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桩基钻孔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路桥桩基钻孔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林军

枣庄市公路管理局山东枣庄277800

摘要:都说“要致富,先修路”,随着我国现代化水平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路桥建设。而在路桥建设工程中,常常使用桩基钻孔技术来提高其地基的稳定性。桩基钻孔技术施工工序繁杂,每个工序间关联密切,所以需要我们加大对桩基钻孔技术的应用研究。本文首先对路桥工程中的桩基钻孔技术的施工流程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阐述桩基钻孔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路桥工程;桩基钻孔;施工技术

1.路桥桩基钻孔施工技术的流程

在建设路桥基础时,具体的钻孔灌注桩应用施工流程如下:确定桩基的位置、埋好护筒、将钻桩机放入施工场所、开始钻孔作业、首次进行清洗洞孔、检查施工质量、放入钢筋笼、放入导管、再次对洞孔进行第二次清洗、水下灌入混凝土、施工完毕。

2.具体应用

2.1准备工作

2.1.1钻机的准备工作

钻机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装置设备,对于不同的施工环境和要求,在具体施工时所需要的钻机型号性能都会不同,目前我国钻机市场上的钻机型号种类繁多,为保证工程质量,我们要尽量要在施工前就调查分析清楚,选取合适的钻机。

2.1.2场地的准备工作

适宜的施工场地也是决定施工质量的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实际的桩基钻孔作业时,经常会把能否满足桩基预定尺寸作为选定施工场地的一项关键的审核内容,此外还会考虑一些施工过程中可能突发的施工,譬如施工地可能存在水源缺乏的状况、施工场地属于多雨季节等等。所以我们在实际选择施工地点时既要选择高地势的位置,又要选择水源供给稳定的地区。

2.1.3护筒的准备

护筒在整个施工环节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譬如能够保护洞孔口的结构稳定、隔绝水源、保持桩基桩位的稳定,其中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持桩位的稳定性,以及防止水流入孔内破坏桩位的固定性。一般情况下桩基钻孔都会使用钢制护筒来做为施工护筒,再采用法兰螺丝来拼接护筒接头,在中间垫上0.5厘米的橡皮圈,这样设置可以避免护筒接头处出现漏水问题。

2.2确定桩基位置和埋设护筒

在桩基钻孔具体施工前,首先一定要对当前桥梁的桥位做好测量工作,准确测量出桥墩的位置,然后再以此定好桩基的位置,要保证两桩距离要在2m上下,而且还要保证有足够宽度的埋土位置,这样才能对护筒起到稳固作用。在埋设护筒时,要以桩心为起点,向四周均匀挖土,进行埋设的钢制护筒一般高3米、半径1米,一般使用震动锤来进行震动埋设,桩的中心要和钢护筒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偏差不能大于50毫米,护筒要保持垂直,护筒倾斜度不能大于1%,之后再将护筒周围用黏土进行填充、压紧,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减少漏水的状况。

2.3清洗洞孔

一般情况下,在清孔前,要将钻机提高至孔底30厘米,进行空转,再依据实际的泥浆比例放入相应密度的泥浆,直至孔内有1.12至1.31左右的泥浆比,且要保证含沙率不能超过3%,沉淀的厚度不能超过32厘米,桩基钻孔的孔深达到设计师预先设计的标准后,就开始检查孔径大小和孔的深度是否合格,以及对工程监管师对钻孔进度进行报备,若是工程监管师觉得可以开始进行清洗洞孔了,再进行清孔作业。

