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剑川县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施根灿

剑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671300

摘要:伴随医学模式的日渐革新,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基层机构疾病防控工作地位也日渐重要。但是,纵观当前疾病防控工作整体形势,从国家层面来看,虽已构建了系统化管理模式,形成了网络系统,但就基层机构而言,其疾病防控工作仍不是很理想,受到工作人员、地区发展等因素影响,使得疾病防控工作质量始终徘徊在较低水平。故文章以剑川县为例,就其当前疾病防控工作现状分析入手,简要谈谈基层疾病防控工作的有序展开措施。

关键词:剑川县;疾病预防;控制

引言

一直以来,疾病防控工作就在公共卫生事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县疾病防控中心也在免疫规划实施与传染病控制等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伴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使得县疾病防控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从剑川县疾病防控工作问题入手,寻求对应的解决对策,很有必要。

1.剑川县疾病防控现状分析

1.1重治轻防观念严重

因疾病防控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系统性长期工程,投入较大,且效益链也比较长,短期效益不是很明显,从而使得众多普通民众,甚至是卫生部门都存在着“重治轻防”的想法。以剑川县为例,就因为“重治轻防”想法的存在,使得疾病防控中心的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普遍缺乏对传染病尤其是新发传染病防控意识,从而使之在工作服务导向、关注点与行为驱动等方面多处于应急被动状态,无法第一时间防治疾病产生。

1.2疾病防控中心人员结构不合理

就县级疾病防控中心来看,其在人员结构方面普遍缺乏完整性,存在着人员配置不均、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等问题,当然剑川县疾病防控中心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如在人员结构上,离退休人员逐渐增多,受编制岗位限制年轻人员招不进来,出现专业人员断带现象,致使工作举步唯艰;在人员学历上,多为中专与大专学历,本科学历职员较少,不利于疾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展开;如剑川县疾病防控中心职员人数只有25人,人虽少但事多,且技术骨干人员比较少,不利于应急工作的展开。

1.3实验室建设不到位,应急能力差

实验室检测与诊断,作为疾病防控中心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科学衡量一个疾病防控中心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剑川县疾病中心来看,其实验室检验项目虽有所增加,但同实验室建设标准要求相比,还相差很大,其实验室检验与诊断能力仍需不断加强。同时,经历“非典”后,剑川县疾控中心应急能力建设虽有所增强,但总体而言,反应仍比较差,如缺少必备的应急物资,缺少对应的应急专项资金等,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疾控中心的工作水平。

2.剑川县疾病防控对策分析

2.1准确定位疾病防控工作

针对剑川县疾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重治轻防”问题,在今后的疾病防控工作中,必须对该工作性质进行准确定位,用以指导人员更好地展开疾病防控工作。首先,构建明确的责任体系。在农村三级防保网络体系建设中,县级为其中心环节所在,村级为基础,乡级为枢纽,由此,乡村两级就成为了农村全面展开一级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最基层所在。为此,必须对全县卫生工作展开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加以明确,积极推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推动乡(镇)卫生院的改革发展,优化调整其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最终实现“责、权、利”三者的有机统一[1]。特别是在疾病防控、基本医疗与妇幼保健三大职能工作中,卫生院必须做好服务定位工作,不可偏颇,以免造成职能缺失,让那些从事疾病防控工作的人员能够更好地投入卫生防保事业中,推动基层疾病防控工作的有序展开。

2.2逐步完善部门人员结构

鉴于剑川县疾病防控中心在人员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对应措施对其内部人员结构加以完善。首先,人员配置上,需具体结合剑川县疾控中心所管辖区域的总工作量和人口总数,合理配置人员,遵循“定员定编”的原则,引导中心基本人员结构逐渐走向完善化;其次,积极采用直观机制,做到对人员和资金的直接管理,以免出现资金滥用、资金截留等问题的出现,同时避免无正规学历人员的流入,确保中心整体人员素质;再次,在人员准入机制方面,只有持有对应资格证的人员方可进入相应岗位工作,且所有新职工在正式上岗前,需接受正规培训,待培训达标后方可投入岗位工作;最后,在员工待遇方面,需在基本解决职工基本工资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津贴或福利,以此来满足职工归属感需求,使之能够更用心地投入工作。

2.3完善实验室建设与应急机制

首先,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剑川县疾控中心需积极迎合卫生部为对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的相关要求,如实验室需占总建筑面积的35%以上;实验室必须具备血清学、肠道菌分离鉴定与理化检测、地方病以及HIV初筛、寄生虫病等检测功能等。同时,在硬件方面,需逐步完善其检验工作条件,优化配置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而在规范化管理上,则需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大力培养,积极引进新技术与新方法,逐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实验室计量认证与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证工作,以此来不断强化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的检验能力,为疾控中心职能的发挥奠定技术基础[2];其次,在应急机制建设方面,剑川县疾控中心必须具体结合本县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储备目标与标准,严守“平战结合”原则,寻求政府的资金支持,设立专项资金,用以保证应急物资储备经费,从人员、应急药械、通讯工具等各方面入手,将应急工作落到实处,保证疫情一旦发生,疾控中心能够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反应、准确判断与有效处理。

3.结束语

纵观当前基层疾病防控工作,不仅是一项程序繁琐、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项目,而且其在观念、人员配置与实验室建设、应急机制等方面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疾控中心职能的发挥。基于此,为进一步提高县级疾控中心工作水平,必须对其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加以明确,逐步完善机构内部人员的配置组成,规范实验室建设,强化应急机制的构建,以此来推动县级疾病防控工作获得更远更好发展,使之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疾病防控服务。

参考文献:

[1]田源,李祥璐.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05):614-615+624.

[2]李军.浅析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对策及展望[J].中国卫生产业,2013,(22):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