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应用探讨

段启森

杭州凡人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浙江310030

摘要: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乡村的传统文化面临众多危机,部分具有乡土特征、地域特色与文化价值的乡村景观被破坏,所以,构建美丽乡村应摆脱传统新农村以经济增长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对于乡村景观环境的有效改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独具地域特色与历史记忆、民族特色,有助于营造浓郁的乡村氛围,切实提高乡村优良环境与文化品质,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景观;乡土植物;应用

1前言

乡村环境美则是指景观环境角度,物质空间布局以及设计,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所以,乡村景观规划必须科学合理的尊重场地,体现区域特色,营造乡土特色风貌环境。利用场地特色肌理并结合乡土文化,布置绿地空间,组合成乡村生态圈。由于不同地区的乡村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理解也有所差异,所以,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技术与材料方面也有所不同,由于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以及技术应用特点,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材料以及技术的应用也会有差异。通过建设休闲空间与文化健身设施等使村民在公共活动空间中更好的交流互动,营造田园、生态、和谐、诗意的村落空间。

2营造乡村景观的重要意义

2.1民俗文化的传承

不同的乡村,具有不同的乡村文化,其表现出来的乡村景观也是不同的。这些乡村景观的差异性,形成了具有地域性、场地性、乡土性的乡村景观。在设计中注重挖掘当地乡村的不同文化,避免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但在实地走访中,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村民也逐渐对乡村失去了认同感。通过乡村景观的打造,充分挖掘不同地域文化和历史特色,营造当地特有的乡村景观,使得村民重新找回归属感,发现故乡的美。乡村景观集中保留了村民生活的各种要素,给予人一种安定、安逸、宁静的感受。根据乡村景观的元素和特征,并在尊重传统文化和地方特有风俗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规划的手段合理划分当地特色农作物与植物,注重乡村景观的营造,是保持原有乡村风貌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2.2乡村资源的整合

在进行乡村景观设计的同时,我们在尊重现状,充分调研的情况下,对乡村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利用小部分的自然景观进行设计和开发,同时通过一定的措施对大部分的资源进行保护,从而达到乡村资源整合的目的。对乡土建筑材料的整合,也是其中一个方面。乡村景观设计中,乡土材料的运用最为常见。乡土材料作为实体性景观元素,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二次加工而直接用于园林景观营造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实体类元素,如乡土植物、当地的石材、木材。这些材料的运用,不仅能营造出具有特色的乡村景观,而且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伤害,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2.3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的一大方面就是发展乡村的产业,旅游业也为其中一种。乡村景观的独特性,对城市生活的居民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当地的旅游业,从而也能提高村民的收入。

3目前乡村景观营造中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

3.1植被种类单一

目前我国乡村景观在营造的过程中,植物的种类还过于单一,很多设计人员由于对乡村景观的重视程度不足,所以在选择植物时,只是考虑到了乡村景观营造的基本要求,却没有对植物的种类进行丰富,也没有将乡村景观的营造与乡村本地的发展相结合,使得营造出的乡村景观,其中的植物种类过于单一,景观的形态也雷同,各种植物的搭配不合理,这会严重影响景观的营造效果。

3.2过于城市化

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相比,其主要特征就体现在了乡土性上,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在乡村景观营造过程中能够发现,大部分的设计人员都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了城市景观的营造上,对于乡村景观营造的了解并不多,在工作中也将城市景观的营造理念和方法应用于乡村景观的营造过程中,使得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营造效果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景观过于精致,与乡村的环境和发展并不适应,无法发挥出乡村景观的作用。

3.3缺乏特色

目前我国乡村景观在营造的过程中,缺乏特色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很多乡村的景观,其营造的方法大致相同,植物的品种也很类似,使得不同的景观具有很大的雷同性。

4乡土植物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4.1庭院植被

在农村的众多景观植被中,庭院植被指的是在庭院中种植的植被,庭院植被与村民的正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进行庭院植被的选择和景观营造时,需要从村民的实际生活和生产出发,根据其实际生活需要,尽量选择一些兼具观赏性和经济价值的植物,比如果树和攀援类的蔬果等,这些植被不仅仅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能够结果,另外,这些植物的应用还可以使庭院空间的绿化效果提高。比如在村民的庭院中,可以种植一些杏树、无花果树、枣树等树木,以及葡萄、丝瓜等攀援类果蔬,在美化庭院的同时,还可以在结果时增加居民的经济收益,也可以方便村民的日常往来。

4.2乡村公共绿地植被

乡村中公共绿地植被的使用会直接影响到村民的生产和生活,还会给乡村环境产生影响。在选择乡村公共绿地的植被时,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乡村居民的活动特点,尽量选择一些兼具观赏性和功能性的植被,尤其是植被的功能性要更强,要能够在夏季起到遮荫作用,同时,不同植物的搭配还需要能够使其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观赏效果。乡村公共绿地植物的选择需要从当地乡村常见植物中选择,比如槐树或者柳树,尤其是柳树的应用比较多,其遮阴效果更突出,可以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4.3道边植被

在乡村的景观营造工作中,道边植物景观的营造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乡村地区的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比有着显著差异,道路本身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而且还存在着很多隐蔽的小路,加上道路大多是由车辆和行人通行踩踏产生的,所以路面的土质硬化比较严重,车辆通行时很容易会出现灰尘。所以在选择道边的植物时,尽量选择一些具有防尘防风效果的植物,同时植物在种植时还要合理控制位置,不能对行人和车辆的视线产生阻碍。在乡村景观中,道边树木最好选择常见的树木,比如槐树。

4.4建设特色景观

乡村景观的建设过程中,景观特色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以及不同乡村景观存在的特殊性,因此在设计景观时,可以因势利导,对某处的植物进行合理应用,进行简单修剪之后,向其中增加一些具有观赏性的植物,比如迎春花或者玉兰花,这样的乡村景观更加自然,更能够凸显其乡村特色,还能够与区域环境相融合。

5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美丽乡土景观有助于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这也是现代化乡村建设中的重点内容,能有效解决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乡土景观营造决定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进程,它不仅体现在乡土文化的传承、乡土精神的记忆,同时也体现在乡土环境的空间营造上。目前我国很多乡村景观在营造的过程中,植物的应用都存在着很多不科学之处,很多部门没有理解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之间的差异,使得乡村景观也呈现出城市化的特色,缺乏乡土性和特色性,加上植被的种类单一,使得很多乡村景观都十分雷同。针对该问题,要求在乡村景观营造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景观的营造位置和营造特点合理选择植被,提高景观的营造质量。

参考文献

[1]钟喜林,罗玲.乡土景观元素在村庄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上犹源溪古村乡土景观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2):99-101.

[2]陈甲富,张建林.休闲农业园中植物景观的营造策略[J].现代园艺,2018(21):117-120.

[3]顾奇霞.试论乡村旅游景观中植物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18):120.

[4]沈正虹.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应用与配置模式[J].现代园艺,2016(0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