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燃煤电厂锅炉NOx排放的对策探讨孟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控制燃煤电厂锅炉NOx排放的对策探讨孟嘉

孟嘉张友卫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211102)

摘要:燃煤电厂NOx排放已成为大气中NOx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有效防治燃煤电厂NOx污染,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浓度作出了严格规定。本文基于燃煤电厂NOx生成机理,介绍了低氮燃烧、SCR、SNCR等NOx控制技术,并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同时,对超低排放政策背景下燃煤电厂锅炉NOx排放控制技术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燃煤电厂锅炉NOx

0序言

氮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其大量排放既可形成酸雨,又能与碳氢化合物结合形成光化学烟雾,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带来严重危害[1]。NOx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环境问题,在工业NOx排放中,燃煤电厂是NOx排放的最主要来源之一。2011年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规定,现有煤粉锅炉NOx的排放浓度应低于100mg/Nm3,该指标超越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地区排放限值要求。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要求也孕育而生,针对NOx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排放限值进一步降低至50mg/Nm3,对电厂NOx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本文从NOx生成机理出发,对NOx的控制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1NOx的生成

在煤的燃烧过程中,空气中的氮气和燃料中的氮元素是生成氮氧化物的2个来源,氮氧化物主要由NO构成,其份额约占NOx排放总量的90%以上[2]。根据生成方式一般将燃煤锅炉燃烧生成的NOx分为热力型、燃料型和快速型。

1.1热力型

热力型NOx的生成量主要与燃烧区温度有关,在温度足够高时,热力型NOx的生成量占NOx总量的30%左右,当燃烧区温度小于1300℃时,NOx生成量不大,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其反应速率迅速增加。

1.2燃料型

燃料中的N通常以原子形态与C或H结合,形成环状或链状化合物,与空气中的N分子相比,煤中N的有机化合物键能要小得多,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NOx,称之为燃料型NOx[3]。燃料型NOx约占NOx总量的65%~85%,其产生的燃烧区温度范围为600℃~800℃之间。影响燃料型NOx生成的因素有燃料的含N量、燃料的挥发分含量、燃烧过程温度、着火阶段氧浓度等。燃料的挥发分增加NOx转换量就越大;火焰温度越高NOx转换量就越大;挥发分NOx转化率随氧浓度增加而增大

1.3快速型

快速型NOx是在碳氢化合物型燃料在燃料过浓时燃烧,燃料挥发物中碳氢化合物高温分解生成的CH自由基和空气中N2反应生成HCN和N,再进一步与O2作用以极快的速度生成。快速NOx在燃烧过程中的生成量很小。影响快速NOx生成的主要因素有空气过量条件和燃烧温度。

2NOx控制技术

目前,国内外电站锅炉控制NOx技术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控制生成,主要是在燃烧过程中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改变煤的燃烧条件,从而减少NOx的生成量,如低NOx燃烧技术等;一是生成后的转化,主要是将已经生成的NOx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从烟气中脱除掉,如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electivenoncatalyticreduction,SNCR)等[4]。

2.1低NOx燃烧技术

低氮燃烧技术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措施。通过控制燃烧过程温度和炉膛中的氧化还原氛围,在满足燃烧效率的同时,减少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是控制燃烧过程氮氧化物生成的有效手段。目前工业上采用的低氮技术包括低氧燃烧、烟气循环燃烧、分段燃烧、浓淡燃烧技术等。低NOx燃烧技术的特点是工艺成熟,投资和运行费用低。但是,低NOx燃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锅炉燃烧经济性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氧量控制不当,会造成CO浓度的急剧增加,造成燃烧热损失,同时也会引起飞灰中碳含量的增加,燃烧效率将会降低。

2.2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SCR)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以NH3作为还原剂,“有选择性”地与烟气中的NOx反应并生成无毒无污染的N2和H2O。其反应方程式为:

