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放射科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优质护理服务在放射科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邓卫红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410007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放射科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放射科行造影检查的患者中抽选出2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进行分组,对比组115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115例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7%要明显比对比组的7.8%低(P<0.05);对检查的护理满意度94.7%要明显比对比组的81.7%高(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放射科检查中,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检查的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检查的顺利开展,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积极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放射科;护理满意度

较之于常规护理模式来说,优质护理服务强调对护理方法的细化,主张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对其实施优质的护理来获得护理成效[1]。近些年来,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有了全面的推广、应用,本文就对在放射科检查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放射科行造影检查的患者中抽选出2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进行分组,对比组患者115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50例,患者年龄从15岁~81岁,平均年龄是40.6±3.2岁;行上腹部平扫及增强62例、静脉肾盂造影检查24例、冠状动脉造影18例、下肢动脉造影11例;干预组患者115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53例,患者年龄从16岁~84岁,平均年龄是41.7±3.5岁;行上腹部平扫及增强58例、静脉肾盂造影检查23例、冠状动脉造影20例、下肢动脉造影14例;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间患者的样本数据做统计学处理,对比提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

1.2.1对比组

该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造影检查前告知注意事项,询问是否有过敏史,维持好检查的次序,准备好相关使用的检查仪器。

1.2.2干预组

该组患者施以优质护理服务:

1.2.2.1检查前

①环境方面,舒适、整洁的环境可放松患者身心,并积极配合检查,为检查患者提供宽敞、明亮、干净的候诊室与检查室,良好的控制室温。及时更换床单、枕套。整齐摆放各种抢救器材和药品。②心理方面,有些患者由于缺乏对造影知识的掌握,不免会存在不安、紧张等心理,使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而由此也会影响到检查结果,所以护理工作者应及时做好造影检查宣教,耐心的向患者介绍检查过程、仪器和流程、注意事项,疏导患者情绪。③询问病史:造影检查者皆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应反复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对碘过敏的患者不宜做造影检查。

1.2.2.2检查中

协助患者暴露身体的检查部位,同时安抚患者的情绪,对老年、体弱的患者可搀扶其上、下床。造影中对患者是否发生了过敏症状密切观察,一旦发现,立即停止检查并实施抢救。抢救过程中对患者做及时的安慰与心理疏导。比如在静脉推注对比剂时,若患者感受到全身发热、恶心等症状,可通过引导其深呼吸、放松腹部予以缓解,并做出症状解释。若患者主诉注射区域的皮肤有瘙痒情况,应及时对其皮肤进行检查,并嘱患者不要抓挠,避免抓破皮肤而发生感染。

1.2.2.3检查后

造影检查后,应在观察室继续观察30分钟,防止患者发生迟发性的过敏问题、穿刺处出血问题以及渗血等并发症,一旦发生及时予以处理。以患者实际情况出发,予以饮水800~1000ml,促使对比剂尽快排泄出来。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检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通过向患者发放我科室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级,问卷分值介于0~100分,高于85分代表满意,低于84、高于55分代表一般,低于54代表不满意。

1.4统计学应用

对本次研究中所得到的关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相关数据,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结果为P<0.05,则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皆经由SPSS19.0软件统计。

2结果

2.1两组患者检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干预组患者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7%要明显比对比组的7.8%低,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基于当前我国医疗水平的大幅提高,医学放射科检查已经由原来简单的辅助性检查转变成为可造影诊疗、介入治疗的新型诊疗科室。而优质护理服务也随着人们对医疗要求而被临床广泛应用,改变常规的护理模式,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顺利完成放射检查[2]。

以往,我们都对护理工作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护理模式也更是侧重于临床,护士仅仅按照医嘱进行打针、发药,就认为是完成了护理工作,殊不知在此过程中严重忽视了患者的求医需求和心理护理[3]。再加上临床护理工作者在数量上的不足,也导致护理人员没有更多的精力来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近些年来,随着卫生部门对优质护理服务落实的倡导,各个医院也都纷纷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取得了斐然的成绩[4]。

本次研究中,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我院的放射科检查中,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7%要明显比对比组的7.8%低(P<0.05);对检查的护理满意度94.7%要明显比对比组的81.7%高(P<0.05)。可见,通过在放射科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此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同时基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有助于护患直接关系的和谐、稳定,促进各项检查的顺利、成功进行。

实践证明,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放射科检查中,使护理工作更为合理、科学,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检查的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检查的顺利开展,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章娟.优质护理服务在放射科检查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92.

[2]苏晓颖.优质护理在放射科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5):252-253.

[3]杨顺碧,袁红梅,黄显龙等.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增强CT检查中造影剂外漏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30(27):3682-3683,3696.

[4]彭小容.优质护理服务在放射科检查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8):170-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