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针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松针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李风华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本文综述松针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测定研究。为松针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松针;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R9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379-03

松针为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植的针叶。松针始载于《本草纲目》,药用价值悠久,味酸,苦涩,性温,无毒。入心、脾、肝经。用于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杀虫止痒。现代研究表明,松针提取物具有镇静、镇痛、抗炎、抗氧化、减缓衰老、抗疲劳、抗突变、降血糖、降压、抑菌等作用[1]。对性功能减退、糖尿病、便秘、青年人的经常感冒、青春痘、过敏性鼻炎、肥胖等有特殊的疗效。

1.松针化学成分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现在技术发现:松针是松树主要药用部位,松针中含有萜类、黄酮、糖类、粗蛋白、氨基酸、甾醇、精油及微量元素等。

1.1挥发油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松针挥发油,其含量较高,具有特殊的香气,挥发油主要含有单萜和倍半萜,以及少量萜烯的醇、酯类化合物;单萜和倍半萜以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β-丁香烯、柠檬烯、石竹烯等成分为主[2]。其中β-石竹烯、α-蒎烯、β-蒎烯、α-石竹烯、柠檬烯、乙酸龙脑酯含量较高且对照品易得,可作为马尾松的特征组分。

1.2莽草酸

莽草酸(Shikimicacid)作为抗禽流感药物磷酸奥司米韦(商品名:达菲)的合成原料,自1885年首次分离出以来,对它的研究步伐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张爱民[3]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技术从马尾松针水煎液的甲醇部位分离得到莽草酸。李宁等对7种松柏植物的莽草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以雪松(3.93%)含量最高[4]。由于莽草酸化学合成反应条件苛刻、成本高而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八角茴香中莽草酸含量最高达10.47%但其生长缓慢无法满足合成达菲可能的用量。松针莽草酸的含量虽然较八角茴香低,但原料成本低,来源广泛易得可为莽草酸生产企业的原料选择提供参考。

1.3黄酮

有研究表明,松针中含有一定量的黄酮类化合物,但关于松针中黄酮的报道却很少。王巍等[5]从马尾松松针中分离得到槲皮素、双氢槲皮素、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苷等。

1.4粗蛋白、氨基酸

松针含丰富的粗蛋白、氨基酸。邓毅等在甘肃油松、马尾松中发现松针中含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以谷氨酸(9.85%)、精氨酸(18.37%)、脯氨酸(8.72%)和天门冬酸(7.74%)等4种氨基酸的含量最高[6]。

1.5色素及维生素

胡耀辉等从大兴安岭红松干粉中测定叶绿素含量达11%[7]现常用作提取叶绿素的原料;文献中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松针中含有维生素C、B2、B6;松针中维生素C。维生素C的量为412~2505mg/kg,远远高于一般的蔬菜和水果。杨雪冬等[8]研究了杜松、油松、云杉、樟子松针叶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这4种松针粉β-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分别为77.7、47.5、50.7、82.7mg/kg。

1.6多糖

已有文献报道松针中还含有多糖,但相关文献很少。徐丽珊[9]等采用紫外风光光度法测得湿地松、黑松、马尾松中多糖含量分别为2.41%、2.26%、2.37%,其中湿地松中多糖含量最高。

1.7木质素、原花青素类

冯卫生等在松针中鉴定和分离出木质素类;国外学者从松针中分析出含有抗氧化性的多酚类聚合物低聚原花青素[10]。

1.8其他

松针中还含有脂肪酸,特别是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三烯酸、二十碳三烯酸3种脂肪酸,因其分布规律很明显,被称为松科的特征脂肪酸[11],同时含可溶性糖,矿物质、甾醇、苦味酸、色原酮、甙类等化学成分。

已有文献报道松针中还含有多糖、槲皮素、山柰素、莽草酸等,但相关文献很少。松针中各种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松树的品种和松树的生长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树龄和加工方法等因素。

2.松针中相关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2.1挥发油

栗本超等[12]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溶剂倍数、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对马尾松松针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马尾松松针挥发油提取得率的最主要因素是溶剂倍数,其次是提取时间,最后是浸泡时间。