4NO+4NH3+O2→4N2+6H2O

2NO2+4NH3+O2→3N2+6H2O

其原理首先由Engelhard公司发现并于1957年申请专利,后来日本在该国环保政策的驱动下,成功研制出了现今被广泛使用的V2O5/TiO2催化剂,并分别在1977年和1979年在燃油和燃煤锅炉上成功投入商业运用。SCR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多、最为成熟且最有成效的一种烟气脱硝技术。SCR技术对锅炉烟气NOx控制效果十分显著,占地面积小,技术成熟,易于操作,同时SCR技术消耗NH3和催化剂,也存在运行费用高、设备投资大等缺点。

2.3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技术

选择性非催化氧化还原法(SelectiveNon-CatalyticReduction,SNCR)工艺,也被称为热力DeNOx工艺,最初由美国的Exxon公司发明并于1974年在日本成功投入工业应用。SNCR技术用NH3、尿素等还原剂喷入炉内与NOx进行选择性反应,不用催化剂。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1)NH3作为还原剂

4NH3+4NO+O2→4N2+6H2O

(2)尿素作为还原剂

2NO+CO(NH2)2+O2→2N2+CO2+2H2O

该方法以炉膛为反应器,可通过对锅炉进行改造而实现。SNCR工艺的NOx脱除效率主要取决于反应温度、NH3与NOx的化学计量比、混合程度、反应时间等。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还原剂损失和NOx脱除率下降。通常设计合理的SNCR工艺能达到30%~70%的脱除效率。

2.4控制技术比较

上述几种NOx排放控制方法均能实现降低NOx排放量的效果,但每种方法实现的优劣程度不同,投资和运行成本也有所区别。

3超低排放下NOx控制

随着我国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对燃煤电厂提出了更高的污染物排放要求,其中NOx排放浓度限值从2016年1日1日起开始执行50mg/m3。因此,燃煤电厂需要对脱硝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才能实现超低排放要求。

超低排放下NOx控制技术主要基于原有低氮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开展,对原有低氮燃烧器进行优化改造,鉴于SCR技术的高脱硝效率,烟气脱硝技术基本选用SCR技术,如江苏利港电厂将原有SNCR技术改造为SCR技术。

为了有效控制NOx的生成量,对低氮燃烧器进行折优改造,目前,最先进的低氮燃烧技术可将NOx产生浓度控制在200~250mg/m3,部分燃用煤种较好及控制水平较高的电厂甚至可控制在以下200mg/m3,NOX的产生浓度降低效果明显。

另一方面,可通过提高烟气脱硝效率来进一步降低NOx排放浓度。由于SCR技术具有较高的氮氧化物脱除率,在超低排放改造中使用最为广泛。对于已建成的SCR脱硝设施,可通过两种方式来提高脱硝效率。一是对SCR反应器进行加层改造,即在原有SCR设施基础上,新建一层催化剂层,并同时安装催化剂,增强NOx与还原剂反应效果,该种方式需要对SCR反应器进行改造,改造难度较大;一是在原SCR反应器的预留层直接安装催化剂,达到提高脱硝效率的效果,该方案不需要对现有SCR反应器进行重新设计和荷载力核算,改造难度较小。

4结语

如今,我国环保矛盾日益突出,环保管理要求不断加强,而燃煤电厂作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受到的环保关注力度也与日俱增。本文根据燃煤电厂NOx生成机理,对低氮燃烧、SCR、SNCR等NOx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从技术经济比较可以看出,低氮燃烧技术较其他两种技术降低NOx效果较小,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在超低排放政策背景下,低氮燃烧技术正在不断发展,目前已能有效控制锅炉NOx的生成量,为后续烟气脱硝技术降低了很大的运行压力。烟气脱硝技术中,SCR技术较SNCR技术有较大的脱硝效率优势,能更加有效的降低NOx排放量,是烟气脱硝的首选方式,但该方式需要付出较大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

参考文献:

1刘勇军,王雪娇,巩梦丹,尹华强.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现状与进展[J].四川环境,2014,33(6):115-117.

2杨根盛,李忠,杨定华,张大龙.煤粉炉燃烧控制NOx的应用研究[J].锅炉技术,2013,44(6):29-34.

3贾昌明,陈瑜,曾智,刘壹州.燃煤机组NOx控制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5,11:144-146.

4郭斌,廖宏楷.我国NOx控制策略探讨[J].广东电力,2009,2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