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学习落实语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多元学习落实语用

曾英瑜

晋江市实验小学凤竹校区362200

【摘要】: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这种提法明确了小学语文必须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解决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使学科视界更开阔,教学行动更理性而科学,真正兑现统编教材的愿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元学习、语用、

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统编教材编者非常用心地思考语文学习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语文素养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学习的途径主要是“实践”,学习的方法和效果则往往是“综合的”。因而,把握文体特点,落实语用亟待教师在语言文字训练点的选择要准确,要有针对性。下面笔者尝试用把握文体特点的“多元学习落实语用”观点理解语文新课标中的“语用”,从而实施语文教学。

1.巧引字义悟“语用”。

统编教材更注重学生识字的过程和方法,如字理识字、传统蒙学识字、看图识字、形声字识字、事物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猜字谜识字等等,让学生在符合情节的条件下,采用正确的识字方法,有趣味的、轻松愉快的将汉字熟记于心。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把握教材,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点说得简单,其实做起来实属不易,要求教师要用心地研读文本,细细体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特点来寻找训练点。例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语言文字训练的重点应是五好,即识好字,写好字,学好词,读好文,写好话。识字教学必须科学化,必须按照汉字科学讲解汉字,遵循汉子系统规律教学汉字。

2.品读求异妙“语用”。

统编教材在延续了以前版本教材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了一些新的栏目,如“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等。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接触各种文体类型,激发阅读各类读物的兴趣,有意识让学生从小就掌握一些读书方法,让孩子自己找书来读。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更加注重围绕听、说、读、写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听”,要培养倾听的习惯,大胆提出疑问与他人讨论;“说”,要能说得清楚、完整、具体;“读”,要注意朗读的方式与层次。特别是自学性朗读,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3.巧练盘活“语用”。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叶圣陶:“‘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小学语文’就是儿童语文---基础的语文训练,只是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

3.1以趣激情润妙笔。

汉字如花,汉字有韵,每个汉字都包含着张力,富含情感妙点。科学地安排语言文字训练,既营造出彰显汉字张力的学习乐趣,又能促使学生乐于表达。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把识字、写字教好,还要教体验,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读后画出觉得该记住、该思考的语句,想象入境,换位入情,进而积累妙语佳句,为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彰显汉字魅力

3.2.1巧练句式

中国汉语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的运用,有着很深的奥妙,一句话为什么这样说?好在哪,为什么不能换一种说法,不好在哪?,一句诗为什么要用着一个字,为什么不能换一个字。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在语境中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带领学生拽住文体的情感妙点分析文章或诗词中词句的运用,如:老师或学生根据语境需要,即兴表演,学生认真观察后学着用“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设问句”等句式畅所欲言,引导学生感受语言运用的不俗之处。

3.2.2妙笔生花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语言文字理解力实际上主要是语境理解力。因为人在实际的生活与学习中,阅读与交际都基本是动态的,语境基本是以“活”的方式呈现在学习者或理解者面前,只有形成了语境理解力,才算是真正具有了语言文字理解力,当然才有可能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练笔“小动物”后,顺势推出“写你的头“,学生看到题目都乐开花,乘势扣住问题的情感支点引导讨论如何围绕着中心词描述写。在探究‘快乐金点子’时因势利导至‘妙笔生花’,写自己最熟悉、最想诉说的内容,尽情表达,尽兴而写。那一篇篇感人肺腑的习作在心灵告白中展现生命风采,“语用”植根习作“乐土”。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握文体特点进行多元化学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语文课,最高的境界还是“言意兼得”,既学习了语言文字运用,同时也把握文本的人文之美,体会到文字的内涵。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求我们在选择语言文字训练点时要求“巧”,也就是巧妙地将“得言”与“得意”结合在一起,在把握文体特点的基础上,让“多元学习落实语用”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011版

2.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