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性前置胎盘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凶险性前置胎盘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徐晶

徐晶

(湖北省黄石市妇幼保健院435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平均将其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在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关键词】凶险性前置胎盘改良B-lynch缝合术米非司酮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7-0155-02

基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疾病病理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54例患者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并平均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为27例,患者年龄为24—35岁,平均年龄(29.6±1.3)岁;对照组患者为27例,患者年龄为25—34岁,平均年龄(29.8±1.1)岁。对本次研究中选取的5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均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治疗组患者在胎儿分娩后,对于胎盘植入且没有出现活动性出血患者,不需对其进行人工胎盘剥离。对于通过按摩子宫体及宫缩剂进行治疗的且出现大量出血患者,应将其子宫托出腹部切口外,用1/0号90cmDexon线在经典B-lynch下1—2厘米处进第一针,进针点尽可能同宫颈内口处于水平位置,缝线穿入患者宫腔,在距离患者子宫右侧边缘约4厘米左右出针,之后将线拉至患者宫底,并将其其加压在宫底距离右侧宫角3—4厘米左右处,之后将线从患者宫底垂直拉向后壁,在前壁切口下缘进针点相同水平后壁进针直至患者宫腔,穿过宫腔到患者左侧后壁对称点水平出针,将线垂直绕过宫底直至患者子宫前壁,子宫前壁左侧切口上下缘进针选择同子宫右侧部位进针点相对称,在助手帮助下牵拉线两端收紧后结扎,完成后对子宫切口进行缝合。除此之外,患者每日口服2次米非司酮,25mg/次。

1.2.2对照组患者在胎儿分娩后,在其宫体内注射20U缩宫素,并对其子宫体进行按摩。对胎盘部分植入处进行修剪处理,采用8字缝合方法对出血处进行处理,对于仍出血患者应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或是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方法进行处理。

1.3疗效判定[1]

无效,即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有效,即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显效,即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患者例数+显效患者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单位为(x-±s),不同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方法为X2检验法,如果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P<0.05,说明两者间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表: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组别例数无效有效显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27例3(11.1%)10(37.1%)14(51.8%)24(88.9%)

对照组27例9(33.3%)12(44.5%)6(22.2%)18(66.7%)

2.2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

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过程中,其手术时间为(54.3±18.2)min,术中出血量为(527.2±21.1)mL,子宫切除率为22.22%(6/2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过程中,其手术时间为(68.7±14.6)min,术中出血量为(815.6±42.3)mL,子宫切除率为40.74%(11/27)。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呈上升趋势,其同患者产次及前置胎盘发生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具有显著影响。手术方法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改良B-lynch缝合术主要是通过缝线纵向压迫患者子宫平滑肌,进而减轻患者肌层内弓形血管压迫现象,有效对患者止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米非司酮可有效减少患者子宫胎盘血流量,促使子宫收缩,便于排出残留胎盘,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综上所述,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在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疾病上具有显著效果,本次研究中,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均同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该研究结果同张兰玲、席玉玲及宫莹莹学者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凶险前置胎盘》中研究结果较为相似[2]。因此,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值得在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疾病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秦江霞,杨若雅,贾金平等.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08):112-113.

[2]张兰玲,席玉玲,宫莹莹.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凶险前置胎盘[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02):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