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新形势下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思考

李宁董昆仑王义宪

河南省基本建设科学实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16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有关于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其中对于施工安全这一项更是格外重视。虽然近些年来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但是安全事故还是常有发生的。建筑行业中,想要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安全保障,需要加强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本文主要讲述了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安全事故,使建筑行业成为了危险度较高的工作,形成当前危险性较高的原因有多种,本文从国家与建筑企业的角度进行了问题的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安全施工方案,希望可以对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献出绵薄之力,确保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

1、我国建筑工程当中安全管理的特点分析

1.1工程当中的持续性特点分析

安全问题必须要贯彻于整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对于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说,必须要充分的重视好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和环境问题,对于持续不断出现的一些问题实施管理,否则如果一旦出现相应的安全失误现象,很容易就会给整个项目的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甚至还会造成一些项目建设无法顺利进行,所以结合各个方面来说,项目当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属于一项长期性并且要求还非常高的工作。

1.2工程当中的协调性特点分析

由于工程当中的安全问题不仅存在于建筑生产的各个活动当中,从整个项目的生存寿命来看,在整个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以及使用阶段,都必须要充分的确保好整个项目的安全性能。管理人员以及项目的参与人员必须要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认真地协调好存在的各种问题,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长久发展。

1.3工程当中的预防性特点分析

安全管理活动的任务是必须要确保好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更好的确保好各项财产不遭受外界损失,为工作人员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结合这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预防为主的管理体系属于整个工程的一个立足点,如果要想搞好工程当中的预防性工作,不仅要体现在一系列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上面,还必须要对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性安全教育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

2、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

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都必须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制度管理上面,也必须要始终坚持施工的安全管理,将工程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有效地发挥出工程施工设备和保护措施的作用,通过不断加强工程当中安全管理的重要认识,可以有效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如果整个工程的安全性都保证不了,那么工作人员的情绪就会受到高度紧张,也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对于工程的施工进度或者是人身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

最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当中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很多工程都出现了相应的豆腐渣现象,一些工程当中的触电和坠物,也给建设单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在社会层面上产生了不好的社会风气,威胁到了我国人民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而发生这些事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工作人员疏忽了对于整个工程当中的施工安全管理,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认识,造成在后续施工当中很容易就会产生一系列安全事故问题,因此在今后,我们必须要不断加强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更好地加强整个工程的安全控制,这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会逐渐提高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

3、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3.1以人为本,加强监管

第一,如何加强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方法,我国政府首先要引起重视,将施工安全放在首位,有意识地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在监管过程中要加大施工管理力度,及时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有效控制建筑业,避免误解只有利益重要,安全被忽视的误区。第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要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的保障体系,避免形式的监督。第三,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建筑施工监理部门,专门监管企业施工安全,对那些不符合规章制度的企业要加以整改,难以教化的要加以企业黑名单之中,以强化政府政策的落实力度。使建筑施工企业从被动实施到主动参与的安全管理形式得以接受。最后,在日常监理计划中,要制定相应的计划,不能盲目进行工作,在确定目标的前提下加以深化分工,使安全监理工作成为一种有秩序的工作流程。

3.2建立和完善施工单位的安全机制

施工企业要改善其施工观念,建立安全施工程序,避免追求过快速度影响下的不安全行为,完善建筑安全施工机制。施工企业要加大对施工人员专业知识和防范意识的提升,切实开展安全教育,传授必要的施工安全知识,公布文明施工的基础要求,解释各种工作事故,突出施工队伍的安全防范问题。在施工人员上岗之前就要做好相应的专业培训,并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具备就业标准和事故防范意识和能力。

与此同时,建设单位必须建立高效的事故安全应急机制。“预防为主,全面整改”,培训施工监理应急的质量,建立完善的应急指挥组织和应急团队。只有在安全得到保证和应急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才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这样即使发生事故,也能有效地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3.3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素质

(1)增加对施工企业安全监察人员的培训次数和力度。结合工程体系和施工进度,保证关键施工场地的安全发展。在进行施工安全检查过程中,要切实做到实地考察工作,结合科学的安全施工程序进行专业的施工,并对各项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2)施工人员要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加强施工安全意识,有意识地进行防范,并积极参加企业安排的施工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管理培训,认真学习有关施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定,重视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把控、安全隐患防御、施工工程技能完善和工作岗位的安全实操程序。如何促进建筑安全管理体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才能在实施过程中更加顺利、有效。

3.4改善施工环境

露天和高海拔地区的建筑施工环境十分恶劣,也十分常见,但施工单位要重视人本思想,要积极采取安全设施的加持,努力改善恶劣环境的多种影响,使施工人员在任何施工环境下,都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为有效执行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应该设置安全带和安全网等安全防范设施。为每个施工人员提供安全鞋和安全帽,负责每个施工项目的安全和进程。此外,施工单位还应预测和评估建筑安全的潜在安全隐患,并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设备,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加强施工安全的科技投入和研发,慢慢加大对建筑安全施工的管理办法,更科学地进行安全施工。加大对露天或高海拔等危险作业工作的安全设备研发和机械开发,以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指数。

结束语

在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各种新型建筑施工技术的出现,工程管理工作也展现出了较为理想的改进效果,尤其是现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其信息化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在进入到大数据时代之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现阶段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重点需要从信息资源的共享环节入手。对于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而言,如果能够对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进行充分的利用,就能够大大提升工程造价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吕小静.建筑企业建筑安全管理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3):17.

[2]王喆.建筑工程安全的管理与控制[J].建筑安全,2018,33(10):58-60.

[3]徐炜亮.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策略探讨[J].山西建筑,2018,44(22):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