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庆大霉素合剂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复方庆大霉素合剂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张恒志

张恒志(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肿瘤中心2366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8-0115-02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庆大霉素合剂治疗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40例治疗组与40例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反应恢复时间为3.5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反应恢复时间为8天,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庆大霉素合剂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疗效确切,可保证病人顺利完成放射治疗。

【关键词】庆大霉素食管黏膜放射治疗放射反应

Mixtureofcompoundgentamicintreatmentefficacyofradiationesophagitis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ompoundmixtureofgentamicinefficacyofthetreatmentofesophagealinflammation.Methods80patientswithradiationesophagitisoccurredin40caseswererandomlypidedintotreatmentgroupand40casesofcontrolgroup.ResultsInthetreatmentgroup,thetotaleffectiveratewas92.5%,responserecoverytimeis8days,thetwogroupswassignificantdifferenceinefficacy(P<0.05).ConclusionThecompoundgentamicinmixtureintreatingradiationesophagitisaccurate,thepatientcanensurethesuccessfulcompletionofradiotherapy.

为探讨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出现的放射性食管炎的防治问题,寻找一种方便、高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自2008年2月~2009年12月,对收治的80例胸部恶性肿瘤行纵隔区照射发生的放射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患者用配制的复方庆大霉素合剂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全组80例,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32~75岁,中位年龄56岁。食管癌51例,中央性肺癌16例,乳腺癌10例,纵隔肿瘤4例。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放射治疗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常规分割照射,周剂量10Gy,食管均包括在放射野内,总剂量30—65Gy。

1.2配方与治疗方法复方庆大霉素合剂配方:庆大霉素针80万U、2%利多卡因25ml、地塞米松针15mg和VitB121mg,加入300ml生理盐水制成口服液。如伴有食管狭窄,另加654-2针10mg,麻黄素针60mg制成复方庆大霉素消炎止疼解痉合剂。当患者在放射的过程中出现咽下疼痛、进食梗噎感加重或胸骨烧灼痛、吐粘液多时,治疗组开始口服复方庆大霉素合剂10~20ml/次,3~5次/日,于饭后或睡前服,嘱患者服药后平卧,1h内禁食水,连续用药7~10天。对照组采用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g/次,3次/日,连续7~10天。

1.3疗效判断服药后放射性食管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且持续一周以上为显效;症状有改善且持续1周以上为有效;症状无改善或虽有改善但持续时间短于1周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

2结果

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37/40),症状平均恢复时间为3.5天。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55.0%(22/40),症状平均恢复时间为8天。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病人口服庆大霉素合剂后自觉症状改善较快,有咽喉部凉爽感,无明显异味,无刺激感,无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3例无效者均为放射前使用过化疗的患者。

3讨论

食管黏膜组织对放射线较为敏感,耐受性较差,当胸部放射包括食管区域时,常规照射10~20Gy就可出现放射性食管炎,30Gy/15次/3周时主要表现为下咽痛[1],当达40Gy剂量以后表现为吞咽时疼痛、吐粘液增多、胸骨后烧灼痛、食管癌患者已经好转的吞咽困难症状又有所加重,食道镜下可见境界清楚的斑块状、大片状伪膜,局部充血、糜烂及浅环状溃疡[2],患者此时精神紧张,影响进食,非食管癌病人自觉病变转移至食管,对治疗不利,甚至中断延误治疗,降低放疗效果。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放射性食管炎对提高肿瘤控制率,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观察显示,复方庆大霉素合剂对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疗效显著,主要是由于其组方合理,给药途径和方法得当:(1)庆大霉素抗菌谱较广,对耐药金葡菌、绿脓杆菌及大多数肠杆菌属感染有效,且水溶性好,性质稳定,口服在胃肠中不易吸收[3],选为口服消炎药疗效好且毒副作用极小。(2)利多卡因属中效局麻药,局麻效能比普鲁卡因强2倍,粘膜的浸透性强,扩散迅速,低剂量吸收后可使病人镇静,痛阈提高,且有安全的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而普鲁卡因麻醉强度低,作用时间短,表面麻醉效果差,且对周围血管有明显的扩张作用,不利于消除食管黏膜水肿,对心肌也有负性肌力作用,影响心脏泵血,不利于胸部放疗。我们曾遇到1例口服庆大霉素—普鲁卡因合剂而过敏的病人,经及时脱敏治疗后恢复正常。故选用2%利多卡因作为食管粘膜止痛局麻剂,科学合理且安全。(3)地塞米松属长效糖皮质激素,作用较强,口服易吸收,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消退水肿的作用。(4)维生素B12可维持正常消化道上皮细胞的增殖分裂和维持神经髓鞘的完整性,含有的钴元素对受损皮肤、黏膜上皮具有明显的、较快的修复和再生功能,可防止伤口感染、恶化,加速新生组织形成,且吸收后具有很显著的外周及中枢镇痛效果,其组成的合剂对防治放射性黏膜反应效果较好[4]。(5)山莨菪碱(654-2)可解除平滑肌痉挛,改善微循环,抑制腺体分泌。(6)麻黄素对皮肤黏膜血管有收缩作用,可减轻黏膜充血水肿引起的阻塞,其组成消炎解痉合剂可试用于临床[5]。以上药物如经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毒副作用大,食管剂量不足;采用复方口服给药,保证了局部药物的高浓度且联合增效,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安全有效的特点。

目前对放射性食管炎的治疗尚未形成共识,赵于飞等报告的口服剂方法很值得参考[6],探讨更为优化的口服剂作为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时预防或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有效手段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同时观察到,对使用复方庆大霉素合剂疗效不明显的病人,同时静滴抗生素、激素、清热解毒中药针剂,可收到较好的疗效,能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杜石廉主编.食管癌[M].第一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10~411.

[2]谷铣之,殷蔚伯,刘泰福等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一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518

[3]马虹,黄洁夫主编.临床用药大全[M].第一版,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89~91

[4]杨长滨,任迎春,何若吉.维斯克防治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的临床观察[J].实用肿瘤学杂志.1998,12(1):47

[5]李佩文主编.中西医临床肿瘤学[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692

[6]赵于飞,程广源.复方庆大霉素合剂治疗放射性食管炎45例报告[J].实用癌症杂志,1999.1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