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施工方法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综合管廊施工方法的探讨

宋青山

关键词:综合管廊;施工方法;探讨

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系统

1.1系统概述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物质生活条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人都在城市安家落户,这样也增加了城市人口的比例。而在此过程中,城市中人口的压力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麻烦,比如城市地下管线的增多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地下空间的设计如果达不到要求,那么城市生活也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城市的地下综合管廊管理系统以及施工技术的应用是保证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对于促进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以往发达国家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将市政管线中的电力、电信、给排水以及热力等管线都集中在一起,这样城市的地下空间就会形成一个系统化的通道,通道的形成也为地下空间管线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1.2原则分析

首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要保证协调性。地下综合管廊中的管线路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并且服务的对象也有所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对其进行独立成网的工作建设,不同的管道之间虽然有着联系,但各自也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样城市空间中综合管廊的规划也必须要考虑整体的协调性。其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统一性。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地下的管廊建设与城市的道路建设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如果一方出现问题,那么另一方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也需要保证城市道路和城市地下管线相互协调。通常情况下会按照道路的方向、级别以及干线等来进行城市的综合管廊规划。同时,按照具体的情况,也可以建设一条或者多条管廊。并且要注意在管廊建设的过程中要留足空间,这样工作人员无论是在前期的安装还是后期的维护工作中都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工作。要注意的是,新建设的道路需要先进行综合管廊的布置,而后再进行道路的施工。最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前瞻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需要进行一次性的投入和施工,并且不能够进行分期修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发展前景出现失误,那么后期的工作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并且工程的管线建设还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事故问题。

2主要优势

2.1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传统直埋施工方式使城市道路下的管线层层叠加、错综复杂,且各管线单位各自为政无序开挖,极大地浪费地下空间资源。如果我们在地下综合管廊中容入各类管线,那么便于更加合理紧凑地布置管线以及集中一体化管理,同时也保证了集约开发浅层地下空间,解决了地下空间无序开挖问题,为城市可持续性发展节约了地下空间资源,预留了宝贵空间。

2.2提高城市防灾性能

传统直埋施工方式铺设的管线因不同区域邻近土壤中氧浓度不均匀,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诱导腐蚀,并通过接地回流产生电流腐蚀,容易出现“水管破裂”、“煤气泄漏”等事故[3]。综合管廊类似于防护壳,既能避免纳入其中的管线与土壤直接接触产生的腐蝕,也能避免土壤沉降、顶面负荷等损害因素,同时管廊内置先进的监控系统动态跟踪管理各类管线,能够及时发现隐患便于维护,提高城市防灾性能,保障城市生命线正常运行。

2.3改善城市面貌

传统直埋施工方式铺设的管线,因出现维修、更新、扩容等需求时,不得不将路面像“拉链”反复打开,既影响周边人群日常出行和道路交通顺畅,又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将各类管线纳入综合管廊,能避免因维修、更新、扩容而导致“马路拉链”以及架空线“蜘蛛网”现象发生,有利于道路交通顺畅,改善城市面貌。

2.4满足管线扩容需求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增长对环境保护和公共资源供给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无需进行二次开挖即可完成管线扩容需求。因为相比于重新开挖路面管线扩容这种传统直埋施工方式,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规划设计时不仅考虑了远期管线的供给能力,在设计建造时也为未来公用事业预留了固定空间,从而满足管线远期发展的需要。

3地下综合管廊的技术分析

3.1明挖现浇法

地下综合管廊最常用的施工方法是明挖现浇法。明挖现浇法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大面积施工,通过对分割施工段合理分割,很好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明挖现浇法可以很好地保障施工的质量,施工成本较低,施工难度不大,也是明挖现浇法的特点之一。而明挖现浇法在施工过程中严重影响了交通,所以在人烟稀少,车流量不多的场地,明挖现浇法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在铺设管道过程中,需要进行开挖铺设时,可以采用大开挖施工,为了使施工起来方便,还要采用深层井点降水措施。这样既不需要围护结构作业,更使施工时间大大缩短,适用于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并且有效地控制了施工费用。

3.2拉森钢板桩支护

为了施工的安全和质量,要对钢板进行严格检查,严重变形、连接锁孔生锈都属于不合格的钢板桩,要经过严格的调整之后,合格的钢板桩才能投入使用。为了方便打入拔出,要在钢板桩的锁孔处涂抹油脂。要避免出现异常情况,就要在打入前了解相关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的情况后仔细放出支护中线。采用履带式挖土机进行施工的拉森钢板桩,在出现无法打入的情况下时,为了保证打入的规定位置,应该把引孔深度调整到10m,采取长螺旋引孔措施进行打入,随时进行测量监控,保证在打入过程中,钢板桩的斜度不超过1/150,当偏斜度过大时,应该重新打入。为了使钢板桩易于封闭合拢,不发生倾斜、弯曲、扭转的情况,可以采取屏风式打入法。打入精度高是屏风式打入法的一大特点。板桩施工工艺的关键之一是施打顺序。施打顺序直接影响着打桩效率等关键性问题。所以要了解并合理地安排施打顺序才能保证打入质量。

3.3顶管法

顶管施工不仅能够穿越地上设施、地下构筑物等,还不需要开挖面层,是继盾构施工之后发展出来一种新型的地下管道施工方法,顶管法把挖进机或工具管从工作井内吊起,把紧随在挖进机和工具管的管道铺设在地下,是为了借助于中继间和主顶油缸的推力,同时还实现了不需要开挖面层就可以对地下管道进行铺设。顶管法具有不开挖面层、不破坏建筑、不影响周围交通的优点,不仅减少了施工费用的支出,提高了施工速度,还有效地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可以说是达到了综合造价低、省事、安全的效果。如果是大中型管径的非开挖铺设,顶管法非常适用。

3.4明挖预制拼装法

作为一种在发达国家较常用、较为先进的施工方法,明挖预制拼装法的施工要求非常严格,施工技术要求也非常高。采用明挖预制拼装法要求有大吨位的起吊和运输设备,还要求有较大规模的预制厂。明挖预制拼装法正是严格的先行条件,所以施工造价也相对较高。明挖预制拼装法与明挖现浇法相比,明挖预制拼装法的特点显著,明挖预制拼装法的质量更加有保证,更加节能环保,更加减少了工程周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建造已成为公共设施更新改造的潮流和动向,是市政管网集约化管理的体现,也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实现综合管廊的建设和运营效率,寻找有效的方式解决建设运营中所遇到的问题,完善管理职能,完善政府的服务职能,使用先进的云技术科学建设管理。从而推进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社会向新的台阶迈进。

参考文献:

[1]胡传鹏,张世浪.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与施工综述[J].广东建材,2017,33(12):25-28.

[2]王兴瑞.市政综合管廊施工要点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3):168-169.

[3]傅盛.浅析综合管廊工程施工防水控制要点[J].江西建材,2017(21):125+128.

[4]赵乐.浅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3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