据文献记载采用超临界CO2提取技术提取松针化学成,SFE提取及条件为:釡温度40℃,压力15MP,解析釜40℃,解析压力4MPa;其主要成分为饱和脂肪醇、酸,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萜类[13]。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优点是,适用于提取热稳定性差的成分。

采用高压锅提取挥发油,一天中取样8次,收集30ml左右挥发油。此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提取最多[14]。

2.2莽草酸

文献[15]以水为溶剂,采用超声法提取松针中莽草酸;HPLC色谱法AgilentZorbaxXDB-Cl8(4.6mmx150mm,5μm)色谱柱测定云南松中莽草酸的含量为2.55%。

2.3黄酮类

目前关于松针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的文献很少,故参考药典银杏叶中槲皮素、山柰素的测定方法。《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中银杏叶三氯甲烷回流提取2小时,弃去,药渣挥干,加甲醇回流提取4小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5%盐酸溶液(4:1)混合溶液25ml,加热回流30min,放冷,转移至50ml量瓶中,甲醇至刻度。此方法经验证可作为松针中槲皮素、山柰素的测定方法。文献中采取UV,考察温度、提取时间、溶剂倍数对松针总黄酮的含量;测的雪松中总黄酮的含量为0.89%。

2.4多糖

文献中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利用微波辅助技术提取松多糖,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广西产马尾松中多糖的含量为6.27%;葛霞等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水提法提取雪松中多糖,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广西产马尾松中多糖的含量为4.5%。

2.5其他成分

杨雪冬等采用分光光度法,以丙酮萃取松针中β-胡萝卜素含量,以松针干粉计,杜松(104.8mg/kg)、油松(36.1mg/kg)、红皮云松(995.2mg/kg),以樟子松(140.8mg/kg)含量最高;松针中绿原酸,采用HPLC色谱法,超声提取;色谱柱:WatersODSC18柱(3.9mm×150mm,4μm)绿原酸含量为14.2%;文献中采用氨基水杨酸法测得脯氨酸的含量,采用DMSO法测定叶绿素的含量。佟丽丽等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70%甲醇静置提取落叶松中缩合单宁的成分,以儿茶素为对照品测定缩合单宁的含量;文献中采用F-D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鞣酸的含量,采用HPLC色谱法测定没食子酸的含量。

结语

大量研究均表明松针中富含多种活性物质,药理作用十分广泛,其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的重视,目前市场上松针作为保健品被开发。已有松针茶、松针枕、松针酒等产品。

【参考文献】

[1]孔庆峰,杨金宇,潘西芬.松针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1,26(4):278-281.

[2]刘力恒,王立升,冯丹丹等.马尾松和湿地松松针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GC-MS比较[J].分析分析试验室,2008,27(11):75-80.

[3]张军民,石晓峰,李冲等.雪松松针中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10,33(2):215.

[4]王东东,石晓峰,李冲等.7种松柏科植物中莽草酸的含量测定[J].中国药房,2011,22(7):616-618.

[5]王巍,王晓华,尹江峰等.马尾松松针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7):549-552.

[6]段辉,陆磊,徐艳.甘肃不同地区油松氨基酸成分分析研究[J].中兽医医学杂志2008,6:28-29.

[7]胡耀辉,李楠,王桂云.松针叶绿素与可溶性符合我的提取[J].1997,13(2):117-118.

[8]杨雪冬,邓卫平,金秀艳等.四种松针粉中β-胡萝卜素含量的分析[J].生物技术,1995,5(2):46.

[9]徐丽珊,张萍华.松针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29(4):73-76.

[10]吕丽爽.天然抗氧化剂低聚原花青素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2(2):47.

[11]程扶玖.松属植物松针化学成分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0,10(3):232.

[12]粟本超,陈小鹏,肖万娟等.马尾松松针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7:125-127.

[13]李萍,刘友平.松针研究进展[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3):49-50.

[14]韩瑞亭.松针的提取方法及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07,20(4):313-315.

[15]夏从龙,周浓,刘光明.云南松中莽草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6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