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信息化设施设备配备,建立业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提升公共文化设施信息化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文章在阐述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南昌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就如何完善南昌市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的促进当地基层公共文化发展水平,实现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刘炜,张奇,张喆昱.大数据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3):4-8.

[2]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J].中国民族博览,2017(11)

作者简介:李祎(1978.9—),男,江西,汉,硕士研究生,南昌大学旅游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旅游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