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探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

牛丽丽

牛丽丽

身份证号码:23022919870316xxxx

摘要:地基处理技术不仅对建筑的安全及建成后的正常使用至关重要,而且所占的造价比重和工期比重均较大。科学合理的选用地基基础方案对工程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形式不仅节省大量的工程成本,而且便于后期的桩基施工,为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介绍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特点,探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一、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的重要性

施工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筏形基础。筏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常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这些单独基础可用基础梁连接起来,以加强基础抵抗地震的能力。只是在地基非常软弱,或者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础。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地基上。中等地基条件可以要求增设拱式或预应力梁式的基础连接构件,这样可以比独立基础更均匀地分布荷载。

二、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呈现的特征

对于房屋建筑施工工程来说,地基处理的环节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特征:

1.严重性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大部分的施工环节,都是在地基全部完成的技术上实现的。所以,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若地基处理环节出现了问题,不但会增加工程项目整体的施工难度,导致后续资金投入增加,而且,若不能对地基进行科学系统地处理,会导致房屋建筑施工程项目的使用年限受到负面影响[1]。

2.困难性

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各类问题的处理,需要运用相应的处理技术和解决办法,再根据实际情况,对房屋建筑施工工程进行适当调整。但是,若在实际的施工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确保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便需要重点关注到房屋建筑的地基处理环节。地基处理环节的性质比较特殊,作为一项地下工程,地基处理工作在实际的开展环节中,会受到许多的阻力,导致了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困难增加。

3.多发性

根据相关领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普遍存在着安全质量问题。也就是说,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大部分的施工团队,没有根据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需求、施工场地的特征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更加系统地优化和筛选。在此种情况下,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后期建设中,可能因为监管不到位,出现塌陷等问题。会影响到房屋建筑施工工程承包单位的总体经济效益,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会对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4.潜在性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因而,在对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能深入到施工建设环节的内部,对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团队的工作人员,不能凭借自身专业的知识储备和工作能力,对地基处理环节的安全隐患进行预判,可能会延误最佳的问题处理时机,并会后续的工作开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

1.预压地基处理技术

预压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地基处理技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进行预压地基处理技术时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地方,保证其不出现错误。在房屋建筑工程动工时,要在构建基地的地方灌入一定含量的水,以保证尽量减少地基与土地之间的间隙,同时,要注意灌水量,不要注入太多,以免破坏地基的牢固性,注意防止房屋渗水。注入一定含量的水分可以增加地基的牢固性,增强上层建筑的稳固性和抗负荷能力。通常来说,在预压地基处理技术中可以根据技术的不同之处分为真空压地基处理技术和堆载预压地基处理技术。在实际施工操作时,要根据实际的地理位置情况来判断采用何种技术,分析研究土质的不同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建筑材料,做出合适的恰当的规划。

2.强穷地基处理技术与碎石桩地基处理技术

在日常生活当中,为了获得更好的更坚固的地基,通常要将地基处理技术中的强穷地基处理技术与碎石桩地基处理技术相结合,从而保证房屋建筑中的地基的坚固,加强房屋建筑的质量,增强上层建筑的抗负荷能力。两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夯实地基,全面将房屋建筑的着力点连接起来,让填石填土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既能增强碎石桩的稳固又能增大土层的处理接触面积,增加土层的密度,从而达到期望的稳固性。

3.换填地基处理技术

换填地基处理技术对于土体质地较软、无法承载建筑实休结构的放工地基,主要是将施工地基中的软弱土体挖除一定部分,然后在作业面上回填压缩性较好、强度较大、不含有腐蚀性成分的灰土、矿渣、粗砂、卵石等材料,最后进行夯实处理,将原有的地基土体换填,形成一个全新的、稳固的持力层,以此保障房屋建筑实体结构的耐压力,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目前,我国的换填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根据回填材料的不同而分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透水性强的粉煤灰,在加因处理冲填土地基的运用中,它具有加快冲填土的固结速度、缩减工程工期和降低加因处理费的作用。

4.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水泥注浆处理技术,其主要是利用压浆泵与灌浆管,将经过仔细调配的水泥,均匀的注入不良地基的土体中,通过直接的填充、渗入、挤密等方法,加大岩石、土颗粒间的密实程度,排出水分、气体,填充孔隙部位。待注浆材料硬化后,将于原有土体结合形成一个整体,以此提高施工地基的抗渗性、稳定性,降低土体的压缩性,从而实现施工地基的处理、加固,为项目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地基处理所采用的注浆施工技术,可大致将其分为硅化注浆地基处理技术、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两种。

5.碎石桩和粉喷桩结合的处理技术

采用桩基施工技术方法,可以实现自上向下的冲击力传导作用,以此增强桩基承载性能;但是单独的碎石桩承载力十分有限,如果能采用CFG桩,则可更好地提高承载力度,再加上碎石桩对上部地层液化的消除作用,共同发挥二者优势,减缓地基沉降的速度,增强沉降量的均匀性。应该注意的是,在采取碎石桩和CFG桩结合方法过程中,桩本身的强度不容忽视;如果在浇筑过程中的桩强度没有符合设计要求,必将对混凝土的密实度、均匀性造成影响。

结语

在当前房屋建筑高速发展的时代,房屋需求量的增加及人们对房屋建筑质量要求的提升,对地基处理技术水平集人们对房屋建筑质量要求的提升,对地基处理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企业要正视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提高房屋建筑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促进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廖海龙.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应用之我见[J].低碳世界,2016(31):137-138.

[2]刘雷.房屋建筑工程中关于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50):51-52.

[3]颜忞.标准化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7(18):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