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户外运动休闲空间设计探析吴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住宅小区户外运动休闲空间设计探析吴馨

吴馨

广西九一建设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日益增长,对游憩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大多还是景观性多于活动性,实际上能够满足居民体育锻炼的休闲空间的设计相对较少,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运动需求。近年来,随着房地产的日益成熟,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建筑外部空间的质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住宅小区外部空间规划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能够进一步缓解城市人对快节奏生活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当前住宅小区户外休闲空间的现状,并对其整体设计利用进行了相应研究。

关键词:住宅小区;户外运动休闲;空间设计

运动休闲是指人们通过亲身参与或者观看的方式,达到身心放松和精神愉悦的目的,在运动的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人和环境之间的交流会变得更加融洽。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人们不停的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之间转换角色,与此同时,人们对高品质的生活也越来越渴望,每天保证适当运动成为很多人的需求,因此,住宅小区户外运动休闲空间就变得格外珍贵。

一、户外运动休闲空间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1.户外运动休闲空间设计对健身活动的影响

在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中,应当从功能和使用上注重人们健康,研究空间设计对人们生活行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健康的生活恰恰是这些习惯日积月累而形成。小区环境充满阳光和绿色植物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积极地作用。住宅小区对小区户外环境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如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承接聚会交流的场所和配套的设备、易于识别、亲近环境、亲近自然、全景绿色等等,设计者应当努力创造出更适合人们活动的户外环境。这种环境和空间的设计往往决定了人们户外运动的质量和频率。

健身类活动一般包括器械、球类、做操、慢跑、骑行等等,这类运动简单比较容易施行,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可以帮助人们陶冶情操、改善体型、增强体质。这类活动一般需要在平坦场地中进行,比如小型的休闲广场,同时场地旁边可以增设可供人们休憩、能遮风挡雨的构筑物。对于器械运动的场地,可以是专门规划的塑胶场地,也可以沿着园路设置。慢跑的跑道可以结合消防道设置,有滨河的可以设置骑行道。

2.户外运动休闲空间设计对休闲活动的影响

休闲类活动有看报、打牌、下棋以及散步、溜宠物、跳舞等等,比较适合老年人。看报、打牌、下棋等活动的运动强度较小,仅需一个环境较好的半封闭空间,但是可以锻炼老人年的思维能力。清晨、傍晚的时候可以沿着步道溜宠物、散步,可以活动筋骨、放松身心。跳舞所需的活动空间相对较大,一般是在入口或中心小广场等区域,这种活动能够扩大老年人的社交圈,同时还能锻炼身体。

二、目前住宅小区户外运动休闲空间现状

1.整体层面

小区中高层住宅的布局,使得公共空间呈现出线型和从四周向中心围合这两种形态,也就是板式高层和点式高层所形成的不同的空间类型,此外,也可以根据组合方式的不同进行自由的限定,运动休闲空间在高层小区中往往依附于公共空间的结构,景观设计也和其有机的融为一体。比如为了让人们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户外运动,可将花台与健身器材规划在一起,增加了景观性与舒适性。

2.局部层面

运动领域相对独立,具体表现在由于受到用地规模的限制,运动休闲的空间通常会成为单独的一块儿场地,缺乏限定和相应的维护,设施设备的摆放十分随意,缺乏合理规划。空间利用率有待提高,如面对某些垂直地貌和用地紧张的情况,对于地形的合理改善和利用能够有效拓展运动休闲的范围,但是很多高层小区在空间的场地设计上往往趋于平原化,不能够发掘山地立体空间的特点,山地原有的自然地貌也容易被破坏。对此可以利用架空层来设置活动区,比如有小区架空层面积大的,可根据年龄层设置了中老年活动区、青少年活动区、儿童活动区。

三、住宅小区户外运动休闲空间整合设计应用

1.户外公共空间形态分析

(1)需要明确交通体系,这其中包括对车行和步行道路的树立和分析,采取何种类型,鱼骨状或者是蜘蛛网围合状等等,是否包括垂直高度差,此外,还应该特别注意道路交叉口之间的空间逻辑关系,是否有集中空间形成以及和主要道路的高度落差关系如何等等。比如遵义的春森彼岸小区根据东北到西南方向上由高到低的地形,将步行道路规划为梯道空间的形态,可以说是该小区公共空间的“鱼骨”。

(2)需要对公共空间在形态上进行分类,小区根据建筑高度、建筑类型对空间影响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公共空间进行形态分类,如线型、点式分散型、聚合向心型等,不同空间中能够进行的运动休闲活动也会有所差异。比如住宅小区是由联排别墅、高层与花园洋房结合构成的,根据这一特点将老年人、儿童的活动场地设置在了院落式的公共空间中。

2.微观层面的规划策略

(1)园区广场设计。广场设置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娱乐休闲的场所,当然,美观大方的广场也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也是一个彰显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文化特色的通道。设计中,运动休闲园区的广场设计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针对不同年龄结构的群体特征,规划出相应的运动空间。比如老年人和小孩,休闲运动区域适宜选择在广场容易到达的地方,在美观的同时,也应注意安全的防患。广场的设计还应在紧急时注重有疏散和聚集人流的考虑,在出入口、水边、建筑周边、道路交汇处都可设计形成广场。

(2)内部交通规划。第一,交通设计应从车道设计上着手,将城市混合车道以及过渡车道结合起来进行规划设计,将社会车辆的临时停靠点及公交车的停靠都规划在这些车道里。第二,为保证园区广场内部的交通顺畅,要对机动车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设置专用的机动车停靠区域。第三,运动休闲园区的广场入口设计不仅要考虑人人分流、人车分流、车车分流,还要考虑好广场入户空间设计对于人的感官影响。第四,休闲园区中道路要做到因地制宜,并根据自然环境的地势地形及路程远近提供适宜的交通工具。例如可在有大湖面的园区上设计园桥等水上交通工具,在一些峡谷或者陡崖处可以设置缆车用来进行交通联系。

(3)园区景观设计策略。首先,运动休闲园区的景观设计要考虑场所的休闲性及舒适性。因此,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广场植物规划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用叶大荫浓的乔木和灌木来进行空间的分割及围合,便于人们休闲游憩。尤其在夏季,可为人们提供大量休息纳凉的绿荫空间。其次,它必须要具有调动全民积极参与健身的空间规划、景观塑造及运动设施。广场应由一个不同区域空间构成,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休闲需求,但其规模应该与一般的城市广场进行区分,以体量为宜,满足园区用户的悠闲需求。如果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休闲园区广场的景观可以和体育场馆以及周围的设施相结合。在园区,进行一些热身运动设施的建造,以利于人们的运动热身。可适当放置些自由形式的园椅或者运动雕塑,合理运用色彩来营造一个比较热情、活跃的空间,以烘托出一种强烈的运动气息。

结语: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当居住的地方远离学校和集中公共运动场所的时候,人们更加渴望能够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里进行运动休闲。这种需求不只是设置好运动休闲设施这么简单,而是通过从对住宅小区外部空间和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从空间利用的本质出发进行设计和研究,从而达到改善空间功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一洲,刘倩,陈前虎.“四态”融合理念下的城市户外运动休闲空间规划策略[J].规划师,2015,31(08)

[2]宋铁男.城市空间分析理论视角下我国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形态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