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在深基础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沉降观测在深基础中的应用

胡彩花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工业大学

摘要:为了提高使用建筑物的正常寿命与安全性,必须要掌握工程建筑深基础的沉降规律,,所以建对深基础沉降观测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针对建筑物在建设期间沉降观测技术的使用要求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对深基础使用沉降观测技术的具体步骤,最后提出工程建筑物深基础沉降防治措施。

关键词:沉降观测技术;深基础;应用

前言

工程建筑的深基础既要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又要满足深基础变形的要求,即深基础的沉降。深基础的不均一性、深基础的压力差异较大以及建筑物形状的复杂性都会影响深基础的变形。通过对深基础沉降观测,可以对工程施工起着指导性作用,还能保证工程建筑质量与安全。因此,在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观测深基础沉降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使用沉降观测技术的要求

深基础的沉降与建筑物本身的安全密切相关。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有必要提高深基础沉降的沉降数据的准确性。其使用沉降观测技术有以下三个要求:

(1)人们应该对建筑进行实际细致的需求分析和设计,了解建筑本身的特点,选择准确的沉降观测位置,在建筑物沉降观测过程中,既要保证建筑物的纵横对称性,又要保证不同观测点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相邻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应在15~30厘米之间。

(2)为了提高深基础沉降观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观测者应在沉降特性非常明显的地方进行沉降观测。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把握整个建筑的沉降特性。

(3)为了掌握第一次观测的时间,需要按照非常严格的时间进行操作,以免严重影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无法及时掌握真实的原始观测数据。

2使用沉降观测技术的步骤

2.1构建好水准控制网络

水准控制网的建设不仅需要提高精度,而且还要结合工程实际需要与实际施工环境相结合,设计出最佳的沉降观测方法进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实施和改进一些不太科学的观测方法,而且要结合施工单位给出的水准控制点,并按照科学的组网原则对水准测量控制网进行标准化。同时,在构建水准控制网时,根据工程实际的施工目标和环境条件,制作了实际的水准控制网,并保持参考点与实际水准控制网之间的观测。最后通过计算得到水准标高等参数的最终结果。在工程建筑物周围的水准点附近设置三个观测点,以便于沉降观测,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100m。

2.2对沉降观测的地点要设置好

在选择好水准点后,人们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确定需要选择的沉降观测点。选择这一点,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建筑物深基础沉降的具体特点。如果建设项目是框架结构形式的观测点,应沿柱基础的垂直轴或上轴进行选择,两者之间的距离为8-12米或2-3柱基。在选择相关观测点后,规划观测点与控制点之间的具体观测路径,在直线上确定转折点与测点。最后,应该作出观察的标记,以便进行搜索。

2.3沉降观测技术的实施

观测期间的基本要求,应当在有关建设项目的观测方案建立和完成后予以满足。目前,大多数建筑都是从一层到多层的地下建筑,所以人们应该首先观察地下建筑的沉降,从水平轴线的角度选择观测点。只有在这些观测点被确定之后才能进行沉降观测。因此,第一次沉降观测数据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进行,以减少错误率。这样的观测通常两次,其平均值是第一次观察的结果。

2.4保证沉降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通过对各观测点的观测记录进行正确整理和校核,利用平差计算理论,得到各观测点的高程差,从而计算出观测点的总沉降值。

2.5做好沉降数据信息坐标,便于预测

数据计算后,首先建立深基础沉降曲线坐标。垂直坐标表示荷载值,水平坐标表示时间值,坐标的下半部分表示每个观测周期的沉降量。得到沉降值后,在坐标系中一起标注荷载值,然后将这些点连在一起,最终完成沉降曲线。

3工程建筑物深基础沉降防治措施

3.1真空预压联合砂桩加固深基础

真空预压法、砂桩法和堆载加固法是从高压土中提取水的方法。在水土流失后,软基与深基础之间会出现边坡,真空预压会对软土地基和深基础产生内收缩力。随着压力的增加,收缩也增大,导致深基础沉降较大,然后根据具体的沉降情况,然后利用砂堆进行接缝荷载,可以稳定深基础,最后利用砂土进行填埋,经过上述处理,不会出现大软土深基础沉降和上部荷载增大,这加强了深基础软弱,也可以有效地减少沉降,保证沉降控制效果。

3.2搅拌桩加固深基础

采用搅拌桩提高高层建筑软深基础的承载力。通过搅拌桩填筑,增加软弱地基和深基础的承载力,同时深层地基不会成为超重砂土,均匀分布的混合桩有利于软、深基础的平衡。混合桩的沉降速率比真空预压法慢,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比慢夯桩复合地基的影响要小得多。

3.3塑料排水板与短桩加固深基础

塑料排水板主要是将软弱深基础中的水分排出,加快软土凝结,有效减少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加上短板搅拌桩的联合加固作用,有效稳固了深基础结构,大大降低了沉降速率。这种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最大不同就在于利用水压和搅拌的作用将软弱深基础中的水排出,是沉降控制效果较好的方式,同时也是成本较低的沉降治理方法。

3.4管桩桩网结构加固深基础

采用管桩网结构加固深基础是一种新的方法。它利用桩顶与桩之间的应力差。管桩顶部存在应力集中现象。这种应力集中现象可以促进压力的均匀分布。加固软土地基后,钢管桩网不仅可以降低深埋地下压力,有效降低高层建筑沉降,而且可以利用桩网支护深基础稳定。

3.5桩板结构加固深基础

与单桩相比,桩板结构具有增大承载力面积的优点。当深基础受到强烈冲击时,桩板结构能有效地分散压力,提高深基础的承载力,解决软弱基坑和深基础沉降不稳定的问题。目前,这是地基处理的最佳方法。然而,桩和板的刚度应根据施工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和周围地理环境来确定。

4结语

总之,沉降观测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人们必须按照现行的设计规范进行测量和观察,并严格遵守项目要求的设计文件。只有科学应用先进的观测技术和数据计算方法,才能获得非常准确的测量数据,最终反映深基础沉降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张军祥.浅谈深基坑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J].中国高新区,2018(11):4.

[2]王超.浅谈深基坑监测现状及新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15.

[3]黄月民.浅谈基坑及周围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方法[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