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的回眸——浅谈清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5
/ 2

两千年的回眸——浅谈清亡

张子岩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400074)

摘要:中国经历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曾为世界文明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封建体系下最后一个王朝,清王朝的灭亡往往被“落后文明终将被先进文明战胜”这类的言语盖棺定论,然而历史的发展趋势中涵盖的诸多细节菜正是我们所需要重点研究的对象,通过浅谈清亡,分析朝代更迭的诸多细节,探讨时代变更的内在规律,正所谓明史可以知兴替、明得失,便是如此。

关键词:三百年治乱循环;民族本位主义;经济崩盘;军事畸形

当代诸多学者对于清朝灭亡的盖棺定论往往倾向于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先进的文明战胜了落后的文明”。历史无言,但总能用无数的史实证明这句话是片面的。重新回顾清王朝的历史,清王朝也难免落入了封建社会三百年治乱循环的桎梏,清朝由血腥的入主中原而开端,开创了无可复制的康乾盛世,盛世落幕后,王朝磕磕绊绊、步履维艰,在王朝的末期,清同明、宋甚至于商周一样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的激化、劳资关系紊乱、统治阶层高度腐化等问题。虽然同属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兴衰却又是不可复制的,其具体灭亡原因的细微又不尽相同。故而,清亡同明亡、宋亡等又不可同日而语,甚至相比于元亡更是大相径庭。所以下文分作四点,对清朝亡国进行讨论。

1民族本位主义下的国民思想

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清王在接纳汉族人民的方面做得较之元朝统治者有长足的进步,因为后世的清朝统治者逐渐懂得了民族和谐的必要性并逐渐趋于汉化。但是,在士人关注的仕途以及黔首关注的民生等方面,满清一族的地位始终居高不下。民族的本位思想虽然在文字狱的威逼以及八股取士的利诱下不断地被削弱,但是民族本位思想始终无法永远褪去,只会伴随着清王朝的落幕而消失,究其原因就在于清王朝统治阶层的本身,在这里不再赘述。尽管民族本位思想依然存在,但是更多的民众选择了沉默。民众本该试图逃脱这种本位思想的桎梏,但是更多的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遗忘,遗忘掉先烈的付出和痛苦,正如陈独秀笔下的国民思想僵化,以及陈寅恪先生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实不然,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所含沙射影并对现如今的思想导向便是——“封建末期的受压迫人们不懂得反抗”。这句话,对,也不对,关键是所站在的立场的不同所致。在改革者和革命家的眼中,受压迫人民的不懂反抗可以理解为不去反抗封建专制和帝国主义压迫,以至于革命的重任须要移交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肩上,并由资产阶级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其实,这句话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民众并非不懂得反抗,只是历经了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民众思想在皇权至上的思想体系下始终难以实现长足的突破,并且它们的历史使命也不允许他们越过所谓的鸿沟,民众思想的固化体现在他们只知道推翻王朝的通知,换个国号,换个皇帝继续做,正所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其中也体现了“小民思想”的弊端。上文所述也是反抗,只是反抗的对象大相径庭,关键在所站的立场,民众的“小民思想”也正是在清王朝民族本位思想促使下走向了极端。

现在我们将朝代更迭同国家制度变更二者相结合来谈清王朝的灭亡。制度的更迭同朝代更迭如出一辙,具有类比性,所以探讨制度的消逝一定要分析制度的建立。追根溯源,我们将清亡同周亡想类比会发现二者的相似性,这里我们谈清亡,不谈周亡。

2经济态势由粉饰太平向全面崩盘的转变

清王朝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目睹了国外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却依旧不思进取,始终摆着天朝上国的架子,坚持闭关锁国,不顾国内经济态势已是粉饰太平,一任放纵不反思失误和过错,虽然仗着国内生产总值居高不下,却经济命脉的走势早已不合时代的要求,正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无甚区别。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化解统治危机,在经济方面的主要举措是推行新政,如练兵、编巡警、兴学及地方自治等,在今天看来,上述活动符合现代性要求,然而却造成了政府支出的骤然膨胀,以致财政陷入崩溃的窘境。财政支出超越许可限度地投向新政,对清廷统治、社会安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时论》就指出:“夫今日民生至窘蹙,人心之机陛,譬犹炸烈之药,遍布室中,爆发之期但需时日。使不燃导线,犹可旦夕苟安;若导以火而触其机,则轰然不可复遏。我国今日之新政,固速乱之导线也。”事实也正是如此,新政所导致的庞大财政支出而形成的苛政,直接导致民怨沸腾、财政崩溃。

3前期军事发展滞后及畏战情绪严重以及后期军事发展“畸形”

清王朝的军事力量相比于外国的军队,首先在战争打响之前,在物质层面高度落后,处于绝对的劣势。其次在心理层面上,无论是帝国的军队还是满朝文武,面对金发碧眼的外邦人以及铁甲洋枪等庞然大物时无不是内心充满了恐惧。再者,本可以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满清官兵由于军事管理层的调度不周以及政府官员的畏战心理,使得清政府在国际交锋上颜面尽失,但是自诩以天朝上国的政府首脑们对外又不情愿放下“和为贵”的架子,以致有了“量中华之物力”的无耻言语。清政府为了挽救自身统治,在清末采取的一大举措乃编练新军,其结果却是新军集休哗变。清王朝最终灭亡,导火索是武昌起义,而武昌起义之所以爆发,与湖北新军集体哗变有关。在此需要注重点说明的是清末新军的观念转型。如“江南新军改募兵为征兵,武风渐升,兵格渐贵,其间虽未必尽明忠爱之大义,而读书有身家之人极占多数,实与从前募兵但图饷而来者,其志趣迥有区别。法国驻华武官也说:”对军事事物的兴趣在全帝国不断增长,每一个人,学生学者等等都想接受训练和穿军装,“祖国”一词开始有了一些意义。是忠于国家,还是效忠朝廷,乃检验新军军心的“试金石”。前近代社会,军人“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而体现国民与国家关系的近代新式军人,理当“只知有国家,不知有朝廷”。随着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构建,从根本上改变旧式军人的“愚忠”观念。这种反映近代国民意识的军人观念,对新式军人的政治逸轨意义探远。清政府着意于军事现代化,结果却导致了军事崩溃。此所谓军事发展畸形。

面对民主革命所呼吁的“民主、科学”,腐败的清政府无奈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以及官僚主义注定向充满人性色彩的民主国家过渡,尽管这一过程充斥着血与泪,但时代的变迁以及制度的更迭也成为了我们如今前进的动力,过往的教训与伤痛不会成为我们的绊脚石。放下过去,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