2.4制造及安放钢筋笼

在施工过程中要在保障钢筋笼的安装效率和垂直度的情况下来开展钢筋笼的制造工作。钢筋笼的制作要严格按照样图规定的尺寸大小,焊接时焊口也要符合工程规范。焊接时要加上劲箍筋将其焊成一个闭合的圆形箍,而且要把钢筋纵向的交汇点全部焊牢,使钢筋得到加固稳定,避免在吊运过程中发生变形。此外一般还需要在钢筋笼的骨架外设置一个垫块来进行控制保护,骨架顶端还要加上吊环方便安放钢筋笼。整个钢筋笼的误差不能超过规定的标准50毫米,而且要在检查员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在安放钢筋笼前要先标好安放的高度,放入洞口时,要小心避免接触到孔壁,入孔后,要根据保护层的厚度对钢筋笼的位置进行调整摆正,位置固定好后,再把钢筋笼的吊环挂好在洞孔口处。

2.5混凝土灌注施工

灌注混凝土是整个桩基钻孔施工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所以要在确认前面环节无误后再开始进行灌注。先使用导管进行灌入水下混凝土,导管一定要进行深埋处理,最好埋在土下3米至7米的深度处。灌注时使用的导管的半径要在125毫米左右,导管的厚度不能少于5毫米,第一节导管长度要超过6米,其他节的导管长度大约为2米。在浇筑过程中,不能把灌浆的管道拔出地面,混凝土配置的强度要超过原定的15%,含沙量要在0.4至0.5左右。单个的混凝土灌桩时间不能够大于6个小时,混凝土面上升速度要在每小时2米以上。灌注混凝土前要先将少量水泥浆灌入储料斗内,等储料斗被塞满后方可把水泥土灌入洞孔底部。为防止灌注时钢管上浮,混凝土实际灌注的高度要大于原定桩柱0.6米。此外,每柱桩基的施工过程都要进行详细记录,将记录资料反馈上报给监管工程师,若发现灌注过程存在问题,要及时实行补救措施。

3.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3.1桩基位置存在偏差

在钻孔环节施工时,经常出现桩基承载力不够高的现象。其实这种状况是由与在钻孔时钻孔机的位置摆放不对,造成打出来的孔位置存在偏差,所以影响了桩基的稳定性。此外在测量孔位时若测量仪出现故障,放出来的测量射线不准确,也会导致孔位偏移。因此我们在进行打孔作业前一定要严格检查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完善,仔细检查施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完好,避免出现坏桩,影响工程质量。

3.2桩基断桩

有时候在桩基钻孔施工完毕后,对桩基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时,却发现桩基断裂了。引起这一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但一般都是由于孔中心倾斜超过了规定标准所致,此外,也有可能是由于用来进行浇筑灌溉的混凝土密度不够,或者是由混凝土内含有大量杂质造成。

3.3钻孔倾斜

在施工过程中,钻孔倾斜也是时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探其因果,若是钻杆弯曲或者是接头直接的缝隙太大就很可能导致钻孔倾斜。而且若是施工场地不够平整,地面凹凸不平以致钻机放置不稳;或者钻机施工的地面软硬交替,以致钻头受力时大时小、钻机承受压力过大也是导致钻孔倾斜的要素。所以在施工前要尽量选取适宜施工的场地,并且对地质进行勘察。

3.4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质量、浇筑技术和浇筑时间不当而造成。当灌注时使用的混凝土出现质量问时,流动性就会变差,从而导致导管堵塞。而浇筑过程中若是浇筑技术不够熟练,不能快速将混凝土和泥浆进行浇筑,也会出现堵管问题。一次浇筑的时间最长为6小时,在浇筑过程中,一些易沉淀物质就会沉在管底,随着时间的积累沉淀物会越来越多,以致堵管,因此要控制好灌注的时间不能过长。

结语: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路桥桩基钻孔技术因其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优点而得到广泛使用。但是钻孔灌桩技术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一不仔细就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所以为了更有效率、更加优质、更加经济的进行路桥建设,我们应该严格把关桩基钻孔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对其发生的意外事故进行及时修正,做好灌桩准备工作,保障混凝土的质量,这样才能保证路桥建设工程的质量,才能保证我国路桥事业快速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茅文舟,陈琦.浅谈公路路面施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176.

[2]李俊琪,孙丹凤.路桥桥梁桩基施工分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4,5(7):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