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在儿科输液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责任制护理在儿科输液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冯钰琳

冯钰琳

江油市人民医院儿科四川江油621700

【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运用于儿科输液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7.2~2018.3本院儿科收治9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48例。对照组实施儿科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则实施责任制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5.83%,与对照组的81.25%相比明显更高(X2=10.475、P=0.001)。结论将责任制护理运用于儿科输液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高儿科输液安全管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儿科;输液护理;安全管理

儿科输液室是医院重要服务窗口,具有人员流动量大、护理对象特殊、护理工作量大等特点,护理人员需直接性与服务对象零距离接触。静脉输液治疗是各个医院儿科常见诊疗手段,也是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1]。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穿刺要点,加强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工作,与患儿及其家属间建立良好信任关系。本研究探讨责任制护理运用于儿科输液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现作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纳入2017.2~2018.3期间本院儿科收治9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48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患儿家长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6.53±0.46)岁,病程2d~3个月,平均病程(1.79±0.04)月,男26例、女22例;对照组年龄7个月~12岁,平均年龄(6.68±0.32)岁,病程2d~4个月,平均病程(1.67±0.13)月,男27例、女21例,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儿科常规护理,对研究组实施责任制护理,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首先建立责任制护理小组,由儿科输液室护士长担任组长,实行组长责任制,全体成员在护士长领导下结合本科室实际工作情况与护理部对输液室工作要求,制定考核标准,每周进行质量检查及考核。根据输液流程对儿科输液室进行分区,即注射区、治疗区、输液区,其中注射区承担静脉穿刺工作;输液区承担病情观察、健康宣教、更换补液、拔针、处理突发事件等工作;治疗区承担配置补液工作,使用指示牌对各区域间进行标记区分。根据分区情况成立治疗组、巡视组、注射组,三组均设1名组长,明确组长岗位职责。治疗区组长负责输液室组织、指挥、协调等工作,合理调配当班时段护理人力资源,组织并参与各种抢救,管理治疗区环境、物品,督促该区域护士护理操作规范执行情况。注射区组长负责管理注射区物品、环境、秩序,督查静脉穿刺操作中健康教育、查对制度及护患沟通情况,给予当班护士技术指导,调解护患纠纷,合理利用人力资源。输液区组织负责管理输液区人员、环境及设施,督查该区域环境物品管理、护患沟通、查对制度落实情况,协调护患关系,组织输液患儿紧急救治,处理突发事件。责任制小组成员定期督查各区岗位职责落实情况,检查输液室护理质量,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1.3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采用护理满意度量表评定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2]: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未达到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系统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儿科常见治疗方式之一,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对医院这一陌生环境易产生恐惧感,大多伴有哭闹、抵触等不良情绪,依从性较差,无法积极配合相关治疗,直接影响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3]。护理人员不仅需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基础与过硬操作技术水平,还应具备风险意识与预见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儿科输液风险。

责任制护理模式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是现代护理学科不断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责任制护理模式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有益身心健康的整体护理方案,具有计划性、规范性、科学性等特点[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5.83%,与对照组的81.25%相比明显更高,P<0.05,提示责任制护理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与当前研究结果大致相符。责任制护理模式实行责任包干制度,每名责任护士均负责一定数量患者,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健康治疗、护患沟通等护理工作环节进行整合,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连续性综合护理服务[5]。

综上所述,责任制护理管理的实施对提高儿科输液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促进护患和谐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理想的护理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吉云兰,郁红霞,张学梅等.组长负责制在儿科输液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7):2410-2412.

[2]候燕,克热曼·亚库甫,赵美等.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儿科输液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16,40(2):198-200.

[3]方继红,武凤芹,杨媛媛等.静脉治疗质控小组在提高儿科病房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8,22(4):781-785.

[4]郭谨.安全管理措施在儿科急诊输液患儿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92-93.

[5]王彬.安全管理在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