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康安医院原址扩建医疗综合楼护理单元平面设计胡阿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1

牡丹江市康安医院原址扩建医疗综合楼护理单元平面设计胡阿荣

胡阿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50009

摘要:笔者通过设计项目案例,从总图规划到护理单元,考虑总图功能分区、护理单位洁污流线和病房布置。通过合理设计,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医护使用效率。

关键词:护理单元病房设计

一、项目背景概述

牡丹江市康安医院,前身为牡丹江市传染病医院,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牡丹江分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技术协作医院。总用地面积1.9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494平方米,700张床位,表1为该项目的经济技术指标。

表1康安医院经济技术指标,作者自绘

图1康安医院总平面图,作者自绘

3.总体流线组织

医院在北侧西地明街的出入口,是供就诊患者、医护人员的出入口。开向明月路一侧的出入口为住院患者、污染物品出入口。开向康安路一侧的出入口为洁净物品出入口。

院区周围主要种植高大的乔木,形成树阵阻隔传染源向外传播。在面向地明街的前院区和后院形成较为完整、相对独立的两块集中绿化景观区域,以种植草坪、低矮灌木及观赏性较强的乔木为主,丰富的绿色景观空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二、护理单元平面设计

牡丹江市康安医院医疗综合楼分为地下一层,地上十四层,五层至十四层为非呼吸道传染病护理单元,护理单元标准层的建筑面积为1719.56平方米,使用功能房间面积为1172.81平方米,建筑效率达到68.2%。

1.功能布局

综合楼的护理单元采用一字型的复廊式平面布局,分为污染走廊和洁净走廊,病人和医护人员交通流线分离,洁污完全分流。房间南北向布置,将需要充足阳光辐射的病房布置在南侧,医护用房布置在北侧,护士站及辅助用房布置在中部,日照分区合理。

严寒地区冬季时间较长,病人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在护理单元平面设计中,人性化的设置两处休息厅兼病人的活动区,分别位于污染走廊的尽端和中段,各个病房的病人都可以方便到达,同时也提供了互相交流的空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治疗。

护士站设立在患者电梯厅的旁边,即护理单元入口处。也是医护人员内部走廊与患者走廊交接的连接点,与病房、医用空间均联系较好。方便接待和管理。护士站到最西侧的2人病房的直线距离为46米,到最东侧的1人间的直线距离为20米。如图2。

图2牡丹江市康安医院原址扩建综合楼护理单元功能布局图,作者自绘

2.流线组织

护理单元利用功能的布置,自然划分成为污染走廊和洁净走廊,医护人员在医护用房和辅助用房之间的走道穿行,病患及护士在病房与辅助用房之间的走道穿行,洁污完全分流,隔断了病原的传播,使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隔离控制。

在垂直交通流线的组织上,也做到洁污分流。医护人员平时使用西面单独的洁净电梯,患者及家属平时使用东面的四部电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两组电梯厅均靠外墙布置,保证自然通风,在厅内设置了加压送风井,保证厅内维持正压,防止病原通过垂直交通空间流向其他楼层的护理单元。护理单元日常产生的垃圾也有专门的污物电梯进行运送。各个流线之间完全独立,没有交叉,不仅提高医护的效率,也大大的降低传染病的传播。

三、病房设计

此项目病房的分为3人间、2人间和单人间。3人间的病房面积为32.4平方米,面宽4米,进深8.1米,2人间的病房面积为25.2平方米,面宽4米,进深6.3米,单人间由会客室和病房组成,面积为74.52平方米,面宽9.2米,进深8.1米。由于康安医院主要治疗非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不会通过空气传播,因此病房与走廊之间并没有设立缓冲区,护士与患者采用同门进出。

病房内部设置独立卫生间,配有无障碍设施,开间为1.9米,进深为2.15米,靠近走廊布置,将采光面完整留给病房。卫生间内布置洗面盆、座便器及淋浴喷头“三件套”。卫生间门向病房内走道开启,减弱卫生间的噪音干扰,卫生间的气味也不至于影响病房,并减少对贴临病床的影响,方便患者使用。卫生间水电管道及通风道统一集中布置,并在公共走廊中设置检修门,即使检修时也不会干扰病人休息及使用。

病房门的尺寸为1.2米,为内开门,保证走廊区域的有效面积不会损失,而又满足平时推拉病床进出的使用需求。病房门上设置观察窗,方便护士巡视时可以通过观察窗看到病房内部患者的情况,同时观察窗也可使更多的光线通过病房照进走廊,减少人工照明。

靠近病房入口位置设置储物柜,由于是慢性病,住院时长较普通患者多60%。北方冬季寒冷,患者及陪护家属的保暖衣物、自带的被褥,都要有足够的空间存放。在设计中,每位患者的衣柜应分开设置,一般都与墙体结合设计成壁柜。壁柜尺寸进深为0.5米,宽度在0.6米,高度为1.8米,便于患者拿取衣物。

病床单元要维护患者个体的私密性,在多床间病房要用围帘进行个人领域空间的限定,为患者提供明确的个人领域空间。同时为每位患者配置橱柜、床头柜、坐椅、餐桌、陪客椅等。

病房的配套设备上也考虑到人性化设计,床与床间距为0.9米,保证各个设备的操作空间。病房内治疗带设置氧气、负压吸引、呼叫对讲和照明设施。在病房的室内设计上,也考虑到细部的材质选择和色彩搭配,多采用暖色,木质的材料,舒缓患者由于病痛而产生的烦躁情绪。将病房室内部分的医疗设施进行隐蔽式设计,减少设备对患者带来的刺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