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静脉使用脂肪乳外渗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早产儿静脉使用脂肪乳外渗的护理

阮贤桂

阮贤桂(广西南宁市二医院儿科广西南宁530014)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9-0308-02

【摘要】通过对70例外周静脉滴注脂肪乳外渗的早产儿尽早使用紫花烧伤膏和酒精湿敷的疗效观察。发现有效39例,显效29例,无效2例。提出对外周静脉滴注脂肪乳外渗的早产儿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包括:立即挤出渗入皮下的脂肪乳,尽早外涂紫花烧伤膏和酒精湿敷,加强输液巡视,预防感染等,可有效防治脂肪乳外渗造成早产儿的局部皮肤不可逆性坏死。

【关键词】早产儿脂肪乳外渗紫花烧伤膏酒精

脂肪乳是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必不可少的成分,而静脉营养配置液中的氨基酸,50%葡萄糖多为高渗液,而早产儿外周静脉多为血管小,管壁薄,静脉使用营养液时易造成外渗。2010年我科收治的早产儿中因使用脂肪乳出现外渗70例,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出生时胎龄32~35周,体重1.8~2.2千克,由外周静脉输注脂肪乳营养液12天以上,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外渗,并予同样的治疗。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治疗脂肪乳外渗的早产儿共70例,如下表:

性别(例)渗出时间(小时)渗出标准(级)

男性女性24~3636~4848~72>720级Ⅰ级Ⅱ级Ⅲ级

例数3832412459535291

1.2判断标准0级:没有症状。Ⅰ级:皮肤发白水肿,直径<2.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疼痛。Ⅱ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直径>2.5~15cm,皮肤发凉,伴有疼痛。Ⅲ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直径>15cm,皮肤发凉,伴有疼痛。

1.3治疗方法发现脂肪乳外渗后立即挤出渗入皮下的脂肪乳,局部用紫花烧伤膏外涂并用酒精湿敷肿胀的局部皮肤。

1.4效果评价标准:显效:6小时内皮肤肿胀消退,皮肤纹理恢复正常,血管弹性恢复。有效:12小时内皮肤肿胀消退,皮肤纹理恢复正常,血管弹性恢复。无效:皮肤肿胀消退时间超过24小时,血管弹性恢复较慢。疗效如下:

显效有效无效

例数(n=70)29392

百分比(%)41.4%55.7%2.9%

注:无效例中,1例因外敷酒精过敏,肿胀比渗出前加重,后改用紫花烧伤膏外敷。另外1例因渗出量多,没有及时干预,予同样方法治疗后局部留有疤痕。

2护理

2.1尽早的皮肤干预熟悉脂肪乳外渗的正确处理方法,尽力将损伤降到最低。对Ⅱ级、Ⅲ级渗出,皮肤基底苍白者予茂康碘消毒后用4.5号头皮针呈90°角垂直进针1~2mm,用无菌棉签轻推挤周边皮肤挤出脂肪乳,直至基底部由白转红。淤紫或红肿处皮肤立即外涂紫花烧伤膏,保持24小时有紫花烧伤膏覆盖,肿胀的皮肤辅予酒精湿敷至消肿。

2.2加强输液巡视对使用脂肪乳的早产儿应每小时巡视1次,早期发现异常及时予相应的处理;尽量使用注射泵调节滴速,以6~8ml/小时为宜,注意观察针头处皮肤有无潮红或发白,周围皮肤有无红肿。如有可疑可用5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5ml试推,推注不畅或皮肤肿胀者,应更换部位重新输注。

2.3做好输液的三级监控输注脂肪乳过程中应做好三级监控。一级监控:责任护士及时巡视观察注射部位。二级监控:责任组长定时查看并于具体指导。三级监控:由护士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分析,予正确指导处理。

2.4预防皮肤感染保持早产儿皮肤的清洁与干燥,尤其是外渗处皮肤出现淤紫或潮红时,说明局部皮肤已受损,应及时用紫花烧伤膏外涂并保持24小时创面有药膏覆盖直至创面结痂。

2.5加强营养支持能进食且胃排空好的早产儿,予早产儿配方奶喂养视早产儿情况添加奶量。辅以静脉营养支持,注意调节滴速,保证静脉营养液24小时匀速的输注。

3讨论

3.1早产儿由于血管壁弹性纤维发育差,血管壁薄、脆弱、易破裂,尤其是局部微循环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更易发生渗出。外渗的脂肪乳在毛细血管中形成脂肪栓子而阻塞,游离脂肪酸的毒性和创伤组织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导致出现皮肤红肿、胀痛、出血、渗出、水肿坏死及纤维性变等。

3.2酒精湿敷可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以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3.3紫花烧伤膏的主要成分是紫草、冰片、黄连、当归等,能抑制血管通透性渗出和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可促进渗出无的吸收;局部应用有消炎、止痛、软化血管,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作用,且药物刺激性小、易吸收、效果好。

4小结

我科对使用脂肪乳外渗后立即排出渗入皮下的脂肪乳后予紫花烧伤膏外涂辅以酒精湿敷,不但简单易行,且能有效的预防因脂肪乳外渗而造成的局部损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鄢秀琴,曾艳,陈爱荣.脂肪乳的不良反应与使用注意事项[J].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论文,2000.

[2]周茹玲,韩卫红.小儿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渗漏的防治[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