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政府行政管理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07
/ 2

基于互联网的政府行政管理创新研究

叶虹

(南开大学,天津市300071)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我国的各行各业当中。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大到一个企业的良好运营,这些无不告诉我们互联网对于当今时代的重要性。政府作为我国行政管理的实施主体,在互联网发展的环境之下,其行政管理的措施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文就基于互联网的政府行政管理的创新研究做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政府行政管理;创新研究

政府是我国进行社会管理的最核心的一个机构,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政策对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越来越细致,政府在日常的管理事务上,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所涉及到的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多。但是,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却表现的很单一,无法适应现在的新环境,并且程序繁琐,效率不高。人们对于行政管理的标准日趋升高,所以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也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深入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加强行政管理,这也是政府行政管理需要改革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和科学性,降低传统行政管理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更好的为人民进行服务。

1、互联网和行政管理

1.1、互联网的涵义

互联网是一种能够覆盖全球的网络系统,又被人们称作因特网,在1969年时首次出现于美国。互联网是一个能够实现全球信息共享的载体,是最为快速的大众传媒的一种方式。互联网需要由一些计算机来组成其庞大的体系,而这些计算机需要公用的语言来完成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通讯。也就是说,在一定的通讯协议之下,借由局域网、广域网和个人的电脑端来共同组成全球的网路互联,这样也就实现了互联网全球信息共享的特点。

1.2、互联网的特点

第一,互联网具有相当庞大的数据库。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在查阅相关数据信息时提供了便利。互联网除了可以查询之外,还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共享,避免了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局限性。全球范围之内的庞大数据库能够随时的为人们提供他们想要查找的信息,既方便又快捷,能够使人们运用最少的成本来换取最大的效益。

第二,互联网可以面向所有公众。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有权利使用互联网上的信息,也可以来分享自己的数据让别人能够使用,互联网的精神就是要大家相互帮助,相互依赖。而互联网的这种精神也体现了人类的奉献精神,通过齐心协力的方式来完成全球信息的构建。

第三,互联网的言论不受限制。网络世界的沟通和交流不会受到时间和地域的影响,无论人们上网的目的是想要学习还是为了娱乐,都能够找到与自己兴趣相投的群体,展示自己的优点,学习别人的技术,并且还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表自己的言论。互联网构建的是没有国界限制的地球村,真正做到公开平等,互帮互助。

1.3、行政管理的作用

在我国,行政管理是行政职能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它也是行政职能得以实施的一种载体,是政府的行政工作能够实现的一种必要手段。所以政府的行政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行政管理其实是五种方式的总和,即管制方式、决策方式、执行方式、运行方式和监督方式五种。所以,政府行政管理的改革也需要首先从这五方面着手。

1.4、行政管理的方式

第一,行政管理的主体必须是政府。国家的行政管理通常都是由国家行政机关来实施,也就是由政府来施行。因为政府是国家所组织的行政活动,私人是不能够直接来参与到国家的行政管理当中。并且,行政管理与立法和司法活动不同,政府是通过计划、咨询、执行、监督和反馈来完成行政管理中的政治与社会管理的职能。

第二,行政管理需要依据法律作为前提。行政管理在实施的时候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贯彻落实法律法规。政府行政管理的实施主体合理合法,要严格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来完成相关的行政流程。

第三,行政管理的对象是国家的行政事务和社会的公共事务。行政管理在实施时需要压缩权利的范围同时还需要承担新的工作内容。

2、政府行政管理的现状

面对着我国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大力的推广使用,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在现状上也出现的改变。

2.1、传统行政环境的改变

行政环境是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整个行政系统的各个因素的总称。互联网的出现,因其显著的特点,从而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现在的日常生产活动和日常的生活方式。它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使日常工作变得更加快速有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目前,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严重的影响着传统的行政环境,所以传统行政环境的创新和改革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2.2、传统行政管理的改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机构对于互联网的使用也在不断地拓展。互联网的应用改变的传统的固定办公室的办公模式,自动化和无纸化的办公应运而生。新模式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固定化的办公场所和时间的工作理念,计算机和互联网替代了人工完成了复杂的行政事务,使行政工作更加快捷,提高了办公效率,电子政务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3、互联网下政府行政管理的方向

3.1、管理转变为服务

传统的行政管理以行政的权利作为基本,而政府作为实施行政管理的主体,有着绝对的权利。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改变以及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政府机构就必须在职能上进行改变,首先就要从管理变成服务。政府的首要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只有让人民满意才能够实现这一宗旨,理念的转变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

3.2、单项转变为交互

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呈现出单项型的现象,但是互联网下的新型行政管理则是倾向于交互性,主要表现在给予每个相对人以发言表决的机会,或者是参与到行政管理事务的机会。新的行政管理强调了相对人之间的协商与沟通,更加突出相互式的作用。

3.3、强制转变为合作

互联网下的新型的行政管理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将原来的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相互对立的情况转变成为了现在的相互合作的关系。这样的转变有效的使行政相对人提高自主性,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行政管理的活动中,自愿自觉的遵守行政的决定。

3.4、单一转变为多元

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以其权利为本,但是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社会环境,也无法促进当前行政管理的发展。新型的行政管理从之前的单一化转变成了现在的多元化,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行政相对人对于社会的需求,刺激了行政活动的灵活性和能动性,使其能够更加充分的去发挥它们的作用。

4、政府行政管理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措施

互联网的出现给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所以基于互联网的政府行政管理需要改善传统模式下的行政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和作用,改善传统的管理模式,从而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质量。

4.1、坚持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政府在进行行政管理时一定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完成行政工作的执行。想要突出互联网的优势和作用,就一定要运用好信息化技术。因此,政府首先需要引进先进的设备,增加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借鉴国内外的信息化建设的经验,避免相同问题的发生。信息化的建设还需要与我国政府行政管理的实际环境相结合,避免出现措施与环境不融合的现象,走上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来说,主要是前期需要对目前的行政管理做深入的调查,了解目前的管理措施所存在的问题,从国外的经验中总结出适合自身环境的信息化建设意见,然后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信息化技术的培训,最后为政府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改革奠定基础。

4.2、完善政府信息化的建设。

政府信息化的建设是在政府行政管理中应用互联网的关键,是行政管理效率得以提高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所以,政府必须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互联网在工作中的综合利用率,在资金和决策上都予以大力的支持。信息化的建设由原来的人工管理转化成了技术的管理,只要做好技术的培训和管控,就能够节约政府行政办公的时间成本,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4.3、创新信息化管理方式

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并且管理方法不够科学和完善,存在着与社会实际发展相背离、办公效率不高等问题。针对这样的现象,政府必须要通过互联网来改变和创新行政管理的方式。具体来说,政府首先要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系统的管理办法,开展电子政务,将传统的人为管理转移到互联网上,加深管理的内容,科学的对行政工作进行管理。除此之外,政府在行政管理上一定要秉承透明化和公开化,坚持做到阳光政务,接受人民的监督和检查,做让人民信任的政府。

结束语

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之下,我国的政府行政管理方法一定要推陈出新,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弊端,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建设方针,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突出互联网的优势和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政府还需要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行政管理的质量,从而更好的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聂喜玲.互联网时代政府行政管理的创新研究[J].时代青年•视点,2017(8).

[2]尹媛媛.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J].戏剧之家,2016(4).

[3]赵隽.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性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