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指标的检验及其临床治疗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指标的检验及其临床治疗观察

邹忠丽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人民医院检验科226600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指标的检验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200例秋季腹泻患儿(130例男患儿、70例女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秋季腹泻患儿的轮状病毒,分析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发生原因,所有患儿均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山莨菪碱联合葛根芩连汤灌肠)。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00例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同性别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结果:200例秋季腹泻患儿中共检出120例有轮状病毒(占60.00%),男患儿轮状病毒检出率为60.77%(79/130),女患儿轮状病毒检出率为58.57%(41/70),不同性别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195/200,185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结论:检验秋季腹泻患儿时,不难发现轮状病毒感染是其危险因素。

【关键词】小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指标;检验;临床治疗效果

小儿腹泻是临床儿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幼儿时期伴发的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病人群集中在5个月~24个月左右的幼儿人群中,临床主要表现为:其一,恶心;其二,呕吐;其三,脱水;其四,腹泻。小儿秋季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潜伏期一般为一天到三天,在发病初期就出现呕吐症状,随后不久发生腹泻症状,一天腹泻次数可达到9次以上,大便无腥臭味且呈蛋花汤样,往往伴有脱水症状[1]。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在秋季,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指标检验和意义,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综合分析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指标的检验及其临床治疗效果,为治疗秋季腹泻患儿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200例秋季腹泻患儿(130例男患儿、70例女患儿),患儿年龄在2.26个月~25.14个月,平均年龄为(13.70±10.20)个月;所有患儿均经过病原学检测确诊为腹泻。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其一,排水样便;其二,呕吐伴有口渴和尿少等;其三,皮肤黏膜干燥;其四,精神欠佳。

1.2方法

1.2.1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秋季腹泻患儿的轮状病毒,将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轮状病毒抗原酶标试剂盒作为检验试剂,检验患儿的粪便标本中的A群轮状病毒抗原。

在容器中放入患儿粪便,将生理盐水(5ml)置入其中,均匀搅拌120s,离心后,将患儿粪便液体加入加样处,静置10分钟后,观察实验结果。

1.2.2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山莨菪碱联合葛根芩连汤灌肠)。葛根芩连汤方组成为:3g炙甘草+15d葛根+10g黄芩+6g黄连。加水煎煮,取40ml煎汁。山莨菪碱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2093;生产企业: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方法:0.1mg/kg-0.2mg/kg,每日1-2次。连续治疗5d(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分析200例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临床治疗效果(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其临床效果)以及不同性别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

1.4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2]: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后,患儿的大便次数和大便症状和生命体征等恢复正常;有效: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后,患儿的大便次数和大便症状和生命体征等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后,患儿的大便次数和大便症状和生命体征等未恢复正常。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秋季腹泻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分析

200例秋季腹泻患儿中共检出120例有轮状病毒(占60.00%),非轮状病毒检出率为40.00%(80/200)。

2.2不同性别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分析

男患儿轮状病毒检出率为60.77%(79/130),女患儿轮状病毒检出率为58.57%(41/70),不同性别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00例患儿的临床治疗中有185例(占92.50%)显效、10例(占5.00%)有效、5例(占2.50%)无效,总有效率为97.50%(195/200)。

3.讨论

小儿腹泻作为临床儿科中最为常见的胃肠道疾病,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发展趋势,因此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3-4]。小儿腹泻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病毒入侵机体肠道黏膜的上皮细胞,从而导致肠道细胞脱落或者坏死等,最终降低肠道的吸收能力,引发腹泻状况。由于腹泻患儿的年龄较小,加上患儿的机体功能发育不完全,所以发病之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5-6]。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秋季腹泻患儿多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无腥臭味且为稀水样便;夏季腹泻患儿多由感染细菌所致,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腥臭为非常浓且为黏液便。由于小儿腹泻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所以发病机制也各不相同。大多数致病微生物通过水和食物等手传播进入到消化道之中,当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或者微生物被大量侵袭时,会引起患儿腹泻。轮状病毒侵入到患儿胃肠道之后,会使得小肠绒毛细胞功能受到损害,小肠黏膜回收电水解质的能力逐渐下降,从而引起腹泻。轮状病毒的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轮状病毒主要感染患儿的小肠上皮细胞,最终导致细胞损伤和腹泻的发生。本文研究结果显示200例秋季腹泻患儿中共检出120例有轮状病毒(占60.00%),非轮状病毒检出率为40.00%(80/200)。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葛根芩连汤中的葛根具有清热解毒和清胃健脾的效果,从而使邪有出路。葛根芩连汤能够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抑制作用,西药山莨菪碱注射液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具有扩张微血管和改善肠道微循环的基础作用,进一步促进患儿的肠道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检验秋季腹泻患儿时,不难发现轮状病毒感染是其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要明确发病原因,再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谢欢.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的检验及临床意义[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369-369.

[2]张凌波,郝瑞芳.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湿热型)40例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0):126-127.

[3]肖树和.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的检验及临床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1):5941,5944.

[4]宋小珍,杨波.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547-1548.

[5]刘存英,郎永军,王新文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甘草锌颗粒佐治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7):2812-2813.

[6]李江鸿,王华富.金双歧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4,10(12):1777-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