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姜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煤矿安全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姜维

姜维

淄博煤炭经济技术开发公司淄博市255000

摘要:煤矿生产涉及的因素较多,因此煤炭的安全与防范是一套较为繁琐复杂的体系。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如何在提升煤炭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同时保证生产安全,是每一个生产机构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对生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从安全的校对考虑施工和生产的可行性,保证煤矿生产安全。

关键词:煤矿安全;影响因素;对策

1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1.1人的不安全行为

就当前煤矿安全事故中,其发生的主要因素在于人,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后方管理人员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尤其是后者在管理思想上一旦存在松懈或者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则极有可能导致一线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当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以瓦斯爆炸事故为例,由于故意违章原因直接导致的占到55.37%,由管理失误直接导致的占到37.32%。在瓦斯爆炸事故、顶板事故、水害事故和运输提升事故这四大类中国煤矿安全事故中,由故意违章和管理失误这两类人因引发的安全事故比例分别高达92.69%、92.88%、89.17%和75.65%。

1.2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由于煤矿作业的特殊性,在具体施工中必须要借助各类设备才能确保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各类生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损耗,如果后维护管理不当在使员工中则会存在安全隐患也即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具体而言,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是多方面因素的导致的。(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设备在非止常状态下运行,设备带病运行、超负荷运转等;(2)设备失修、设备失灵、保养不当等;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设备固定绳索不合安全要求等勿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3)部分设备的不安全状体并非是由于设计与维护不当造成的而且其他因素引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是设备缺乏必要的防护装置、安全警示装置、安全护栏、绝缘处理等,不论是缺乏上述哪种装置均会留下不同程度上的安全隐患,导致在作业过程中危险不断。其二,设备的防护管理不当。因部分设备设置了相相应的防护罩,保护网等装置,但是在作业中由于安装不当或者操作失误导致防护装置失效,同样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其三,由于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施工必备的用品,致使在作业过程中处于危险施工状态,在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安全隐患丛生。

1.3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煤矿作业基本上处于地下,创造安全的作业环境至关重要,但是环境的安全性却往往是最大的隐患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作业环境现场的通风不足,不仅导致施工人员呼吸不畅而且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直接导致死亡率的上升;(2)通风设备发生故障而且并未及时加以修复,则其危害等同于通风不畅的;(3)作业场所混乱狭窄。例如,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等,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处理不当,均有可能导致煤矿生产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安全隐患。

2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对策

2.1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学习与创新,保障煤矿开采设备的支持力度

加大煤矿安全科技攻关:健全安全科技政策和投入机制,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科技兴安"工程,开展瓦斯、水、火、冲击地压、职业危害防治等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及重大装备研发,力争在致灾机理和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健全完善矿井重大灾害防治技术集成体系。推广使用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评估、鉴定和推广机制,及时发布先进适用的煤矿安全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推广目录;加大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力度,将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职业危害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2.2加強安全监督管理,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必须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首先要确定煤矿生产第一安全责任人,将安全生产责任包干到人,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原则,对煤矿生产的所有流程进行全面监督,同时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确保安全监督工作有效执行。②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2.3加紧对煤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

不论是什么产业,工作人员都应该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在煤矿工作的人员都要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制定严格的安全培训计划以及相应的安全培训管理办法,将此教育培训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同时,加紧实行工作人员安全资格认证制度,对安全培训不过关的工作人员一律不许上岗,还有在岗前进行身体检查,生病或者有不舒服的人员同样不许上岗,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对中小型煤矿的安全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协助煤矿进行培训或者强制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可以上岗。

2.4加紧煤矿技术革新的脚步

我国的煤矿开采力度在不断的加强,开采煤层也在不断加深,所需要的技术支持也在越来越向先进化迈进。同时,对于煤层的厚度不均与不稳定性等问题,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才能将煤矿的安全生产提到生产的第一位。所以,在各个煤矿开采过程中,应该大力开展煤矿的技术革新脚步,推广先进的灾害预防技术,安装安全监控设备,将生产技术提高到新的层面,积极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进程,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力水平。最后,在煤矿安全事故的排查方面也应该加紧脚步,定期对煤矿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乡镇小煤矿的产量,减少事故发生率;加强煤炭企业的管理,从上到下积极投入到煤矿安全管理的行列中,保证安全生产。

2.5安全基础,实施奖罚

煤矿属于高危企业,很多矿井都是井下作业。长达近十个小时的黑暗潮湿的井下环境。为了让一线职工能够更加安心工作,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各级部门以安全为基础,实施了安全奖罚制度。对于一线确保无安全隐患事故的单位给予奖励,对于存在隐患的单位,发现一次警告再次发现进行扣发30%工资的处罚。为强化设备管理责任的落实,对于井下电器设备巡回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经检查发现一处次,罚款100元,对于造成设备损坏或事故的,根据损害程度及管理责任大小,严肃追究相关管理责任。

2.6坚决打击非法煤矿作业,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技术

隨着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巨大的经济利益滋生了一部分人不良的心理,于是便出现了很多非法的小煤矿,这些煤矿违规操作,在明显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的条件下还继续作业,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据统计小煤矿事故发生率占我国煤矿事故发生比例的一半以上,而且还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国家必须严厉打击违法小煤矿。其次应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提高煤矿安全设备。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装备能够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安全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对偏远地区的煤矿配备基础的安全生产设备以及通信装备,确保将事故的损失率降到最低。

2.7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的经费投入弱化自然因素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从我国现在的情况上来看,在煤矿安全方面的总体科技水平还不是很高,面临着大量人才向外流动,科技力量不集中,科研经费紧张,科研成果利用率低等许多问题。煤炭生产机械化投入产出子系统。从具体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煤炭生产机械化投入产出子系统是属于正向反馈中的一种。许多安全是都是由于机械的性能退化,失效而引起的,若是能将安全生产的机械做一个彻底的检修,并在之后的生产工作中注意维护设备性能,那么必定会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同时还能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率,增加企业生产收益,是的企业有更加充足的资金用于安全生产。

3结语

本文以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将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因素进行细化,进而全面深刻的展现了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类因素对煤矿生产安全的影响。并就如何提升煤炭生产安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东.探讨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的因素与对策[J].煤矿安全,2016(06).

[2]何刚.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的因素与对策探讨[J].系统仿真学报,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