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协调发展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协调发展思考

刘福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现代企业是经济社会重要的构成要素,国企内部审计工作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也产生了变化。基于此,本文针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明确内部审计地位,改进审计方法以及协调企业发展目标与内部审计目标的差异等手段,为有关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协调发展思考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协调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1.1企业发展目标与内部审计目标差异

企业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通常会进行多个时间段的审计,但是很多企业并不能够将每一个时间段内的审计工作都进行重视,导致了企业过分重视事后审计,而在事前和事中的过程里,忽视了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能够促进企业实质发展。传统审计理念对于目前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影响时较为深远的,这也就导致了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企业并不能够全程开展监控和管理活动,如果出现了风险,应对风险的人力和物力都难以快速调配。企业风险导向型审计无法实现其原本的价值。

1.2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在目前的工作当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缺乏独立性,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审计报告不能够有效体现出企业发展的特点。国有企业开展内部审计,没有较强的独立性还会导致工作上一切活动无法有效开展。在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是国有企业组织机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更是受到了其他部门的牵制和影响。例如在国有企业进行审计报告起草工作时,所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不仅包含了控制审计风险,还包含了协调不同的部门和利益主体的关系,一项工作往往是在多方的影响之下才能够完成的,缺乏独立性还会大大降低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无法发挥出真正的审计工作作用。

1.3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离不开的是审计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意识,但是目前在职的很多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并不能适应当下的企业审计工作需求。现代化企业建设过程当中所涉及到很多计算机、经济法规、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应用,如果没有针对自身的能力进行提升,那么也就无法达到工作要求,无法让审计工作体现出原本的价值和意义。审计部门在开展审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时,也由于权威性和科学性的缺失,导致了工作的延误受阻。同时审计工作作为一种较容易在企业中被边缘化的岗位,较大的人才流动也增加了工作的不稳定性。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协调发展有效措施

2.1在企业审计工作中强化对先进技术的应用

按照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特征,审计过程其实也是对风险进行防范的主要过程。所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更需要具备完善的风险意识,更好的发挥自身职能作用,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对审计工作的指导性进行突出。企业在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对先进风险识别技术的应用,从而更为全面的分析企业中各项资产的分布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对风险管理中的业务、财产、经营等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借助趋势发对企业中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财务指标的变化进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情况进行掌握,合理判断或是预测企业今后发展方向和目标。

2.2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

由于企业开展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本身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因此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更需要对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关注。首先,企业应该对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培养,确保审计人员能对风险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从而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正确认识到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和危害,通过这种方式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优势进行突出。其次,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信息化手段和实践能力进行全面提升。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能在工作中有效参与到风险管理工作中,强化对风险的有效抵御,企业也需要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提升,从而更好的应对社会整体发展方向和趋势。总的来说,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应该正确发挥自身的管理作用,进一步实现对企业内部职能的协调。这也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对企业运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行更有效的提升。

2.3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处于独立地位

在国有施工企业中,内部审计部门是对企业内部进行自我监督的重要一环,内部审计工作也是保证企业内部股东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而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内部控制来说,内部审计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就必须保障内部审计部门具有独立地位和较大的权威。对于我国的国有施工企业来说,想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保障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与独立地位,领导层的主观态度和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至关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有施工企业想确保内部审计工作不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与质量,首先领导层就必须建立起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正确认识,并真正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此外,为了保障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地位,可以将其挂靠在董事会旗下。此外,还应该设计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内部审计工作。最后,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与经费必须与其他部门严格划清界限,从而不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和干扰。

2.4树立内部审计的正确观念

内部审计制度已经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应当打破传统观念束缚,改变对内部审计存在的偏见认识,站在企业的高度,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虽然不是企业的利润中心,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但是,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审查,来发现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内部审计部门能间接地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管理者应该为内部审计部门提供适宜的人力、技术和其他经济资源,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地位,以保障内部审计人员权利和职责的有效履行。

2.5协调企业发展目标与内部审计目标的差异

企业发展目标与内部审计目标差异之间需要通过管理层面的协调,这一差异是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包含了市场目标、贡献目标以及利益目标等,企业发展离不开经济效益,只有保证企业在不同方面都能够具有稳定增长的利益,才能够在未来发展和同行业竞争当中取得一定的地位,提升给自身的竞争力。而内部审计目标从实质上来讲也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因此对于这两者需要从根本上进行一致化的管理。企业审计目标离不开审计工作的制度、方式以及审计人员的制定,将企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内部审计机构需要按照公司发展的规划和目标,建立起年度的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将不同时间段的审计工作都加以重视,无论是事前还是事中、事后,都要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同时还要针对重大的财务状况展开专项审计工作,了解公司发展的具体动态,融入到公司的日常运行当中。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需要通过多方面共同入手,朝向协调发展的方向不断进步。我国进行相关的内部审计立法,就是为了可以帮助企业在一个具有秩序和规范的方向发展,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协调发展的质量,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发展的稳定和方向正确。

参考文献:

[1]杨洁.WF市审计局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17.

[2]孙朝军.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协调和整合[J].中国国际财经(中文),2017(10):115-116.

[3]曹伟.关于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协调的若干探究[J].中国商论,2017(11):149-150.

[4]周晓斌.浅谈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协调发展[J].财政监督,2016(16):76-78.

[5]何萍.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多维协调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3):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