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CP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PCCP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

唐海波

唐海波(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骨科400054)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compressionplating。PC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PCCP内固定手术。平均年龄75.3岁(67~81岁)。术后进行下肢功能锻炼。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尺寸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4(6~18)个月。手术时间平均为50min(35~75min),术中平均显性失血为120ml(50~200ml)。采用PCC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好等特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固定方式。具有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于老年患者。其中不稳定型骨折约占60.5%。因多合并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长期保守治疗。卧床牵引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病死率较高,手术术治疗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自2008年以来,本院采用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compressionplating.PC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1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采用PC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67~81岁(平均75.3岁)。左侧5例,右侧6例。根据Evans—Jensen分型。IB型l例.ⅠA型3例。Ⅱ型4例。Ⅲ型3例。11例中全部合并内科疾病,其中合并高血压3例,冠心病7例,糖尿病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脑梗塞后遗症l例,并存两种以上内科疾病4例。

术前准备

充分的术前准备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的手术风险。患者急诊入院后均行患肢持续皮牵引,同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正确评估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康复能力。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150/8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将血糖控制在9.0mmol/L以下,贫血患者术前1日输悬浮红细胞2U,将血红蛋白升高到90g/L以上。准备2~6d之后进行手术。

手术方法

全部11例患者均采用PCCP进行内固定治疗。患者仰卧位,患侧臀下垫枕,抬高约15°,在大粗隆部位作第1个大约3cm大小的切口,插入连接导入器的钢板,沿着股骨干外侧向下滑动,C型臂透视下调整钢板使之与股骨干良好贴附。然后作第2个切口,约2cm长,插入经皮骨钩将钢板固定于股骨上。通过手柄最下方的斜形孔插入颈部导针套筒。钻入导针并调整位置,使其在前后位图像上位于股骨矩的基底部上方约2-3mm.侧位像位于股骨颈中部1/3区域内,用间接测量系统确定颈部螺钉的长度,将第1枚螺钉通过钢板拧入股骨颈直到股骨头软骨下方,骨折端这时在压力下会紧密接触。去除主套筒,在第2个切口内,进行钻孔并用3枚骨干螺钉进行固定。之后按相同方法放置第2枚股骨颈部螺钉,松开并去除导入器。切口常规冲洗并缝合,留置负压引流。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2-3d,术后6时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6000IU[1],每天一次,连续应用7~14d。低分子肝素使用方便,严重出血并发症少,无需常规血液学监测[2]。继续控制治疗原有的内科疾病,24~48h拔除引流管,术后第l天平卧位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伸屈锻炼。第2~3d根据病人全身情况鼓励病人坐起。3d内患肢用下肢关节锻炼器。以尽快恢复患肢髋膝踝关节功能。消除下肢肿胀。术后2周拆线。可逐渐扶拐杖行走。患肢不负重。1个月后允许逐渐负重。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直至骨折愈合。临床观察指标a)手术时间;b)术中使用C型臂透视时间;c)术中失血量;d)切口尺寸;e)疼痛程度;f)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本组11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2个月。手术时间平均为50min(35~75min),术中平均显性失血为120ml(50~200ml),近端切口2-3cm,远端切口3~4cm。术后48h疼痛为60分(百分法)的有9例,(占75%),口服镇痛药可以控制。术后3个月肢体完全负重行走6例。术后半年肢体完全负重行走5例,l例病人术前合并脑梗塞,在拐杖的支持下恢复到术前的运动功能。本组未出现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骨不连、钢板螺钉断裂、髋内翻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

讨论

PCCP的2枚股骨颈螺钉可以提供很好的抗旋转稳定性,锁定钢板和螺钉形成的内固定支架具有高度的角度稳定性,对正常骨质或骨质疏松的骨质均可提供足够的稳定固定,且不会发生螺钉松动和退出,有利于病人早期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PCCP术中远离骨折端固定,不剥离骨膜,血运破坏少,并且锁定钢板的设计允许钢板与骨骼较少接触,保持了骨膜的血供和骨骼灌注,加快了骨折愈合的进程。但是吴艳刚[3]认为对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既使PFNA锁定钉强大的锚合力,也不可避免最终出现松动退钉。术后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4]为:组内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骨不连、钢板螺钉断裂、髋内翻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采用PCC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好等特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固定方式。具有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王贵君,髋部骨折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体会,中国临床研究,2012,25(2):172

[2]唐海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中国医药指南,2011,9(6):49

[3]吴艳刚,李延明,催岩,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选择。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5):403

[4]HarrsWH.Traumaticarthritisofthehipafterdislocationandacetabularfractures.Treatmentbymoldarthroplasty:Anendresultstudyusinganewmethodofresultevaluation.JBoneJointSurg(Am),1969,51:737-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