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干部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

梁钰苓谢晓玲贾改莲詹扬春

(中共中山市委党校广东中山528403)

【摘要】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关注十八大以后这一新时期干部的心理健康现状。一共发放614份问卷,走访了市区镇区共9个单位,访谈60名公务员,结果表明:(1)近三成干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2)干部心理问题突出表现为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3)科员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结果对影响干部心理健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政府和个人的角度提出相应提升干部心理健康的对策。

【关键词】干部;心理健康;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1-0231-02

干部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与幸福,更关系到其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甚至决定着我国深化改革的效果。本研究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解当前干部的压力和心理问题状况,结合访谈分析造成干部的压力和心理问题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建议,以提升干部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对东部某沿海城市干部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614份,其中33.5%来自乡镇,31.3%来自公检法部门,20.9%来自市委、市政府部门,7.4%来自参照干部管理单位,4.8%来自群团机关,1.4%来自社区,0.6%来自人大、政协部门。

1.干部心理健康现状

1.1近三成干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此次调查发现,有31.8%的干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8.2%程度中等,5.9%有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往关于干部心理健康研究分析,干部心理健康问题发生比例多在15%-30%之间[1][2]。相比之下,此次调查的心理健康问题比例处于较高水平,究其原因:一是既有研究较多集中在2010年以前,而新时期、新形势对干部的要求更高,当前干部压力相对较大;二是本次调查对象多来自压力较大的公检法系统和乡镇基层,与既有研究表明公检法和基层干部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的结果基本吻合。

1.2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问题突出

调查发现,干部面临的突出心理问题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干部中,有28.3%出现强迫问题;21.4%出现人际关系敏感问题;17.8%出现抑郁情绪,其中6.9%表现出较严重的强迫症状,3.9%有较严重的抑郁倾向,2.5%有较严重的人际关系敏感问题。

1.3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等心理问题需引起重视

参与问卷调查的干部中有16.9%报告有躯体化症状,14.9%报告有焦虑症状。在访谈中,不少干部反映其经常处于焦虑状态,睡眠质量差,常常想着工作不能摆脱,有时心绞痛、心慌。个别干部还出现了精神病性症状。例如,有一位干部在高速公路开车执勤时突然刹车,因为他“看到”有人站在车子前面,而实际上这是他的幻觉。

1.4科员尤其是资深科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参与本次调查的各级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比例为:办事员26.1%,科员37.6%,科级34.2%,处级16%,科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低。任职2年以下、2~5年、5~8年及8年以上的科员心理问题症状得分逐渐升高,依次为1.68、1.85、1.91、2.01,即任职年限越长的科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6~50岁的科员压力最大,压力得分为89.25,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科员(≤35岁为47.44,36~45岁为56.35,≥51岁为49.40)。

2.造成干部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2.1工作任务负荷较重

访谈中,不少干部反映工作任务重但人手少、人员配备不合理,是造成他们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这一矛盾在镇区和公检法部门显得较为突出。在镇区,不少基层干部一人兼做多条线上的工作。某镇区干部坦言:“白天电话多、来访多,许多案头工作只能晚上做,几乎天天加班。有时候身体不适都不敢请假,一旦请假,堆积的工作就更多。”在公检法等一些特殊部门,加班加点、没有休假几乎成为大部分干部的工作常态。有法官说:法院案件审理中存在案多人少的情况,法官人均年接案200多件,不加班加点根本干不完,常常被案件追着走。

2.2职务晋升难度较大

调查发现,职业发展挫败对干部心理健康影响最大,有43.8%的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皆源于此。不少干部反映晋升竞争激烈,有些人很优秀却因为职数有限迟迟得不到晋升。当他们与他人作比较,发现与自己年龄、学历、工作时间等相当的人获得晋升而自己仍在原地踏步时,更觉苦闷。

2.3心理疏导渠道不畅

访谈中超过90%的干部反映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知识了解不多,缺乏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压力大时想排解却没有有效的途径。他们迫切希望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遇到心理问题能够得到帮助。但现实是,目前从事干部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力量普遍存在不足的情况,干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力度不够,干部心理健康培训覆盖面小、系统性不强。

3.促进干部心理健康的对策建议

3.1建立健全干部心理健康培训体系

重视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采用常规性和自主选学性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部心理专题实训;规定每位干部每3到5年必须参加1次心理培训;建立网上培训报名和选课系统,允许干部自主报名、选课。

3.2开展干部心理健康年度体检

建议把干部心理健康体检列入干部年度体检计划,由医院、专业的心理机构执行。干部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安排体检时间。心理体检项目可自选也可咨询专业人士。体检机构向体检人出具体检报告,提供专业建议。

3.3建立实施强制干部带薪休假制度

干部休假制度是一项有效调解干部情绪、缓解压力的制度。建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文,贯彻落实干部带薪年休假制度,做好年休假执行情况报告和备案,加强年休假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纳入班子年度考核范围。

3.4选人用人引入心理测评机制

建议在干部录用、干部定岗、干部晋升等环节借鉴北京市、浙江省等地方的经验[3],引进干部素质能力、人格以及心理健康测评,为组织部门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3.5购买心理咨询服务

购买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干部如有需要可以电话咨询、网络咨询或者当面咨询。

3.6建立干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整合资源,由卫生部门牵头,建立干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3.7加大心理专业人才的引进及培养力度

做好心理学专业人才引进规划,壮大心理健康专业服务队伍,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3.8建立有利于减轻干部压力的高效工作体制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拓宽电子政务应用范围,一般事务性工作的请示、汇报、总结等行政工作尽可能用电子量化表格代替以往的文字材料;(2)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减少工作安排的随意性,注重工作量的适度平衡;(3)精简会议,简化一般事务性工作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4)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科学设置干部编制,避免工作量集中在少数部门和少数干部身上。

【参考文献】

[1]李景平.南京市玄武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调查研究,2006.

[2]朱晋峰.广州地区政府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J].第一军医大学,广州,2006.

[3]刘逍.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及保障机制[J].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