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探讨小(二)型水库健康养殖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研究探讨小(二)型水库健康养殖技术

关静莲

哈尔滨市阿城区水产管理总站黑龙江哈尔滨150300

摘要:水库是当前我国进行水产养殖水域中较为关键的一种。近些年来,我国的水库成果较好,养殖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然而,水库养殖的质量与水平却有待提高。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较好地协调小(二)型水库养殖内部鱼类之间、鱼和水之间的利益关系,进一步推动小(二)型水库健康养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研究者通过对小(二)型水库进行仔细地勘察、分析,探讨如何应用先进的健康养殖技术实现水库养鱼的高产量、高收益,带领水库养殖产业真正意义上从传统渔业过渡到现代渔业。

关键词:小(二)型水库;健康养殖;高产;高效

根据研究表明,得到增产的小型水库为了提高科学养殖水平,通常是科学规划实施的比较全面。然而,当前我国水库养殖业的发展规划与当前生产环境的要求还有巨大的差距,健康养殖技术还不健全。我国水库渔业与工农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我们必须提高科学养殖水平,较好的协调小(二)型水库养殖内部鱼类之间、鱼和水之间的利益关系,进一步推动小(二)型水库健康养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一、水库资源的培育、养护与养殖技术

由于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改革,区域内大部分的水库池塘都保持在空闲状态,以便于资源的科学运用。相关研究人员在过去几年间,针对农村的池塘水库采取了渔业养殖方面的技术试验,依照水库水域的自然特性,以及鱼铒生产和鱼类生存情况,应该对鱼类繁殖和生长采取适宜的措施。具体大致包括如下几点。

1、水库条件

用于试验的水库位置在乡镇区域,属于小(二)型水库,与居民聚集地有一定的距离,并且附近无工业污染,气候环境适宜,水源丰足,交通快捷,水质透明,利用率较高,能够加以运用的面积较大,水质良好,尤为符合健康养殖条件。

2、养殖模式

采取“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就是当年培育的鱼种就在当年进行捕捞的养殖模式。

3、养殖种类

主要是养殖草鱼,其他的鲢鱼、鲤鱼实行适当养殖。通常数量占70%,鲢鱼占20%、鲤鱼占10%。

4、鱼种放养

小(二)型水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大量放养,同样不能减少对其他非放养鱼种的养护,以完善水库苗种的培殖基地。实现小型水库产业的快速发展,要采用具有明显效果的放养措施。在放养前20天左右,要做好排水通道的垃圾清理工作,并且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前将凶猛鱼类、杂鱼类进行消灭,为放养鱼类提供较好的环境。当前,部分小(二)型水库正在实施网箱、湖汊等方式进行养护,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实验。通常具备放养能力的水库,应该完善增殖基地,放养的鱼种需要具备体型完整、无病害、体质健壮等条件,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宜的苗种,为水库放养提供良种。

5、饲养管理

第一,投喂饲料。要遵循定时、定点、定质、定量这几点要求,每天要坚持早晚都喂食一次草鱼专用饲料,中午喂食青饲料。投放时不能乱喂、瞎喂,要根据当时的气候、鱼类摄食状态采取科学投喂方法,要懂得慢—快—慢,不能喂得过饱,喂到八分饱就可以不喂了。

第二,水质的改善。要做到合理施肥,即在温度低的情况下,要按照实际水质特点投放适当比例的有机肥;在高温情况下,鱼类摄食多、排泄多,要仔细了解水质的异常,调换新水,为鱼类带来清新的水质。

6、日常管理

这些小(二)型水库,大多远离工业污染区,使得鱼类能够较少受到危害。在通常情况下,水库中凶猛鱼类出现不多,但是野生杂鱼存在较多,其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在进行投料喂养时,数量急速上涨,抢占主养鱼类的食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他鱼类的正常养殖,给水库的高产、高效增加了难度。所以,要采取合理措施,给主养鱼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做到互不干涉。

对于小型水库来说,通常要加大力度对水库资源进行繁殖保护。另外,就是加强巡逻。在水域内,通常富含各个种类的水产资源和鱼饵。为了促进繁殖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平时要多多了解鱼类的活动情况,检查拦鱼设备,做好对垃圾的清理,保护通道口的畅通。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水产资源的利用率,推动水产养殖业的稳产和高产。与此同时,对于这些水库的科学管理既对水产资源进行了良好的保护,也放养了鱼类,实现了养殖产业的增产和增效。

7、疾病预防

鱼类疾病的防治要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综合防治措施:主要通过改善水质,强化鱼体抗病力。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彻底消毒。定期用生石灰以适当的比例兑水进行喷洒,以消毒防病。运用大蒜汁对鱼类进行喂养,强化鱼类抗病能力,消灭病原。

第二,喂食药饵。每月定期把铒料中拌入三黄粉,每次喂养周期为3天,每天1遍。

第三,重视巡逻。要及时了解鱼类的活动情况,若有摄食量降低、情况异常或者有死亡的,要认真勘察,研究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其他鱼类的病情蔓延,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8、捕捞

除野防逃,合理捕捞。用于放养的小(二)型水库,因为水浅,捕鱼不能过于频繁。而对于攻击性强的鱼类的清理却没有那么容易,这是因为其种类形式不同。有部分凶猛鱼类体型较小,族群规模较小,对于相关的除野工作,通常在春季繁殖和冬季捕捞时期进行,也可在平时的捕捞生产中进行。阻止鱼类往别处窜逃是相当重要的问题,既要阻止又要管理。在拦鱼工具较为齐全的基础上,都可以捕上鱼来。

二、总结

综上所述,小(二)型水库运用以上的技术操作,能够有效地利用水库养殖的优点,推动淡水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小(二)型水库大多远离工业污染区,使得鱼类能够较少受到危害。水库中通常凶猛鱼类出现不多,但是野生杂鱼存在较多。这些鱼类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在进行饲料喂养时,数量急速上涨,同时抢占主养鱼类的食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他鱼类的正常养殖,给水库的高产、高效增加了难度。水库周边通常有较多可利用的资源,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为渔业生产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文彬、徐勤政.水库渔业健康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2009(11).

[2]王文彬、徐勤政.提高水库渔业养殖效益的途径与措施[J].渔业致富指南,2009.

[3]王雅琴.关于水库渔业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