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建资金筹措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浅析城建资金筹措管理的思考

詹绍懿白云

(1身份证:4115241988****6019;2身份证:4102031986****3017)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入,我国各地都在大力开展城市建设,城建资金的筹措渠道也慢慢多元化,除了政府财政投入外,国有资本、民营资本,甚至外国资本都开始参与城市市政公用建设。在城建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的情况下,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城建资金的筹措与管理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城建资金;筹措;管理

一、城建资金筹措现状

城市建设对改善环境、实现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以及刺激内需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要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建设好城市,就必须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按照市场机制来多来源筹措城建资金。

目前,我国城建资金的筹措通过逐渐放宽准入限制以及引入市场机制,已经逐渐形成了来源多渠道、建设市场化、投资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城建资金的筹措除了政府财政投入外,国有及民营资本,甚至外国资本都开始参与城市市政公用建设。在具体实践中,城建资金的筹措主要有以下渠道:包括地方财政拨款及中央财政拨款在内的政府预算内支出;国内银行及国外政府贷款;主要用于城市道路、供气、供水、供热、污水处理、双高一优技术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而发行的国债;另外还有股份融资、经营融资、信托融资、项目融资等多种筹资模式。

二、城建资金筹措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城建资金筹措总量仍不足: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建投资占我国GDP的比重逐年在上升,但是直到目前,我国城建投资占我国财政固定投资比重、占GDP的比重仍然不足,仍处于较低水平。

2、城建资金投资地区间差距明显:因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中、西部地区稍微落后,一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建设规模远大于我国其他地区,即使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从人均城建资金方面来看,东部地区也高于中西部地区。

3、城建资金来源仍然比较集中: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城建资金来源主要有中央及地方财政拨款、发行债券、银行贷款、自筹资金及外资等。近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各城市的城建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贷款及国家预算资金,外资比重低、发行债券筹资比重也不高、自筹资金比重呈下降趋势。

三、对于我国城建资金筹措管理的思考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仍在继续,对城建资金的需求量仍然很大,因此目前仍必须在科学经营城市的理念指导下多方位筹措城建资金,必须在继续坚持财政投入的同时,利用市场对资源配置所起的作用来调动各方投资的积极性,实现城建资金筹资方式的多元化、城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实现多方筹资、多方共建。对于我国城建资金的筹措管理,本文作了如下思考:

(一)加大财政投入以保证城建合理规模

日本高速增长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占GDP比重约8%,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甚至超过了40%。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推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比重,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为10%-15%是较为合适的,占GDP比重3%-8%是较为合适的;我国的相关比重远远未达到这一标准。作为城建资金最基本的来源,政府财政投入应继续稳定发挥作用。从国家层面来说,应该深化财政改革,逐渐完善公用事业股权、城建项目经营权等。作为城市,也应该精心设计城建项目,尽力争取更多的国家投资;还应关注国家相关的地方政府发债的法规政策、做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前期准备,在政策允许、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城建资金。

(二)整合资源以加强投资平台建设

首先可以建立城市基础设施资产经营、资产处置的平台,以这个平台来代表政府部门与相关投资者进行谈判以优化资源组合。还应积极尝试市政工程跨区域的经营方式,可以通过区域合作的方式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使用;特别对于供水、气、热以及污水、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应允许跨行业、跨地区合作经营。另外还应该建设投融资服务平台,要加快完善金融产品、法律政策、城建项目信息库,应加快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可设立专门的担保机构来服务于民间投资主体,再完善城建企业诚信约束机制,约束投资主体行为以确保资金安全。

(三)创新金融机制以促进多渠道筹措城建资金

我国筹措城建资金应改革地方金融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及金融市场的作用。首先应积极取得国际金融机构的低息长期贷款,应促使国内商业银行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城市建设的贷款规模,鼓励其采取联合贷款方式参与城市基础建设,要促进银企合作的开展,更大程度上发挥商业银行的作用。还应引导保险、社保、住房公积金等资金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扩大国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规模,鼓励城市基础建设经营企业通过优化内部资产组合、加强管理来创造上市条件,促使其能直接在股票市场上融资。上市融资的项目应不仅仅局限于房地产或道路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像燃气、污水处理、自来水等市政公用资产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达到上市融资的目的,此举能盘活已有的资产来弥补城建资金的不足。另外还应努力探索降低城建资金筹资成本的方式,可以积极推广融资租赁业务;像水务、公交等城建资产有长期持续的现金流,所以对于水处理设备、公交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就可以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经营,通过设计适当的还款机制可以取得降低融资成本、扩大融资规模的双重作用。

(四)利用资本市场

从我国城市经营发展趋势来看,利用资本市场为城市建设融资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利用资本市场,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渠道:一是利用证券市场融资。对有条件的建设项目,特别是从事交通、能源建设的企业,可以采取上市的办法,筹集建设资金。如上海隧道公司、上海凌桥公司和巴士有限公司等企业上市后,经营业绩都比较好,不仅募集了大量的建设资金,而且促进了城建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二是适时发行市政债券。目前国债发放已形成规模和效益,但仅仅依靠国债还难以解决各地政府的城市建设投资问题。对城市建设债券和企业债券的发放,国家控制很严,大大限制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社会融资。

(五)创新公共政策以构建多元化资金保障体系

好的公共政策环境可以通过使城市建设准入门槛降低来引入社会投资;例如可以完善城市公用项目及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权制度,鼓励国有企业、民间资本甚至外资来参与城市基础建设,要积极创建好的投资环境真正使外资、民营资本能与国有资本待遇等同。与此同时,应从制度上通过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来保证城建资金的安全;例如可以通过划定融资风险控制警戒线,通过对政府债务结构、规模、安全性的定期统计分析及评估来确保政府债券规模的可控,要使资金管理与项目建设互相分离,要使财政投入城建资金实现严格管理、统一拨付。另外还应通过健全城建投融资方面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城市建设投融资活动,在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废止、修订或者调整那些违背公平、不符合经济体制要求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建立或完善适用的法律法规来从根源上对城建投融资活动进行规范。

结束语:

城市发展是硬道理,城建资金缺口已成为制约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我们经过对资本市场的利用,积极的构建多元化的资金保障体系,进一步的实现城市建设资金筹措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全福.我国城市建设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J]公用事业管理.2010(12)

[2]吴新鸿.城建资金筹措管理在新形势下的思考[J]经济管理.2011(3)

[3]苏悦齐.浅析如何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J].现代经济.2011(8)

[4]郭宏.如何筹集管理城建资金[J].公用事业管理.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