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浅析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

马荣梅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广播电视台新疆伊犁835700

摘要:时政新闻是所有新闻种类中,政治性、引导性最强的类别,新闻记者在撰写新闻时更需要重视新闻的权威性。随着媒体环境的不断变化,传播媒介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时政新闻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纸质传播,但是想要在激烈的信息竞争中取胜,就需要新闻人找到时政新闻的突破点和创新点。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时政新闻报道;时政新闻的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时政新闻的传播方式也越来越新颖。从中央到地方的媒体在对时政新闻进行报道的过程中,都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各大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利用短视频、图解、动漫、H5、动图、动画、移动直播等丰富多彩的移动阅读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全媒体融合报道对同一个新闻事件采用不同的传播媒介、多样的表达方式,已经成为当今时政新闻报道的常态。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只有在报道风格、报道方式、主题立意、用户体验、技术支撑等方面有重大突破,时政新闻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新才有可能成功。

1传统媒体时政报道存在的问题

1.1时政新闻形式单一,没有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把时政报道当成一种宣传手段,没有看到时政新闻中值得采纳的新闻素材,只是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报道,往往容易导致宣传效果大打折扣。不可否认的是时政新闻因其独有的严肃性,确实没有社会新闻那样会吸引无数观众的注意力,但其中所蕴含的信息却多种多样,不仅仅是各大党政机关公开信息的平台,更是百姓了解时事政策的重要渠道。

1.2时政新闻缺乏明确具体的内容

时政新闻大都源于会议,因此“发布会”和“现场会”往往是时政新闻中出现的最多的字眼;另外,还会有一些政府机关公开宣布的材料,也是时政新闻的关注焦点。因此搜集时政新闻的老牌记者对这一套路早已轻车熟路,在撰写新闻稿时,往往就是以这些材料为模板,经过修改和删除等程序,就可以拟定一个新闻稿,以此了事。事实上,读者所关注的内容消息有许多都藏匿在领导讲话之中。例如:在某市城市管理系统的新闻发布会上,到会人员不经意的表露,就很有可能成为新闻关注的焦点。有心的记者会记录下这一信息,寻找有用线索,在会议结束之后,立即寻找相关的信息。进行实地采访,并咨询各项专家,写出独家报道。进而将政府最新进展见于报端,使老百姓及早地获知消息。时政新闻的记者编辑在采集新闻的过程中不够专注,采编不够用心。有部分记者编辑对新闻报道的采集工作有较为刻板的认识,认为这是规定性动作,本身就做不出精彩的新闻,因此在采集撰写时不够详尽,后期处理更是草率,从而导致新闻质量参差不齐。

2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

2.1构建多媒体平台,实现报道多元化

时政新闻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其主要报道党和国家的政治、政策、制度、方针及战略等。时政新闻报道的主要平台是传统的电视、报纸等媒体,这些媒体具有正统性、权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时政新闻报道也逐渐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传统的报道模式被打破,开始走上融媒体道路。融媒体属于一种诸多媒体的全新组合,具有1+1>2的显著传播效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顺应时代传播潮流,在2014年“两会”召开期间,就有很多媒体利用了全新媒体报道平台。新华报社在2017年两会召开期间,就组成了40多人的全媒体记者团采访两会。融媒体集成了网络、视频、微博及报纸等,不同媒体之间联系的障碍被打通,从而建立起全媒体发稿平台,有效实现了各种媒体资源整合。在具体实践中,为尽可能实现时政新闻的最佳传播效果,时政新闻报道就要充分应用微信、微博、手机APP等开展全媒体报道,从而使时政新闻以立体的方式快速传达给受众,达到预期传播效果。县级台要以创新的思维,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全媒体平台,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这样可推动新闻线索和素材共享,媒体编辑依据平台特点,可对素材进行深度加工,从而生产出适合发布端的各种终端新闻产品,受众就可结合自己的喜好,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和浏览时政新闻报道。

2.2打破传统的写作方式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有关时政的新闻报道大多都是属于长篇大论的那种,而且这种长篇的写作手法会给群众一种无形的抗拒感,对于这种现象,时政新闻除了要报道一些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来吸引群众的眼球外,还应转变写作模式把长篇大论改成精短的文字来叙述整个内容,这样群众读起来也没有那么困难,同时在报道中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且运用一些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字语来表达其中含义,这样能帮助群众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

2.3积极拥抱新媒体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已经带走了一部分传统媒体的忠实受众,在这种情况下时政新闻更应该和新媒体积极合作,实现共赢。首先,互联网在新闻传播的速度上占据非常大的优势,而新闻的时效性又是目前争夺受众的关键点。因此,在报道时政新闻时,传统媒体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渠道,发布更加权威的报道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占据舆论制高点,在社会范围内进行正确引导。例如,不少媒体推出新闻APP或小程序,让受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打开手机,接收新闻,受众在接收新闻的同时还能实时互动,通过评论区发表见解和意见,不仅能提升受众的参与度,还能拉近新闻报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为报道内容的创新提供参考的意见。其次,和新媒体进行合作,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通过新媒体报道的时政新闻更容易受到关注。尤其是建立不同的传播平台后,时政新闻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性。以最受关注的“两会”为例,每年的两会都是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近几年,有了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参与,两会内容变得更加平民化,一些时政新闻中加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发布的系列图解、H5或“民生实事,我们给你画出来”等包装手段,受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新闻想表达的内容,确认新闻重点,受到受众的广泛喜爱。

2.4提高群众的参与性和互动环节

报道时政新闻应该打破传统报道方式,提高群众的互动。像现在许多人的手机都是联网的,相当于是一个移动的互联网和媒体,因此可以借助手机微信和QQ等,来充分发挥其传播性,并通过一些比较新颖的语句来调动和诱导群众的互动,让群众有了解知道和讨论的权利,借此来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度。

2.5完善人才管理制度

在媒体内部,媒体融合后必须采取统一的人才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分配好各自的工作,健全考评和绩效体系,完善薪资制度、工作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此外,传统的媒体行业中普遍存在员工工作强度高,工作时间长等特点,生活中也在工作是媒体人常见的工作方式。媒体融合后,这些问题必须予以重视,要充分尊重每个员工的工作权利和休息权利,同时也要尊重媒体的工作属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的巨大的影响,但是传统媒体更应该抓住机会,进行转型。以时政新闻为代表,要从语言风格、报道形式上做出改变,找回更多的受众,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汤伟.试论广电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J].记者摇篮,2018(10):42-43.

[2]朱琪.从2018年两会报道看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以人民日报融媒体报道为例[J].电视指南,2018(7):114-115.

[3]韩宇.融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报道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13):67.

[4]赖晗.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转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02):57-60.