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规范化检查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彩超规范化检查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的应用分析

吴娅妮

吴娅妮

辽宁电力中心医院电诊科110005

【摘要】目的:探讨彩超规范化检查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900例产妇,应用彩超对产妇实施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彩超规范化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1.55%。彩超规范化检查与分娩或者引产诊断结果没有较大距离(P>0.05);这表明彩超规范化检查91.55%可为医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彩超规范化检查可发现,畸形部位发生率最高为心血管系统29.23%,其次依次泌尿系统为23.08%,面部为15.38%,消化系统12.31%,中枢系统7.69%,呼吸系统4.62%,运动系统6.15%,各个发生率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规范化检查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彩超属于无创操作,重复性强,不会对产妇产生损伤,对胎儿畸形率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前;彩超规范化检查;胎儿畸形诊断

胎儿畸形是导致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若胎儿有缺陷,不仅对家庭有经济负担,对日后胎儿的成长也有所不利。根据相关文献得知:胎儿出现缺陷的发生率为5.62%。导致胎儿出现畸形的因素很多,所以,做好产前检查有着重要意义,可有效保证我国人口质量问题。一般产妇怀孕18-24周可诊断胎儿是否存在畸形情况,此时患者的器官已经发育成熟。而如何应用彩超初期实施胎儿畸形筛查,把早期和中期筛查结合在一起有一定难度[1]。因此,本文应用彩超规范化检查进行产前胎儿畸形诊断,观察其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2月共1900例产妇,检出胎儿畸形41例,所有病例通过分娩或者引产证实。10-13周,899例,畸形30例,19-23周,1001例,胎儿畸形41例。产妇年龄年龄22至40岁,平均年龄(30.55±1.23)岁。

1.2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产妇接受彩超规范化检查;②患者或者家属自愿参加此次研究中。

剔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②肿瘤;③认知障碍;④语言障碍;⑤严重高血压、心脏病、高血糖产妇。

1.3方法

应用彩超对产妇实施产前超声检查,设定仪器探头频率为2-5MHz,心脏为1-4MHz,对所有患者实施彩超规范化检查,获取胎儿各个标准切面图,将数据传送到工作站后,录入到数据库。

1.4观察指标

统计胎儿畸形分布情况,同时对彩超规范化检查结果同引产或者分娩结果相比较,分析彩超规范化诊断准确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彩超规范化检查准确率

通过分娩或者引产证实:10-13周,899例,畸形30例,19-23周,1001例,胎儿畸形41例。准确率100%,

彩超规范化检查10-13周,畸形30例,19-23周,胎儿畸形35例。诊断准确率为91.55%。彩超规范化检查与分娩或者引产诊断结果没有较大距离,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彩超规范化检查91.55%可为医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2胎儿畸形分布

通过彩超规范化检查可发现,畸形部位发生率最高为心血管系统29.23%,其次依次泌尿系统为23.08%,面部为15.38%,消化系统12.31%,中枢系统7.69%,呼吸系统4.62%,运动系统6.15%,各个发生率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胎儿畸形在临床中也称作胎儿缺陷,因为胎儿在子宫内发育异常或者染色体变异,从而诱发胎儿出现畸形情况。根据其他研究得知: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的的诊断准确率超过72%,形成胎儿畸形这一过程为动态发展,不同孕周的胎儿出现畸形的机率也有所不同[2]。一般检测胎儿畸形最佳孕周为17-24周。妊娠17-24周彩超诊断检出率为96%,这时胎儿大小、羊水清晰程度,均可通过图像获得,而且此时的胎儿胎动理想,彩超可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检查[3]。彩超规范化检测有助于及时了解胎儿畸形情况,利于让产妇尽早了解胎儿是否有异常情况,可分析是否可继续妊娠,从而减少晚期畸形引产情况发生。

在临床中,对胎儿畸形的诊断方法很多,例如CT、核磁共振等,但是CT检查只可对胎儿是否有成骨不良情况,其存在一定放射性,对胎儿会产生一定影响。而核磁共振只可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4]。以上两种方法均有一定局限性。彩超诊断可对胎儿孕周、器官、部位发育情况进行了解,彩超规范化检验已经成为临床中诊断胎儿畸形首选方法[5]。

此次研究中:彩超规范化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1.55%。彩超规范化检查与分娩或者引产诊断结果没有较大距离,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彩超规范化检查91.55%可为医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这充分表明了彩超规范化检查的优势性,可作为预防胎儿缺陷的首选方法。

综上所述:彩超规范化检查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彩超属于无创操作,重复性强,不会对产妇产生损伤,对胎儿畸形率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晴.超声诊断85例胎儿畸形的临床分析与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5,23(6):90-91.

[2]吴国超,郑慧,朱宜春.二维联合四维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6):2598-2600.

[3]马小卿,苏向珍,李连香,等.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301-303.

[4]娄小嫣.基层医院推广产前超声筛查的临床价值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3):386-387.

[5]李胜利.对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2012)》的深入解读[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4):26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